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培养细心观察和认真分析的学习品质,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掌握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和叹号。 3、能够运用“每当……就……”、“一……就……”的结构造句。 4、了解撰写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能够理解课文按事件发展顺序展开的方式;能够以正确的语气朗读句子。 5、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学重点:
理解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
能够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写的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东南风——烟气——咳嗽”之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理解“我”是如何查明爸爸咳嗽原因的这一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理解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相关词语,并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播放完整的朗读录音后,进行讨论: 爸爸咳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课文哪几段描述了我弄清爸爸咳嗽原因的过程? 3、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检查: 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纠正发音。 ⑵、辩别字词: 喇()股()*()环()? ⑷、齐读本节内容。 3、我们已经学过第四段。这段文字描述了经过医生证实后,我对爸爸咳嗽原因的猜测完全正确的情况。通过阅读这一段,我们知道这种气体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还具有毒*。 4、根据第2至第4段的内容,理解以下现象: 为什么每当我们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会剧烈咳嗽? 爸爸何时会咳嗽,何时又不会?这是为什么? 5、解读第五段内容: ⑴、指名学生阅读。 ⑵、为什么现在东南风吹来时,我们家虽然窗户开着,爸爸却不再咳嗽? ⑶、消除了有毒气体,净化了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⑷、读“现在……”这句话,传达出欢欣的语气。 6、总结全文: 我是如何查明爸爸咳嗽原因的? 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如果发现环境受到污染,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7、读句子,讨论如何使用“每当……就……”“一……就……”构造句子。
板书设计:
感到奇怪(有时……有时……有时……)
产生疑问(与东南风有关)
记观察日记(东南风时咳嗽厉害)
猜测原因(烟气引起的)
请教医生(确诊为过敏*支气管炎)
不再咳嗽(消除有毒气体) ◆ [2003年12月6日]
课文《爸爸的咳嗽》教案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学习品质,以及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学会掌握本课的15个生字和理解14个新词的意思;能够为指定的句子添加问号、逗号和叹号。
能够运用“每当……就……”、“一……就……”的句式造句。
理解写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能够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并能够用正确的语气朗读句子。
能够用简单的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掌握14个新词的意思。
能够运用“每当……就……”造句。
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正确的语气读句子。
理解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和作用,初步体会细心观察、认真记载和仔细分析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展示“咳嗽”这两个字,询问学生是否认识,指名读并齐读,鼓励他们想想记住字形的方法。
探讨生活中什么原因会引起咳嗽。
引导学生思考:“爸爸的咳嗽到底是怎么回事?”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指名读取感兴趣的小节,并纠正发音。
(三)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默读课文。
学生之间展开交流。
整个班级进行讨论。
(四)抓住主要问题:
让学生选择出哪些问题更加重要。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次要的问题,并带着这两个问题在课本中寻找*。
(五)讨论,了解爸爸的病情:
自读第一自然段,标出描述爸爸病情的句子或词语。
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动物园里的动物来表达句子。
探讨爸爸咳嗽病引起作者的奇怪感受,要求学生模仿作者当时的感觉进行朗读。
(六)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爸爸的咳嗽为何如此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告知下节课将进一步讨论。
(七)作业: 完成作业本的任务1和任务2。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复习词汇:咳嗽、关系、一股、呛人、硫*、烟囱、支气管炎、有毒、环境、除了。
(二)讨论,爸爸的咳嗽与什么有关,在课文的哪一部分有记载: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观察日记的内容,再仔细研究并探讨他们的发现。
(三)东南风与爸爸的咳嗽有关,但东南风本身不会使人咳嗽:
学生自行阅读第3和第4自然段,标出关键句子,并讲述小作者找到*的过程。
学生间交流,理解词汇“呛人”、“硫*”、“过敏*支气管炎”等。
运用“一……就……”进行说话练习。
(四)这个情况引起了环保部门的重视: 探讨小作者是如何引起当地环保部门重视的,是否值得学习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病情、有时、有时、有时 原因、东南风——毒气
爱爸爸妈妈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看懂图意,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同时,受到爸爸、妈妈、尊敬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读懂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受到爱爸爸妈妈的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
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们,对吗?那么你们爱爸爸妈妈吗?你们平时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第1课,看看书中的这样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
板书课题:1.爱爸爸妈妈,请同学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
1.实物投影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她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2.学生看图,教师读课文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指着图上相关内容。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他们在干什么?
