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审校一本由大学生写的人物采访集,发现其中的文章实在有太多的毛病。我摘录了一些句子,归纳起来,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拖沓罗嗦。如下例:

当今大学生文句的几种通病

1.社会对大学教师要求高也是对的,所以作为教育者,肩上所担负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但是像很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样,既然这是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所热爱的职业,那么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写话者尚未养成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写文章犹如说话,语气单一,词语重复太多。另外,逻辑上也不严谨:在“既然……就”这个句式里,“热爱”不应放在“条件”里,而应放在“结果”中。试想,已经“热爱”了,还会不“把它做好”吗?修改如下:

社会对大学教师要求高也是对的,教育者担负的任务还很艰巨;但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个职业,就应像很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样,热爱它,把它做好。

其二是用词不当。如下例:

2.有人渴望平淡已知的人生,踏实、安逸;也有人期待跌宕未知的人生,惊奇、易变。并无是非,这只是一种生活态度。显然,选择后者更需要勇气和智慧。这与创业很像,创业便是一种未知的,拥有许多可变因素的行为。

这种文句毛病正好与上面相反。写话者“文绉绉”的,用了不少书面词语,完全不像平时说话;但又不能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意思;另外,由于过于“做文章”,忽视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又产生了“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两者交错在一起,总体上语义纠缠,似是而非。试改如下:

有人渴望平淡稳定的人生,踏实安逸;也有人期待跌宕多变的人生,惊险刺激。作何选择只是一种生活态度,谈不上谁是谁非;但选择后者显然更需要智慧和勇气。创业就属于后一种选择,前景未知,有太多的可变因素。

其三是语法错误。如下例:

3.当在创业路上磕磕撞撞,自己所创的这两所学校总能成为方建辉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所谓“语法错误”,主要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常见的有“主谓不当”、“动宾不当”、“修饰不当”几种。上面这句话,提炼出“主谓宾”来,就是“学校……成为……动力”,显然说不通。另外,句中还有生造词语的毛病:四字词语只有“磕磕碰碰”或“跌跌撞撞”,不能随意混杂在一起。试改如下:

当在创业路上磕磕碰碰时,想到自己创建的两所学校,方建辉总会感到欣慰,并生发出继续开拓奋进的不竭动力。

其四是句子杂糅。如下例:

4.然而,在任总经理一年后,他就放弃了集团的职位,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一场“豪赌”,输赢的代价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句子杂糅”也是一种语法错误;但它更多是表现为:本来应该说两句话,却硬生生地糅合在一起,因此让人看了“不知所云”。“输赢的代价”怎么会变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这确实是难以理解;不过,写话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意思还是可以揣测的。修改如下:

然而,在任总经理一年后,他就放弃了集团的职位,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一场“豪赌”:输了,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赢了,将开辟另一番截然不同的人生。

其五是句序混乱。如下例:

5.2001年,由于blog在“9.11”事件中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blog在2001年正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视野。而blog在*发展的迅速,是令人始料未及的。2002年下半年, blog开始在国内出现,并被翻译成“博客”。

所谓“句序混乱”,就是应该先说的话放到后面了;而应该后说的话却在前面说了。这就不合逻辑。这三句话,第二、第三句应该换个位置,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出现”,再有“发展”。另外,句子还有重复罗嗦的毛病:第一句:“2001年”和“blog”都重复了一遍,可以去掉一处;后面的“blog”可以省去一处,“*”和“国内”也语意重复。试修改如下:

2001年,blog由于在“9.11”事件中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正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视野。2002年下半年,blog开始在*出现,并被翻译成“博客”;发展之迅速令人始料不及。

其六是欧式腔调。如下例:

6.丝毫没有官架子的他,微笑着向我娓娓道来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叹,经历了*、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时期的他,人生经历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和跌宕起伏。

在主语前面放上一大堆修饰语,是典型的欧式句法,也是一种当今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学生腔。另外,“乱形容”也是学生腔的一种常见病。如句中的“丝毫没有”、“娓娓道来”、“深深感叹”、“重大时期”、“跌宕起伏”,都是一种或者过分、或者没必要、或者说不通的形容。试改如下:

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微笑着一一述说自己的求学、工作、成长,从“*”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想不到他的人生经历竟是如此曲折坎坷,又如此丰富多彩。

杜甫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个人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再到大学,不知道写了多少篇文章;但是,要做到“文通字顺”,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作为一个编辑,如果自己不能做到文章通达,则很可能也看不出别人文章的毛病。因此我觉得,年轻编辑应该多写写文章,并且把“找文章的毛病”(包括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当作一项基本训练。如此,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就能大有长进。

