实践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它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下是关于实践的命题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某种技能,因此实践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我最难忘的一次实践大约是在我8、9岁的时候。我记得小时候对烹饪这项“技能”情有独钟。我小时候非常喜欢观看美食节目,也非常喜欢美食。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些诱人的美食,我就忍不住了。我将电视上美食的名称、制作方法以及所需食材都记录在纸条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拼音代替。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觉得这就是所谓的“吃货力量”。

关于实践的命题作文

我走进厨房,拿出纸条,今天的目标是做一份清爽的苦瓜炒鸡蛋。我在*箱里不停地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三个鸡蛋和两根苦瓜。我不断地回想着电视上的步骤:首先要把苦瓜仔细地洗两三遍,然后将苦瓜外面的皮刮掉。然而,苦瓜的表面都是坑坑洼洼的,我花了半天时间才处理完。然后我将苦瓜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再打几个鸡蛋放入碗中,不停地搅打。我打开煤气灶,将锅中的水烧开,然后缓慢地倒入花生油。不小心倒了太多油,只好用勺子慢慢地舀出一部分。接着,我将碗中的蛋液倒入锅中,听到“咝咝”的声音,吓了我一跳。我赶紧加入了切好的苦瓜,开始翻炒。慢慢地,我闻到了香味。我赶紧找来盐,但没注意到锅中的变化,结果鸡蛋被烧焦了。我只好用铲子重新翻炒,加入盐,然后将菜端出来,细细品尝,味道还不错。

我们都需要实践,因为实践对于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何中伟、乔浩轩、张嘉昊以及汤宇琨一起到四海公园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公园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很多人在锻炼和活动。但当我们走到池塘边时,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因为我们看到池塘里像繁星一样的垃圾漫布其中。我仿佛听到了小鱼的哭声,看到了荷花的眼泪。我们对池塘默默地说:“我们一定会让你重新变得美丽。”然后我们来到草坪上,我发现地上有一个装着果皮的袋子,正当我想去捡起它时,一个小男孩跑过去捡起了这个袋子,并将其丢进了垃圾桶。这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随后,我的妈妈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垃圾袋。我对其他四位小伙伴说:“我们比比谁清理的垃圾最多。”说完之后,我们分头行动起来。草坪上、树底下、池塘边等地方都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包括可乐罐、矿泉水瓶、塑料袋、纸巾等。不久,我们每个人的垃圾袋都装满了,然后我们将它们扔进了垃圾箱。今天,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阿姨们都称赞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短暂的一天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如果我们不爱护它,它就会伤心地哭泣。因此,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共同努力。

关于迟来的半命题作文2

篇一:迟来的理解

每每一人独坐,总有潮水般的往事一波波涌来,直直要吞没了我。此刻的静谧,像极了曲终人离散后的满地狼藉,愈加引起我往昔的回忆……

我曾有过个亲姐妹似的她,日子快活的像是一曲动人的笙歌,若是能这般一直走下去却也真真儿称得上一段美谈。奈何命运是个*子古怪的编剧,不好那花好月圆的结局,不过寥寥几句便已足以让我们的心就此分离,自此再也不复从前光景。

我反复咀嚼着那一段刺心的回忆,临近期末的压力再添了最拿手的英语失利,即将毕业的魔咒腐蚀着我的心让我无暇静下心来细瞧这份卷子。自恃多年情谊我抬手欲取过她的卷子一看,不过是一件小事她却重重压住卷子不让我再抽取半分,这又是闹得哪一出?*格使然我心里头厌极了这些女孩子没半点缘由的翻脸,更何况那些细枝末节素来入得我的眼入不了我的心,就算真有劳什子端倪我也瞧不出个究竟。这般想着话儿便染上了讥诮的气息,手负气般地一松背过身去彼此不再互相搭理。

关乎于她的记忆戛然而止,我却在岁月的打磨中逐渐添了几分理解。谁没有点自个儿的小情绪?终究没人单单会一味的欢喜。指不定那日我恰逢了她心里头不快这才语气不善,原也不过是恼一阵子便也作罢了的小事,可遭我这番冷言冷语一刺,换作谁心里头都会不舒坦,又正巧撞着了她心里头也不痛快罢了。我喟叹后的心多了一份迟来的理解,少了一份怨怼。