4.请认字多的同学读第二段,再请一名学生用教鞭指图中相关内容。
5.请同学照图再说说。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借助拼读多读几遍。
2.抽读生字卡片。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4.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标出自然段和句子。(2个自然段,每段两句话)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第一段
(1)提问: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妈妈在干什么?田方是怎样做的?“早晨”是指什么时候?早晨当妈妈扫地的时候,田方看到了想到了什么?田方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早上妈妈扫地,田方擦桌子
(2)讨论:看图说说为什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3)教师范读指导,注意读出句子的停顿和重音。
(4)学生感悟,体会练习朗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说说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太好?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从哪儿看出来的?
(3)爸爸在干什么?这时田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板书:晚上爸爸看报,田方送茶。
(4)为什么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5)学生自己照着学习第一段读的方法,再读第二段。
(6)同学互读,相互指导。
(7)指名读,然后评议。
4.出示句子。
(1)妈妈笑了,田方也笑了。
(2)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通过读两个句子体现“也”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用“也”练习说一句话。
5.课文中田方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板书:
6.说说你平时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四、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爱爸爸妈妈的事例,非常好!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最后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日字头)
2.认识9个生字。
3.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方”字的笔顺。
2.“也”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二、学习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互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1)齐读,指名读。
(2)开火车读。
4.做送信游戏,巩固生字的音。读准“早、了、在”的音。
三、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和字义
1.学生自学生字结构
(1)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笔顺,分析字形结构,数数一共几笔写成,是怎样一笔一笔地写成的?
(2)想想用什么样的识记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3)想想它的意思,组成词语。
2.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
3.请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汇报时教师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用多种识记方法记忆生字,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给予点拨。
早:zǎo上下结构,上边是日,下边是十。教师点拨:“日”是偏旁,在“十”的上面就叫“日字头”。组词:早上,早晨,早起,早饭……
方:fāng上下结构,上边是点,下边是“万”字,也可以用笔画记忆:上边一点,中间一横,下边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撇。组词:方向,方法,地方……
“方”字的笔顺容易错,学生汇报时教师指导学生伸出小手指进行书空“方”字的笔顺。
了:le读轻声,是独体字。用笔画记忆:横撇、弯钩,第二笔教师强调是弯钩,不是竖钩。组词:吃了,喝了,笑了……
子:zǐ用刚学的“了”来记,“了”加一笔横就是“子”。组词:儿子,孩子,瓜子……
在:zài可以用学过的“土”字来记,一横、一撇,一竖加上一个“土”字,就是“在”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组词:现在,正在,在场……
也:yě独体字,用笔画记忆字形:。教师讲解:“也”表示和前面相同,出示句子:妈妈笑了,田方也笑了。让学生体会“也”字的用法。引导学生用“也”说一个句子。
四、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打开书62页,看第二题,让学生按笔顺描红,记住生字的笔顺。
2.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在书上的田格中把每个字写一遍。
3.让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
(1)指导书写“在”字。
①电脑显示一个带田格的“在”字。
②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笔画位置。
③学生说笔画位置,教师范写。教师强调三个横的收笔位置依次稍长一点,收笔处点上红点。
④学生*书写“在”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⑤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
⑥修改自己书写不好的笔画。
(2)指导书写“也”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也”字。
师问:“也”字的第一笔是什么笔画?()“横折钩”在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出现过?(月)
②电脑出示带田格的“月”字。我们让“月”字帮助我们好吗?
③点击鼠标:“月”字的横折钩变红,跳出来,跳到旁边空白田格上变成“”。注意横长,向上斜,折短。让学生观察占格位置。
④让学生观察第二笔,第二笔写在竖中线上,从上半格中间起笔,过横中线一点。学生说后,点击鼠标书写“竖”。
⑤让学生观察第三笔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说后电脑书写“竖弯钩”,教师强调起笔要低,“竖”写到与第二笔“竖”一样长时慢慢地向右弯的长一些再写“钩”,“钩”明显比上边的笔画出来一大块儿。点击鼠标,出现红*的竖线“”,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竖弯钩”的“弯钩”明显比上边的笔画宽出来。
⑥学生练习书写“也”字。
⑦展示评议。
4.用这种观察方法继续完成书中田格中“了、子、早、方”,每个字写一遍。写后展示评议。
五、学习生字下面的认读字。
(1)自己读,注意读准“晨、拿、桌、灯”的音。
(2)抽读卡片。
六、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1)自己读。
(2)指名读
(3)齐读。
七、巩固练习
1.在生字本上完成生字,每字3遍。
2.读书中62页练习3的句子。
(1)学生自己读。
(2)引导学生说说这3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
课文1.爱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