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作名称 龙舟运动员根据其职能可分为划手、鼓手和舵手。合理的身体姿势能够减少划水阻力,有助于双臂的协调运动,使动作更加流畅有力。鼓点和鼓法因地域传统而异,舵手的姿势包括站立把固定舵、站立把活动舵和坐着把活动舵。在民间比赛中,舵的长度各异,舵手可能也参与划水,但正式比赛的舵有统一规格,舵手则不能参与划水。
二、动作方法 划手的动作包括坐姿、握桨、入水、拉水、桨出水以及前推移桨等技术要领。
握桨 右排划手先将左手放在桨把的上端,四指并拢,掌心紧贴桨把上端,大拇指包住桨把外侧。右手放在桨的下端,四指并拢,大拇指包住桨把内侧。划行时需保持自然放松,避免过紧握持导致手部不适。左排划手的握桨方式与右排相同,只是左右手位置互换。
坐姿 右排划手保持坐姿,右大腿外侧贴近船边,右腿弯曲,脚掌靠近座位下的隔板,左腿半屈,脚掌靠近前排隔板。左排划手的坐姿与右排相反。合理利用两腿前蹬后撑的力量,稳定身体重心,前倾身体,扭转躯干,使肩部得到充分伸展。
入水 左排划手划水时,身体前倾,转动躯干,右肩前伸。左臂微屈,形成高肘动作,将桨入水至拉水完毕。右臂向前伸直,桨入水角度应保持在80°—90°之间。桨入水后,右臂后拉,动作类似火车轮的传动臂。
拉水 桨入水后,划手立即开始拉水,右臂后拉,左臂向下压桨,右腿(或左腿)前蹬,躯干向后移动,拉水距离约为1~1.2米,保持桨垂直于水面。
桨出水 拉水结束后,进行桨出水动作。左臂放松,上抬提桨,右腕内扣,上抬提桨,使桨叶脱离水面。
前推移桨 常用的移桨方法包括左手下压,右臂前推,或左、右臂上抬前推。移桨过程中,左、右臂要放松,为下一次拉水作准备。
以上是划龙舟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赛龙舟活动作文2
今天下午,我们在上作文课时,老师有告诉了我们一个令我们兴奋不已的消息:我们要玩一个游戏。经过选择,我们即将开展“赛龙舟”的游戏。
老师把男生,女生分为两组,因为女生比男生少一个人,所以老师就派一个田径队的男生去了女生的队,接着,老师讲了游戏的要领:个子高的同学站在前面,按这样的顺序排列;前面同学要抱着后面同学的脚,后面同学要把左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口令发出,两队一起向前跑跳,就像跑旱船,故名赛龙舟。
游戏开始了,第一次因为大家都对游戏不太熟悉,所以五个人的队伍不一会儿就散了。女生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很快便熟练地掌握了动作要领,能够走上一小段路了,并且一遍比一遍做得好。可男生就不同了,老师总在男生那边指导着男生做,调整他们的姿势。例如张同贺,老师根据他的身高、力气不断地给他调整位置,让他站在前面,他抱不动别人的腿;让他站在中间,他又是提前撒手的,弄得整个队都散了;最后让他站在最后面,这是最省力气的了。别说,他站在最后面还真合适。就这样,男生队也可以走到终点了。在最后的比赛中,女生赢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不过,我们的胜利和老师嘴里一边喊着“一,二,一,二”,一边用手打着拍子是密不可分的。
我想:多玩这样的游戏不但能增强我们的毅力,还能锻炼我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话龙舟3
小学时代的校长是龙舟迷,一旦听说当天有龙舟比赛,学校就会提前放学。他总是提前占领龙舟上吹哨、打旗子的位置。我们也因此跟着校长分享了不少龙舟带来的快乐。孩子们都期待着这样的活动,因为不但可以逃课,还能参与到这样有趣的活动中来,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家长也会提前商量好,结伴而行,几户人家合租一条机动船。一大早,带着孩子,整齐划一地出发了。然而,等船开动后才发现男孩子们都不见了。只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阵龙舟助威声,往外一看,几个男孩子划着一条小小的木船,顺着河岸前行。尽管那种小船随时都可能被经过的船只掀翻,但在他们看来,这并不重要。能够体验一把划龙舟的感觉,即使船翻了也毫不在意,他们只会将船重新翻正,继续前行。平时平静的河面在这时变得格外热闹起来,仿佛奏出一曲曲动听的交响乐。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大人们牵着小孩子的手走出船篷,而此时龙舟比赛还未开始。孩子们兴奋地跑上岸,购买汽水、*棍等零食。随着一阵锣鼓声和哨声,比赛即将开始,孩子们急忙跑向船只,生怕错过精彩的比赛。机动船尽量靠近比赛的浮标线,以便更清楚地观看比赛。一声*令响起,烟雾还未散尽,十几条龙舟已经冲出起点线远去。河面上、河堤上传来一片加油声,仿佛每个人都想亲自为龙舟们加油助威。锣鼓声、哨子声和加油声瞬间掀起高潮。孩子们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父母所在的龙舟,一旦发现便满脸自豪地互相炫耀。若父母在龙舟上划船,孩子们则更是得意洋洋;若父母未参与划船,孩子们则会闷闷不乐地质问妈妈为什么爸爸不划龙舟。
而在冲向终点的龙舟比赛结束后,通常还会有一场精彩的表演秀。龙舟在水上来回穿行,一方面彰显自己的冠*地位,一方面也在回馈那些为他们加油助威的观众。有些兴奋的选手甚至会脱掉队服,跳进水中庆祝;还有一些则在船上跳舞,为自己的胜利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