理解了,便也看开了。我只是可惜,可惜这份理解来得太迟,微薄的星火已不足以教彼此之间那堵*墙化为乌有,从前的我或肯软了声调牵一牵她的衣袖告一声罪,现如今的我与她早已不是那个肩并肩坐的稚子了——我与她并不在同一所学校,彼此心*亦是天差地别,更加上总也碍于心里头那道跨不去过的坎,我与她终究只能日复一日的无言了。还好万幸的是那点点星火足以暖一暖我的手、我的心,让我肯诚心为她祈一祈,愿她下一位的密友莫似我这般不解人意,能多体谅她一分,多予她一分适时的理解……

如此,足矣。

篇二:迟来的和解

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他叫吴迪。

可是至五年级开始,一场争吵将我们拉开了距离。

我们坐在烈日下的*场上,可以听的见孩子们的嬉戏声。太阳越来越猛烈,时间如流水一般逝去,我们也无所事事。我想给吴迪来个恶作剧,便起身缓缓走到他身后,用手捂住他的额头,然后迅速的往后一用力,吴迪承受不住这股忽如其来的大力,霎时被我放倒在地上。

貌似是我太过于用力,吴迪的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我刚想上前道歉问候时,他的脸*忽然一变,紧锁着眉,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感到一股强烈的怒火。

我终于感到事情的不妙,赶紧往后跑,可是吴迪已经追打过来,我毫无还手之力,用双手抵挡着。过了好几分钟,我实在忍受不住入骨的疼痛,倾诉道:"我就捉弄你一下,你至于这么打我吗!""捉弄?我很痛你知道吗?你都捉弄我多少回了!”吴迪愈发愤怒,仿佛谁也阻止不了他,我也无可再忍,只好采取反击。

终于,同学看到了我们,将我们分开,平复各自的心情。

友谊好似从此破裂了,直至毕业的一年中,我们谁也没有搭理对方很多,关系显得十分紧张。

我常常在反思自己:也许真的是自己错了,平时自己总是捉弄他,还时不时的过分起来,而吴迪总是吞声忍气的,很少有怨言,现在想想吴迪那么做也是情有可原。

一天又一天,我一直盼望着吴迪找我和好,可是已经毕业,我还是没有等到。

同学会因此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主动找他和好呢?”我心里会有这么一个*:就算我找他和好,他又会原谅我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在迷茫中徘徊了好久。

毕业后的不久,每当自己想起这件事,心中不免抹上了一些忧伤,只剩下了满满的忏悔。

天意知人,我在暑假的一天里收到了吴迪的一条短信:还是和好吧,做了六年同学,你也不希望那么拘束吧。我的心里一*,随即来到的是时心头的一股温暖,心结解开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迟到的,有时更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惊喜,也因此,使我们之间的友情比往日更加深厚了,心中对互相的思念也更加浓烈了。

篇三:迟来的道别

我向来不喜欢道别。

道别太伤感了,就如同夏天一样的忧郁和郁闷。正因为不喜欢道别,才将自己束缚在那个狭窄的过去里。

我似乎怎么也甩不掉从前的那个自己,那个我所厌恶的自己。时不时神经质一下,却又自卑地将自己拢在壳里,敏感地怀疑身边的一切。那是个我所弃厌的过去,但现在的自己该观于表面,内心却一成不变。那是因为我无法向过去豁达地道别,做不到的事就别去尝试了。

很久很久之前我都记得一清二楚,但多的还是窘迫的,难过的,消极的,桎梏着的是自己的内心,我无法忘记它们。过去是把沉重而结实的锁,是解不开的,我曾经那样想。因为那些事都太过压抑,是关于人心,关于彼此深深地猜忌,而我被夹在中间无可奈何。

伤心的进程似乎总是漫长的,我总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一个消极的困境,走不出去。这些并非如同学业上的麻烦,而是一些连我自己都不知何时所产生的矛盾,纠纷,撕扯和混乱,以及一些人的质疑,认为自己毫无天赋的无力。