大学生求职的几种方式2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大学生找工作的新闻,感慨万千。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我也想以一个过来人的理解,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利用时下最流行的一些web2.0方式来找一下工作。

简历篇:作为一个面临追求自我的大学生,我不会满足于俗套的简历方式,我会通过web2.0的方式在互联网上用零成本来打造一份充分个*化的简历。如果我各方面都比较好的话,我会用像ZCOM、维看这样的电子杂志工具DIY一份自己的多媒体电子简历。这个电子杂志里,我会用上我在领袖周刊、新浪、BLOGBUS上开的BLOG(如果文字不是太差的话),在土豆网、播客天下开的PODCAST(如果声音不是很难听的话)。在这个简历里,我会把我的个*充分展示。我会把我在94POP、YYFC、163888翻唱的歌拿出来作为电子简历的背景,会把自己在FLICK、FOTOLOG存放的相片和风景来作为电子简历的点缀。

求职篇:作为一个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大学生,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好工作的机会。首先,找求职信息我不会选择百度、GOOGLE,我会通过(高薪类的/跨国类的)世界经理人、JOBUI、01HR、GLOBEHR这样的专业的求职搜索引擎来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也会通过POTU求职通这样的RSS工具来订阅我希望的工作和鉴别招聘公司的基本资料和行业背景。除了专业求职搜索,我也会留意那些58、KIJIJI这样的分类信息网站,发现有用的招聘信息。

人脉篇:作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我会通过web2.0的工具来努力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如果我想将来从事某个行业的工作,我会看领袖周刊、MOP、百度贴吧,会加入DONEWS、世界经理人、等SNS网站的相应的圈子,我会通过SOSO搜索我想要的QQ群,我会通过POTU的TAG搜索来找各行业的专家,实在需要帮忙的话,我也委托我MSN、GTALK里的朋友,利用这些IM的人脉,央求他们把他的签名改为我找工作的信息。

面试篇: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学生,我会不错过在任何一个城市工作的机会,但我也会充分尽量考虑成本。如果有可能,我会用SKYPE来进行沟通,我会用视频来和招聘方沟通。

当你生病的时候3

在生病的时候,往往也是一个人心理最脆弱的时候,各种困难似乎都会趁虚而入,尤其是那种渴望被照顾,拒绝孤独的心理更加强烈。这是因为生病时,人会感到一种无力感,只能被动地等待照顾和治疗。

多年来,我始终没有适应孤独地生病,独自面对吃*打针的情景。我总是想知道,在我生病时,有谁会陪在我身边。

广东第四次发起入冬战役,气温骤降,冬风袭来。在医院实习期间,我意识到生病已成为常态,尤其是天气突变时更易受凉。昨晚,躺下时感觉头微痛,寒气侵袭肌肤。

在失眠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问题:生病时是否会有人陪伴我,给予温暖?脑海里涌现出很多零散的记忆片段,有些温暖,也有些难过。

我很庆幸大学时免于重病,只是偶尔感冒。但在大一时,因感冒发烧,独自去校医室就诊,一个人度过时间。虽然并非严重疾病,但孤独的医务室令我感到失落。第二天,一位刚认识的师姐主动陪我,她说一个人去医院很凄凉,应该有人陪伴。

孤独是什么?有人说,当周围人都等待送伞时,你却在等雨停。生病时,他人关心着,而你却孤独在医院。或许我们并不脆弱,但孤独无需逞强。

很久以后,我想起师姐说过的话,感到难过。我翻开通讯录,却不知该拨给谁,因为我不确定谁会在我需要时陪伴我。因此,我不敢轻易生病,只能顽强地挺过病痛。

我开始相信,生病会使人脆弱,每个生病的人都需要有人陪伴。于是,我学会了陪伴朋友,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大二时,一个师弟受伤,我陪他去医院,尽管我们素不相识。一个师妹去医院看病,我们一群人陪着她,温暖而热闹。有朋友生病,我穿越城市陪她就医,抚平惊慌。

大三时,一个朋友高烧不退,我陪他去医院,直至他女友赶来。我知道,我的陪伴微不足道,但对于朋友来说,这意味着不再孤单和无助。我知道,或许还有其他人陪伴着他们,但我也为此感到满足。

长大后,我们更喜欢沉默,更能忍受孤独。因此,当天寒时,请多穿一件衣服,保重身体。因为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生病时,是否有人会陪在我们身边,握着我们的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