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请各二次供水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该模板建立自身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保障二次供水安全。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我单位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订如下卫生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切实做好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水箱(水池)应封盖加锁,周围1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源。
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
三、每天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巡查和现场余*测定,有记录备查,并做好环境清洁工作。
四、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由卫生管理人员或委托专业清洗队伍进行,清洗消毒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每年清洗消毒1-2次,并有记录。清洗后做好水质检测,水样必须送当地疾控中心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监测,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五、水质余*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必须进行整改(加*消毒等方式),并做好登记工作,保证余*达标。
六、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对本单位二次供水管理的监督,对管理人员违反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按本单位的职工考核规定进行处理。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组织
******(请自行组建)
二次供水水质消毒制度
为规范二次供水水质消毒工作,保证水质的安全卫生,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二次供水水质消毒工作管理,制定消毒*作程序,明确管理*作人员,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二、消毒人员应当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作。
三、使用的消毒剂应当标明产品的名称、生产单位、卫生许可批号,并做好索证登记工作,消毒剂配制和使用按说明书规定要求进行*作。
四、根据每日余*检测结果,当末端水水质余*达不到规定标准时(余*少于0.05mg/l),需进行水质消毒。
五、二次供水消毒后水质应当符合gb5749一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按水质消毒要求配置必要的设备,量筒、配置桶、余*比*仪等器械,保证消毒质量。
七、规范水质消毒工作,每次水质消毒后做好登记工作,记录加消毒剂量,检测水质消毒前后的余*。
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作规程
*作前准备:
1、清洗消毒工作人员穿戴好清洁的工作衣、长靴、橡胶手套,并备有照明用具及清扫专用工具(必须清洗消毒后)带入箱池。
2、在单位醒目处张贴告示,使单位内各部门有所准备。
*作规程:
1、关闭进出水阀门。
2、打开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使水位下降至30cm左右,关闭排水阀或潜水泵,并堵塞出水口,防止污物进入。
3、清洗人员携带专用工具和水笼头进水箱(池)进行清扫和冲刷,先水箱(池)顶,后底,由里向外依次进行,如有损坏处进行及时修补。
4、洗刷和检查完毕,开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排尽污水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关闭排水阀或潜水泵。
5、用已配制的消毒液(有效*含量300-500mg/l)对内壁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均匀地喷涂箱(池)壁表面,涂刷至入孔口,退出箱(池),盖上孔盖并加锁。
6、30分钟后打开进水阀,待水箱满后,开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排水,彻底冲洗净残留的*物后,恢复供水。
7、恢复供水时采样送疾控中心进行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消毒液配制方法:
在专用消毒桶中事先标好相应的刻度线,并加水至满该刻度,将适量的含*消毒原液(含*量为4.5-5.5%)倒入量筒中,最后将量筒内的原液倒入加水的专用消毒桶,搅拌均匀待用。
二次供水水质卫生检测制度
1、每次水箱清洗后均需进行水质采样检测(市疾控中心于每周
一、二开展水质检测)。
2、水质必测项目为:*度、浊度、臭和味及肉眼可见物、ph值、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或二氧化*);
3、选测项目为:总硬度、*化物、**盐氮、挥发*、*化物、砷、六价铬、铁、锰、铅、紫外线强度;
4、增测项目为:氨氮、亚**盐氮、耗氧量;
5、水质检测记录应完整清晰,档案资料保存完好;
6、水质检测结果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
二次供水水质污染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为了预防和控制突发*饮用、生活用水事故发生及水传染病的传播流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规范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成立二次供水水污染预防措施及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事故应急抢救小组和事故应急后勤保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2、事故应急抢救小组成员:
3、事故应急抢救后勤小组成员:
(二)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向卫生计生部门和水务部门报告,调配和组织相关人员及物资进行紧急事故抢救。
2、抢救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理工作。
3、后勤保障小组职责:负责提供处理事故所需的物资等。
二、报告制度
(一)报告责任制度
1、事故报告责任人严格履行水电中心抽水加压管理员工作职责,以发现异常现象第一时间向事故报告责任人报告(5分钟内)。
2、事故报告责任人确认发生事故,立即向单位领导及时向卫生计生部门和水务部门报告(10分钟内),并同时了解事故经过,做好调查,现场组织处理工作。
(二)事故报告责任人:
三、现场处理
一旦发生事故,领导小组负责现场处理全面工作机协调工作。抢救小组承担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包括现场调查与控制,现场设施及污染的处理、样品采集、清洗消毒、水源保护等工作,快速消除污染,减少污染,启动储备水源。后勤保障小组启动贮备物资,对现场处理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四、后勤保障及物资储备
后勤保障在事故发生时,要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同时购买大量纯净水或矿泉水供应各部门,若断水两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在稳定消费者情绪后,做好清洗、消毒和恢复供水工作。取水样送卫生计生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供水。
附:领导小组及工作人员联系电话
事故应急抢救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姓名联系方式职务备注
事故应急后勤保障小组
姓名联系方式职务备注
酒店卫生管理规章制度2
引导语:卫生工作关系到酒店的信誉和经营,又关系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以下是酒店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欢迎各位阅读与借鉴。
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每层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物见本*应定期消毒。
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4、厕所要勤冲洗、勤打扫,做到无积尘、无异味。
5、公共场所、大门口、停车场、绿化带等的清洁亦不可忽视,这往往是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
6、擦玻璃要注意选择天时,*天或早晨、黄昏无阳光照射时,窗面污渍易看清,是擦窗的最佳时间。如果在强烈的阳光下擦窗,污渍发干结块,导致不易擦净,*作人中也容易眼睛发花,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用一块干净吸水不脱毛的揩布,在清水中浸湿绞干后,先将玻璃窗擦一遍,待其干后,再用清洁的干布揩清、擦亮,如有严重污渍的可用玻璃清洁剂或去污粉揩,揩布严禁有油。
7、客用口杯、茶杯消毒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
(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8、为保证酒店*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送风的清洁度,为宾客提供舒适的消费环境
(1)*空调冷却水系统每月根据水质情况,投加水处理*剂一次,每年清洗一次。
(2)*空调冷却水系统每月根据水质情况,投加水处理*剂一次,每年清洗一次。
(3)*空调冷却塔每月排污一次,每年清洗一次。
(4)*空调末端风机盘管进风口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表冷器根据脏污情况,每两年清洗一次。
(5)*空调新风机组(新风柜)进风口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表冷器根据脏污情况,每年清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