那天有一位同学给我推荐了一首歌,一首来自一支美国乐队的歌,乐队是lingkinpark,歌名早已忘却。我有些烦闷地点开链接,似乎有个空灵的男声响起“你曾站在残垣断壁中”,“你似乎只有一人了”。有些难过,有些无奈,有些情绪无从发泄,有种歇斯底里。歌中唱道“曾经所筑构的希望被无情销毁,但是,记住所有的悲伤与失望,然后,让它们飘远”。一瞬间,泪水夺眶而出。我还在与过去徘徊,一些事丝丝缕缕。我知道,我无法忘记过去的种种,但我可以释然。我没有那么多生活的苦难。纵使,这些对我来说的挫折将我打倒,我仍可以像一名伤痕累累的勇士,无视伤口,继续向前啊。我所在意的,早该释然了。

我有些难受地摸摸心口,从前的自己,自卑,消极;从前的自己,从废墟中爬出,却又被垮下的房屋压倒;一瞬间,似乎没那么害怕道别。盯着歌词,听着旋律,泪水不停地流。似乎,在这首歌的渲染下,我真的要与自己作个了断了。

那么久之前,就该有的道别,到如今才实现。是该高兴,还是难过?过去的,我试着告别,过去的自己,试着说再见。想些阳光的事吧,未来真的很好,如今我这样对自己说。

一首歌能改变一个人,能使一个人的观念改变的魔力是奇妙的。而这迟来的音乐给我带来了迟来的释然与道别。

现在是个迥然不同的自己,阳光上进。我已经很少去想曾经了。那个自己在道别之后,在慢慢渐去,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个新自己,我有时甚至觉得,这个新的自己,也来得太久了吧。

篇四:迟来的换新

小学到初中,我经过了两次学校想要翻新,可偏偏每次,都是正好迟到。

要到小学六年级那会儿,老早就听说要换新校服,那时我们可高兴坏了,穿了五年的绿校服,又丑又大,终于要改新的了。日盼夜盼,连模板都已经盼来了,可最终还是没能穿上新的校服。

现在每天放学回家依旧路过小学校门口,看到小卖部里跑来跑去的男孩女孩穿着崭新的蓝外套、白衬衣和蓝裤子或裙子,就越发觉得可惜。不止一次在心里想:学校要是能早点换新,让我们也可以穿一次新校服,哪怕一次也好,填补我们六年级同学的遗憾。

一直以为这样的遗憾只会有一次,没想到竟在转角路口又一次遇到。那年进实验的人太多,一个学校装不下,只好委屈了我们一到八班到西区。那个西区,不但*场小,建筑陈旧,还在垃圾场和公共厕所旁。那时候好希望学校可以翻新。忍了一年,我们来到了东区,一开始,也是百般不习惯,也很想念从前的西区。可没有想到,西区也在我们转身离开时换了个遍,今天有幸去看了看,从校门两侧的墙壁就开始换新,西区早已不是曾经的西区,大门换了,水池没了,车棚拆了……所有留有我们七年级回忆的地方都变了,是这么新,又是这么陌生。那时一直盼望的改变来了,一直羡慕想进的东区也进了,可一切就是这么无意或是故意地迟到了,让我又感到遗憾。

我也知道什么“人要一直往前看”的大道理,那些因为迟到的换新所带来的遗憾也慢慢淡忘,成了我们朋友同学饭后闲聊的话题

“那时我们一走,学校整个变了,校服也换了,教学楼也重装了。”

“就是,我们也是,什么体育馆、食堂、东教学楼、西教学楼,都重新装修,那好的,我都不敢认了。”

“……”

属于我们的是旧的校服、旧的学校,而那些新的校服和学校都属于新同学。虽然我们只比他们大一岁,可我们却像和他们差一个世纪似的,感觉和他们有了“代沟”

篇五:迟来的相遇 熄了灯趴在寝室的床上,我望着窗外黑夜下的点点灯火,好像看到了整个世界。

邻床的那个男孩,也翻身和我望着同一片天。“你想过为什么要有生命吗?”他轻声说。“那你想过为什么要有宇宙吗?”我仍盯着窗外的一束光,在近视的眼里化为一个泛着光线的圆点,在潜意识里思考着自己的问题,脱口而出,“什么东西既然存在,那就该是有意义的,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目的才有了意义,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恍恍惚惚,不知在对自己说,还是在对那个邻床的男孩说,也不知自己到底想告诉他什么,“要是他们没有意义,那这时间空间交织而成的宇宙与无穷生命的存在,有什么价值?”

