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被评选为博腕儿那一刻起,我便每天期待着能拿到奖品——我亲自挑选的九本图书。今天,在等待了整整一周后,我终于如愿以偿。
周一早晨,我刚进班级,陈老师便笑着对我说:“任益明,恭喜你,今天升旗仪式上将颁发奖品给你。”“真的吗?太好了,谢谢老师!”想到能得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奖品,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喜悦。
升旗仪式结束后,由高主任宣布获奖名单:“祝贺四四班的任益明同学荣获校信通第56期学生博腕儿奖,祝贺……接下来请校领导为他们颁奖。”在全校同学的目光注视下,我与其他获奖同学满怀激动地走上了“荣誉台”。
当校长亲手将荣誉证书和价值100元的图书递给我时,我的双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内心既光荣又兴奋。如果不是当着全校同学的面,我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轻快地回到了队伍中,仿佛脚不沾地,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妈妈常说,只有经历过辛苦,才能品尝到甜美。天天处在糖罐里,反而觉得味同嚼蜡,只有经过努力之后,获得的成果才最让人珍惜。这一刻,我终于理解了妈妈的话。
回到班级后,同学们纷纷争着翻阅那些图书,真不愧是书香班级,每一个人都那么热爱读书。有的同学直接坐下开始认真阅读,有的同学则打算借回家先看一看。其中,最受欢迎的书是《魔法手指》。
这些图书中,每一本都带我进入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它们每本都非常吸引人。有六本文学类书籍,三本科普类书籍,等待我慢慢去发掘其中的知识宝藏。
动人的时刻2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动人的瞬间。而这个星期一下午的体育课,无疑是我最难以忘怀、最感动的时刻。当我们在比赛的最后几秒钟,打出那个至关重要的一球时,我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没有白费。
当天的体育课,我们的球队迎战班上最强劲的对手。比赛一开始,我们一直处于不利的境地,对手的分数一直遥不可及,这让大家的情绪变得沮丧。然而,在比赛的后半段,我们的队友为我们争取到了一分。这一分犹如一剂强心针,重新点燃了大家的斗志。于是,我们相互鼓励,全力以赴地发动进攻。到比赛即将结束时,我们的分数已经迎头赶上。最后一刻,我们的球队再次打出一记安打,一个人在垒上飞奔回得分。尽管接下来的队友被判出局,比赛以平局结束,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喜悦,甚至有人差点哭了出来。
这次比赛让我深感动容,因为大家共同努力,克服了困难。尽管我们并非专业球员,但大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即使最终输了,大家也没有出言不逊。相反,我们互相鼓励,整个比赛大家都坚持到最后。没有因为一直落后而说“不打了!”,而是展现出了运动员“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深感振奋。
在这次比赛中,我学到了很多。我明白了做事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我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和认真对待。对于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要首先反思,并想办法改进。在过去的打球经验中,通过用鼓励的方式对待他人的失误,我的个*变得更加温和,不再像以前那样暴躁。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队友,是他们让我有了这样的改变!
动人的时刻3
生活中总有一些温馨而动人的时刻,或许是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口香醇浓郁的咖啡暖和了心房;或许是情绪低落时,他人真诚的关怀和慰藉如同雪中送炭;又或者是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感受到万物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也许是体会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与奉献,让人感动至深。面对这些时刻,我们内心是悲伤还是欢愉?是幸福还是忧愁?动人的时刻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发现并感知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妙的美好。
对我而言,动人的时刻随处可见。它可能是大自然美景中的湖光山*、绚丽的彩霞、缤纷的花海;也可能是一曲悠扬的音乐、一场感人至深的表演、一幅富有灵魂的油画;甚至可能是路边的一抹阳光、一声鸟鸣、一片绿叶。米勒的名作《拾穗》让我特别感动,他通过朴素的画笔勾勒出了人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圣经中曾经说过:“富有的人啊!在收割麦田之后,不要带走地上掉落的麦穗,留给更贫穷的人去收割。”尽管画中的三位妇女生活贫困,但她们展现出了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慷慨与分享的高尚情*,触动人心,令人感慨不已。
罗丹曾说:“美是无处不在的,唯有真诚和富有感情的人才能发现它。”米勒的《拾穗》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它既美丽又富有内涵,美在于描绘了农民的勤劳与分享精神,而感动则源于这种不懈的努力与奉献。当我看到弯腰捡拾麦穗的妇女时,我想起了她们为了生计而艰辛努力的场景。正如李绅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品尝着碗中的米饭时,我都会想到这句诗,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与付出。
欣赏米勒的《拾穗》,让我联想到每个人在生存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与挑战,也让我更加珍惜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爱护,是他们用心灌溉着我们成长的每一步。不同的角度观察,动人的时刻对我而言,是生活的启示,是心灵的触动,是幸福的感受,更是自我反省的机会。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并感受到这样的动人时刻,愿我们都能珍惜并铭记这些珍贵的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