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准则,犹如粮食般,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如何做人,更是做人的基本前提。善良,是首要的基本品质。
记得那年我顽皮地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扔掷玻璃碎片时,父亲看到后急忙制止了我,并语重心长地说:"你怎么能这样?你这样做会让途经的车辆受损啊!"他耐心地为我讲述去年带我去姥姥家途中,因车胎漏气而不得不推着我走了十几里路的经历。经过这番教导,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父亲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快把散落的玻璃碎片捡起来!"
这个教训让我明白,对待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谨慎细致,不能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他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品格形成。这就是我家的家风——从现在起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好孩子,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始终保持着良好心态,坚持追求美好事物,努力成为一个拥有高境界、高尚追求的人!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2
家是根基,孩子是花朵。家如阳光,花朵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散发芬芳;家庭是土壤,孩子是幼苗,家风似雨露,幼苗唯有在雨露的滋养下才能茁壮成长。我便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人们常说:"家庭是最初的学堂,父母是最初的人生导师。"这话确实值得深思。在我家客厅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挂着一幅书法作品,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家的家训了!上面的"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几个字深深印在我的心里。父亲便以这八字箴言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并以此教育我成长。
尽管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教导我要"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在书法方面获得了诸多荣誉。记得有一次,我在书法班练习毛笔字时感到枯燥乏味,于是灵机一动想:如果装出肚子疼的样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去上课了。刚开始,父亲看到我痛苦的表情,还真的给我买来了*品。就这样,我一次次暗中偷换"苦功",直到被父亲识破。
那天,父亲严肃地告诫了我,并讲述了一个故事:明朝时期,嘉靖皇帝朱厚熜在孩童时代被要求每天抄写经书一千字,否则就要受到杖责。他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磨砺后,在深感悔恨之余,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痛哭流涕地向父亲请罪。从此,他将对联悬挂在书房以自勉。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自此以后,我开始发奋练习书法,每天晚上无论风雨交加还是严寒酷暑都坚持不懈地前往学习班。老师手把手教导我如何执笔、运笔,甚至在书写过程中融入灵*,使我的书法作品逐渐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就这样,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在"全县小学书法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并顺利通过"社会*高等书法考级"五级考试。如今,在学校里我也小有名气,同学们都称我为"小书法家",而父母也为我的进步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我们家的优秀家风。它就像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让我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接受熏陶和洗礼。
家训犹如催人奋进的乐章,家风好似动人的旋律。它们是我前进路上的指明灯,更是推动我不断前行的动力之源。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3
从小,妈妈就教导我们: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则难成方圆。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家独特的家风——餐桌礼仪。
母亲常对我们说,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基本的礼貌,尤其在用餐时更应注重文明举止。她特别强调,用膳时须坐于餐椅上,待所有菜品备齐后方能开始进食;当有客人在场时,必须先请客人动筷后再行夹菜。进餐过程中切勿随意离席如厕,此类需求应在饭前或饭后妥善解决。
用餐时,保持正确的坐姿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长辈时,更应端正品行,避免做出诸如跷二郎腿等不雅举动。在老家,若被发现如此行为,便会有人说你"没教养"。此外,餐具上不应残留饭粒,碗中亦不可翻动菜肴,这些细节都体现着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要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耕作的产物。
记得那一次,母亲特意烹制了我最爱吃的辣椒炒肉(虽然我不能吃辣)。每当这道菜上桌时,我都会馋得眼睛发亮。那天,等到全家人就座、菜品齐备后,筷子与盘子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场面颇为壮观。这时,母亲轻轻哼了一声,我们便立即收敛了动作。在家中,这位"执法长老"的话语不容违抗。
这就是我家的优良家风——餐桌礼仪,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妈妈常说,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规范中,藏着做人的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