一时间,我觉得自己就像在一个四面高墙的地方极力想往外跳,可抬头只见高墙上的天,就一直觉得墙的外头一定有什么东西,但一直贴着墙壁走,无论怎么跳怎么攀都无济于事,脑中有个巨大的问号。而别人看着自己尝试这样可笑的事,在笑。站在整个宇宙的宏大背景下,自己的努力思考与疑惑仿佛微不足道,太渺小了。也许浩瀚宇宙根本就不想让我们知道他的秘密与本相。

“不要讲话!”宿管老师一喊话便把思维打断于此,从原地踏步到站立不动。

沉入睡眠,记忆就被淡化,于是到早晨又像千千万其他人一样投入一天紧张的生活,夜晚的思考与质问不再会有踪影。

在去食堂的路上慢走着,望向远方朦胧的楼房,大雾的天,匆匆来往的人群,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知道要在新的一天做新的努力,自己创造意义,让每个人生活在一个充实的世界里。每个匆匆走过的人,都是在这么做的吧。

从早读到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一个哈欠又向寝室走去,披着满身劳累与压力,又躺到床上,有时脑中满是对今天未完成的事的担忧,也因明天同样繁重的生活而郁闷,有时身心仿佛一直被囿闭于一个狭小的空间,深夜仍望向窗外那点点星光,思绪自由飞扬,飞升入浩瀚宇宙的那一刻,心灵才仿佛有了一种解脱与释放。

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意义、价值何在?意义是要靠生命自我去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不断有新的困惑与挑战,再付出努力去不断揭开这困惑,去寻求对生命的探索,也许这才是在于这个星球,这个世界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篇六:迟来的帮助

晚自习,窗口有一只猫一直叫,扰得许多同学心烦意乱。

天下着大雨,又黑又冷,那只猫的叫声在这样的夜显得有些凄惨,在一阵阵风雨里的呼喊,这只猫是在寻求什么帮助吗?

接连不断的雨声,接连不断的猫叫,大家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不受之影响。我望望窗外,很黑,看不见有什么灯光,看不见有什么楼房,只看得见从玻璃上反射出的自己焦躁担忧的脸庞。

猫被雨水淋得太湿,会感冒的吧。水,可是猫的公敌呢,又冷又湿的话,猫会死的吧……

心里涌起下楼找猫的想法,但明令禁止的晚课间规则让我不得不待在教室里,听这猫的呼救。

我埋下头写作业,但这猫叫还是让人心中有些发毛。作业也很多,一边想尽快完成作业,一边又希望猫能有个遮雨之地,乱乱的,难以专注。

晚自习快结束了。猫叫仍然在持续着,如百爪挠心。终于,我放下笔离开了教室,奔向老师办公室。向老师报告或许有用吧,我这样暗想,猫同是命,也住在这个校园内,早晨出寝室还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一闪而过,中午吃完饭甚至还能看见那猫卧在草丛中蜷成一团,多么可,没人去理会吗?

而踏进老师办公室的时候,我有些失望,老师不在,铃声也响了,晚自习结束了。回到教室,作业也做完了,猫也没帮到。而同学们纷纷走向窗口,寻找猫的身影。

八点十分,教室里人浙少,猫叫也不见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是奄奄一息了,还是找到庇护所了,无人知晓。理书包时突然想起一句话:“猫有九条命。”可即便如此,没有什么人帮助它们,九条命又有何用?

回到寝室又想起那猫,若早点报告老师,趁老师在能获得下楼帮猫的许可,那猫的下场是否会不同?这帮助猫的想法来得太不及时了。

只听说,有人看见那只猫跑进了厕所,但不知道,那只猫的下场究竟怎样,不知它能否自己帮到自己呢。

篇七:迟来的蜕变

在我们班上,有一位被班里同学笑称为“小混混”“校霸”的女生。因为从小学以来她每天来学校就是趴在桌上睡觉,即使被老师叫醒,她也只是揉揉眼睛、换个姿式继续睡而已。课间,她总是搬出一堆的化妆品,在自己手上试*,然后涂抹在自己脸上。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说:她每天晚上都在夜店、酒吧玩到凌晨才回家,所以早上来学校自然要睡觉。

一开始,我还不相信,我觉得她作为一个女生不会像那些所谓的不良少年一样,小小年纪便不读书、整日泡在酒吧里。可事实*,我错了。

那一天,她没来上学。我原以为是她生病了才没来上学。可我去老师办公室端作业时,听见班主任对其他老师说:“我们班那个女生,今天早上她家长打电话过来跟我请假。说是昨天晚上去夜店,凌晨两、三点才回家,被她妈妈打了,今天不肯来上学了。”哦,原来我们班同学说的都是真的,她真的每晚去泡夜店、酒吧。

从那以后,她在我眼中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学生,甚至有时别人向我问起她时,我都不想承认她是我们班的,好像她是我们班的一个污点。

我对她抱着那样的态度也不知过了多久,一直到初三。偶然有一天上课时,我不经意间发瞥了她一眼,我惊奇地发现她竟然没有在睡觉或化妆,而是安分守己的在听课。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但在她身上发生格外不可思议。下课后,我把我这一“*”*的发现告诉了我的同桌,他似乎很不相信,非说我是逗他玩的。说着,同桌往她的位置看了过去,往常一下课便掏出化妆品往自己脸上涂抹的她今天居然一反常态地坐在位置上安安静静写作。我同桌看了,先是擦了擦眼睛,然后又瞪起眼睛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非说今天的太阳一定是打西边出来了。

我原本也以为她认真学习只是一个假象,过不了几天她又会变回原来那样的。可这次,我又错了。她一直坚持了下来,一直坚持着努力学习争取赶上我们。她的成绩也从原来的在二三十分徘徊,变成了现在在及格上下浮动,进步不小。

也许这一次,她是真的变了吧。褪去原来的任*与对自我的放纵,她蜕变了,变得努力、上进。人都会蜕变,只是早晚而已。这也许是她迟来的蜕变,但我相信也祝福她会越来越好。

篇八:迟来的广告纸

我向着学校大门的方向走去,计划着怎样能很好地躲开发广告纸的人们。

每当走出人流,手上不知不觉都会拿着一叠广告纸,无比的厌烦,但看着这些干净平直的纸,扔掉感觉挺可惜,于是只好拿着走。派发人员总是一脸坏笑地看着我,广告纸总是一叠一叠给,好像恨不得把手上所有广告纸都发掉,快快完工,如果不收,就会被堵着走。

我默默地抱怨着,身后有三个男同学说说笑笑,缓缓地移动到我面前,太好了,前面有人帮我挡围了。

一位年轻漂亮的姐姐捧着广告纸向他们仨走来,伸出广告纸,一脸希望地看着他们,我于是停下脚步,等他们接过广告纸,我就可以顺着他们走出来了。

他们都伸手接过了广告纸,中间那位同学与旁边两位相互看了一下,他便笑嘻嘻地举着广告纸,当众撕成两半,揉起来扔在地上,第二位把纸平铺在地上,用刚刚踩过水洼的鞋子用力踩了两脚,一旁的家长都在讨论这是谁家的孩子,但并没有想过那位发广告纸的姐姐的感受。最后一位用十分熟练的技巧快速地把广告纸折成飞机,往她身上砸,正好砸中了她的手,那位姐姐被突如其来的纸飞机击中,整个人颤抖着尖叫了一声,手一松,广告纸落一地,仅剩下几张还紧紧拿在手上,想要捡起,想想别人也不会要了,她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三个同学不约而同的击了一下掌,便向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说说笑笑地走了,再没有第二个人给他们发广告纸,也没有人去拦他们三人。

校门口仿佛只有大姐姐一个人,一切都安安静静,我也跟她一样,呆呆地站在那儿,她捡起纸飞机,慢慢地打开,看着这张纸,又把它扔进垃圾桶。

我走出校门,她却依然向我伸出广告纸,但却不敢抬头直视我,过了一会又把广告纸收了回去,头更往下低了,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等我最讨厌的东西。

不知是为什么,让她突然想通了一切,她抬头看着我,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出了坚定的信念,大姐姐再次把广告纸伸向我,而我欣然地接受了。路上看着我的人很多,我急忙跑出了人流。

那应该是一种维护尊严的表现,让她对自己有信心,自己是个有尊严的人,我也不能去评论那三个同学的行为,因为我曾经也做过这样的事,只不过不是光明正大。

迟来的广告纸,却使我更加地敬佩她,她们也只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小的工作做起,我们应该要给予他们尊重,而不是瞧不起他们。回到家,我把广告纸夹进了文件夹。

虽说广告纸是不必要的收的,但也不要去糟蹋它们,发广告纸的人也是有尊严的,将心比心是必不可少的。

一路上过来,都有人在发广告,大都是刚毕业的学生,请记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维护他人的尊严。

篇九:迟来的“婚礼” 我的表姐前段时间刚结婚。

姐姐从小住在外婆家,外公外婆可以算是她的父母,姐姐生得乖巧懂事,外婆很是宠她。

自然,姐姐结婚外婆自然而然要隆重举办。酒店、嘉宾名单、现场布置……一切全要经她手她才放心。

筹划了好几个月,终于到了结婚那天(我那天学习,迟来了一会)。一进门,正是亲属朋友在讲话(发言)。舅舅、舅妈讲完后轮到了外公、外婆,全场静了下来。

外公说:“当初我和她结婚的时候啊,条件不好,没办个像样的婚礼,今天,看着我的孙女嫁人,我就想起我以前的故事……,我心血来潮,想补办一场“婚礼”,就在这里。”

全场立刻沸腾起来,这可是新鲜事,外公和孙女一起“结婚”。众人齐声说:“好!”

司仪请出了姐姐他们,台上只剩下司仪、姐姐、姐夫、外公、外婆。

此时外公是很开心的,外婆也挺开心,开心中带着点惊讶。

司仪说:“请台上新老夫妻举杯,双手与对方双手交叉、喝酒。”台上的注意力都被外公他们吸引过去了,仿佛他才是主角。外婆很是感动,我坐得前面,甚至都看见她的眼圈有些红了。

接下来切蛋糕,外公似乎感觉到自己有些抢眼,让姐姐他们先来。他们完成后,他再悄悄地上了台,切了块没有奶油的蛋糕给外婆。外婆好像是用一种看“陌生人”的目光看着他,外婆一定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外公平时是一个不怎么爱笑、不太爱说话的人,在我们眼里,他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的。记得以前外公就跟我提过这件事,我以为他开玩笑,没想到成真了。外公真是一个好男人。

外公的朋友都来和他握手祝福,这绝对不是客套,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外婆的大姐也说:“你这老公不错呦。”

我想:外公、外婆也挺不容易的,六、七十才在亲友前办一场“婚礼”。看着他们共同与亲友喝酒,微笑迎客,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希望这个“婚礼”能让他俩更珍惜彼此,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更加开心、有趣。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能开开心心过完美一天,珍惜彼此,享受生活。

关于寒假社会实践的实践报告3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走进了吕梁,走进柳林,也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我对山区的认识是从贺家坡乡的杨家凹开始的。为了支持我们的活动,县里专门派车接送我们,协助我们的工作。

对我来说,两个月前玩过山车时游客们的尖叫声还回荡在耳边,今天我们就坐上了名副其实的“过山车”。黄土高原的山路,除了固有的崎岖回环外,有平添了几分艰险。一边是高山峭壁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渊。从车窗向下看去,直接就是望不到底的深谷,生与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一步之差。面对更真实的恐惧,车厢里的队员反而呈现了出奇的平静。不是透过车窗看着远山,就是直视前方,看着一个又一个必经的险坡。也许人们都再设想我们将要去的杨家凹是什么样的,抑或更具使命感的制订着自己的工作计划。可以这样说,对于将要发生的一切,我们一无所知,除了设想还是设想。

而我的思绪仍就停留在刚刚离开的贺家坡。一到贺家坡就听见孩子们用稚嫩的嗓子不断的喊着:“向来访者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顷刻间涌上心头,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见到这样的场面了。走过去,只见排成方阵的孩子们穿着不合季节的运动装,手中举着彩*的花束、花环,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规律的挥动着,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淌下去,一个个神情严肃而认真。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贺家坡小学,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的村民。领导们开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当时接近中午,烈日当头,我们这些身着短衣短袖的大学生已经觉得炎热难耐了,可那些孩子们依然静静地,直直地站着,任凭火一般阳光毫无保留地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毕竟这一切是由我们造成的,况且他们怯怯而不敢直视的眼神也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

仪式过后,我们走到他们中间,帮他们脱去那厚重的外衣,让孩子们也凉快一下。我们的这一举动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和不该有的隔阂,气氛立刻变的轻松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种小小的欢乐渐渐在校园的上空弥漫开来……

杨家凹是我们小分队进驻的第一个自然村。听司机师傅说,这还是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子,其他邻村只能步行去,而且距离都相当的远。那里,我们是不能去的。

村民们很早就在村长家等我们了,通过一些简单而直接的交谈,我们了解了好多。这里的家长比我们想象的开通的多,他们普遍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一般家庭都会尽最大力量供孩子读书。

杨家凹已经连续五年大旱了,贫瘠的土地上,本来就不宜种植粮食,而赖以生存的枣树,长势也极为可怜,当时已经接近收获季节,可每棵枣树的枝条上却不见结枣,可见今年又将是个歉收年。

这里的教育水平很落后。教师授课以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班里的尖子生的掌握状况为准,其他大部分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升学率的滞下,这个村应届生升学率为0,而经过复读的学生升学率也不过10%,况且是要去柳林一中补习的,在那儿一年下来得花费两千五百元左右,对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在本地复读虽然便宜,但效果很难让人满意,据说,有的孩子读了三年也没能考上高中。

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就在经济条件与教学条件之间左右为难着,最终家庭稍困难的学生就此失去了读高中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是绝对。宋老师就是一个例外。

说实话,第一次看见宋老师让我想起了电影《凤凰琴》中的校长。棱角分明的脸上架着一副大大的近视镜,薄薄的两片嘴唇紧紧的抿着,一副教师所特有的单薄的身体,更显憔悴。宋老师是负责我们与孩子之间联络的,很多资助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通过他中转的。他的家住在废弃小学的旧窑洞里,简单的陈设中大部分是各种书籍,电视机是我所见到的唯一家电,但平时怕影响孩子学习是很少看的。宋老师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是全校唯一应届考上高中的学生,并成为我们首批奖学金的获得者。这道让我想起一首歌曲: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

村民对我们可以说是热情备至。他们总是出于人*中最善良的本质为你默默的做着一切,他们质朴而憨厚的笑容时时触动着我心灵的深处。程田雨是我资助的一个孩子,为了迎接我,他拿出了家里最好的,也是平时很少吃的——白面,做了南瓜白面条(他们这里四季都吃不上蔬菜,一切以面食为主,很多家庭吃的还是玉米面、高粮面)。饭是为我一个人做的,当我吃面的时候,他们专注的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嚼着白面条的是他们而不是我。在这里我是不敢剩饭的,田雨的妈妈看着被我吃干净的碗,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欣慰,生怕我这城里娃,感到不习惯而吃不下。可是此刻,我的心里却早已是*甜苦辣什么味道都有了。

这里有一个习惯,晚上要喝小米稀饭,俗称“喝汤”。第一天晚上,我们是在刘爱*家度过的。他的父亲为了让我们去他家喝汤,在村长家等了足有一个半小时。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去了他家。当时天很黑,原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在夜幕下更显得艰险难行。在我们后,刘爱*全家才在厨房的一角开始吃晚饭,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吃完以后,我们只是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晓辉给爱*补习了会儿英语。天渐渐的晚了,他的父亲执意要送我们回去,要知道走一趟至少得用半个小时,而当时已经接近十一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休息,明天的劳作该怎么办呢?况且我们已给他们一家添的麻烦实在太多了,于是我们拿了手电筒独自往回走,路上田雨和他的母亲拿着灯光微弱的手电筒来接我们。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村长家等了我们两个小时,实在等不及了才来找我们。晚上我住在了他家。由于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我一躺下就睡着了,梦里充满了老乡们和善单纯的笑容,孩子们期待信任的目光……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原来可以给别人带来如此大的快乐与幸福。他们尊重我、支持我、需要我,而我所做的却又那么微不足道!啊,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的感觉多么好呀!第二天,田雨说我在睡梦中也是微笑着的。是呀,这么甜的梦我能不笑么?

江平哥的妈妈总是那样自信的笑着,她家简陋的窑洞里陈设简单而朴素。(江平哥家的穷是出了名的,以前就连卖豆腐的都绕过他家的门,到去别处卖。)面对贫穷,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挺了过来,不仅添饱了肚子,而且将两个孩子培养成文化人。如今两个儿子都已经走出了大山,成为了*教师和脑科医生。对此,她家的一副对联是最能说明的了:“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横批:“苦尽甘来”。

那种甘甜的滋味,一定像那红红大大的枣子吧。下午,我们快离开杨家凹的时候,田雨的姥姥给我们拿出了储藏了很久的红枣(听说这是只有过节时才肯拿出来的),红枣上有一层灰蒙蒙的东西,要是在家里,我一定会冲了又冲,洗了又洗,可在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的枣树不喷任何农*,完全的纯天然,如果是一层黄土,我就更高兴了,在这里黄土是绝对的主宰,所有的一切都在黄土里生,黄土里长,没有黄土就没有那里生存的根基,再没有什么比黄土更干净的了。于是我毫无顾忌的吃了起来。这里真不愧为红枣之乡,我从未吃过像这样甜的红枣。姥姥又从柜里拿出了几块小*糖分给了孩子们,这下他们可乐坏了,一个个美滋滋的含着糖,高兴得像过节一样,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洋溢在整个窑洞里,就连我也觉得自己到了儿时的童年。

多么不可思议,满足他们的仅仅是一块城里孩子不屑一顾的*糖!什么肯德基、麦当劳他们从未听说过。而城市里的孩子天天喝着“娃哈哈”,吃着巧克力,嚼着山珍海味,也无法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在物质上无可比拟,不可一视,但在精神上却缺少太多的感动与欢娱。

村子里的孩子们都相互认识,每天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一起。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子或田间地头玩耍,充分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呵护,每一种植物他们都能说出名字和用途,每一种昆虫都是他们的伙伴,什么捉蛐蛐、逮蝈蝈、打草虫样样精通,甚至连害人的蝎子也不怕。大自然赋予他们健康的体魄,纯洁的心灵和质朴的本*。他们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的成长是自然的,可偏偏缺少了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知识,没有知识这些山区孩子的未来是什么呢,他们的希望是什么呢。

我们——这些志愿者,正在用实际行动来点燃这些孩子的希望之火,让他们知道还有许多人关系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在成长中他们会经历更多的挫折与困难,但他们的精神不会垮,不会灭,因为有无数的志愿者在背后支持他们。值得我们欣慰的是那些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孩子。他们坚持与困难作斗争,从来没有放弃过,那黑黑亮亮的眸子不正是这种精神的凝结吗?同时也是这些孩子教会了我,人生中有许多事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抗争,用自己的力量去征服它,摆脱它,让自己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不断前进!也许是我们给他们带去了希望,但更是他们教会了我:要自己给自己寻找希望,奋斗希望!

时光飞逝,短短的行程就要结束了,我们小组的成员在最后一天晚上,望着璀璨的星空,轻轻吟唱起了一首又一首歌曲,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一切情谊与感受都融入了浓浓的歌声中。在莹莹的星光下,我们望着层峦迭嶂的高山,望着影影绰绰的枣林,我们的歌声一定会飘过去吧,让大山里所有的孩子都听得到。他们定会听出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对他们的殷切希望,让他们知道,大山是阻隔不了他们求学之路的,为了理想奋斗吧,为了希望奋斗吧,要知道在无限的爱心下,希望是永恒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