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格宜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市*和镇党委*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强化措施,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扎实推动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良*增长

乡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总结(优秀2篇)

1、工农业总产值:1-10月底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6.31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生产总产值7.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

2、财政预算收支:1-10月底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16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903万;全年预计可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479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0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3、固定资产投资:1-10月上报完成投资9625万元,全年预计完成项目入库1.45亿元,比上年增长61%。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完成1.77亿元,全年预计可完成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5、银行存贷款:1-10月底存款余额为2.04亿元,贷款余额0.88亿元;预计全年存款余额为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贷款余额1.05亿元,比上年减少17%。

6、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经济收入:2013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19.06元(其中现金收入3210.63元,实物收入608.43元),全年预计达6795元(其中现金收入5438元,实物收入1357元),比上年增长16.5%。1-10月底农村经济收入4.18亿元,预计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01亿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6224元,比上年增长15%。

7、1-10月底完成原煤生产30.16万吨,预计年底可完成42万吨,可实现产值1.0556亿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以科技为龙头强化良种推广,通过提高复种指数,保证粮播面积,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26万亩。全镇基本粮食高产样板1.6万亩,推广地膜玉米5万亩,农作物间套7.74万亩,测土*施肥技术5.236万亩。其中:小春粮食1.14亩,产粮1159吨,大春粮食9.12万亩,产粮3.0596万吨,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3.1755万吨,比上年增长7.1%。

畜牧业健康发展。今年,我镇畜牧业以发展安全畜牧、生态畜牧为契机,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化养殖为着力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深化转变,全镇畜牧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前三季度肉类总产15131吨,畜牧业产值1.28亿元。其中牛存栏5911头、出栏1918头,生猪存栏9.3336万头、出栏12.0876万头,羊存栏1.0298万只、出栏5378只,家禽存栏9.9965万只,出栏7.4456万只。

产业结构优化、特*经济初见成效。全年种植特*经济作物3.331万亩,预计实现产值7640万元。其中:发展蔬菜1.4万亩,预计产值2937万元;种植中*材1000亩,预计产值260万元;发展花卉200亩,预计产值60万元;发展魔芋1.5万亩,预计产值1.5亿元;发展水果2410亩,预计产值180万元;发展水产1200亩,预计产值400万元;发展竹柳种植500亩,预计产值550万元。

恢复*发展烤烟生产。一是强化政策宣传,确保面积稳定并恢复增长。二是强化烟,确保种植上水平,强化集中育苗,确保品种得到纯化。强化样板示范,提升科技水平。2013年格宜烤烟种植面积3516亩,比上年增加216亩。产量44.75万斤,产值11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现税收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7.6%。

三、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二三产业稳步发展

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我镇积极地创新招商模式,重点抓好企业招商和委托招商,并通过优化招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等增强招商吸引力,力争使外商能够进得来、留得住,今年共办理招商引资项目7个,项目储备3个,其中新增1个,进入谈判5个,进入建设阶段5个,共招商引资9560万元,预计年底到位资金共计6710万元;另一方面,我镇重点抓好原已入驻的招商引资项目企业的技改工作,积极引导部分骨干企业追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取得了明显效果,格宜煤矿、张冲煤矿改建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在注重外资项目引进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以及为企业做好优质的“一条龙”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第二三产业2013年完成各行业营业收入2.963亿元,总产值2.4亿元,完成各行业增加值1.485亿元,完成税收1060万元,利润总额4300万元

四、集镇建设步伐加快,着力打造特*集镇。

为全面提升集镇品质以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工业化,把格宜镇打造成为镇区人口2万余人左右,内涵包括尖角洞文化、红*文化、教育文化、景观生态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商贸、农产品加工型特*集镇。格宜镇今年按照批准了的集镇总体规划,启动文渊湖文化广场建设、富民街建设、“十一个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9600万元,建成后将极大改善集镇环境,全面提升格宜镇形象。

五、各项民生政策扎实落实,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强农惠农政策促进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今年兑付粮食直补、种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1114万元;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重点村、小农水、通达工程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资金256万元;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45万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55万元;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兑付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325万元。

二是加强关心困难群众,保护弱势群体。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经费41.25万元,棉被200床,农村低保金3437人共337.98万元,发放优抚对象补助259人共77.76余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2人共8.28万元;发放救济粮3.543万千克,共解决510户1056人的生活困难;上报农村医疗救助共救助401人,农村临时救助365户,救助金额23万元

三是新农合正常开展,人人享有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今年格宜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53423人,参合率达96.08%,全年住院补偿5197人次,补偿金额612万元,镇村两级门诊减免4.9428万人次,减免98万余元,全减金额达到621.8万余元。

四是新农保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3.1626万人参保,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全镇6111名享受待遇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养老保险存折已完全发放到个人。

五是计生、文化、卫生等工作得到加强。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全力实施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全镇新生儿出生率为9.1‰,综合节育率达到85%,流动人口持证率86%,征收社会抚养费60余万元,对全镇育龄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5000人次。对集镇范围内388户有线电视线路进行数字化改造,免费为14个村委会群众播放电影50场次,开展食品*品安全大检查20次,查处无证经营4家,责令停业整顿10家。

六、加快重点工程和项目实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继续做好普宣高速公路拆迁和供地工作,加快房屋拆迁安置进度,规范征地、报批、付款各项业务。二是加快重点扶持村、省级重点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实施。今年投资75万元建成得马、大坪、翠华、白泥四个村委会四条共10.46千米的村组道路,解决了2112人的出行难问题。启动总投资600多万,上级补足200万元惠及410人的中沟村“美丽乡村”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力度。投资410万元的普瓦小塘坝按期完工,建成总投资43万元,惠及3个村委会1357人的人饮工程和投资30.21万元的法戛塘坝工程。四是抓好通达工程建设,今年投资130万元对翠华村委会至马场乡道进行硬化,投资215万元对箐口至迤来沟乡道进行改造。五是切实监管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六是加大力度继续实施好电网改造工程,惠农支付工程、信息工程、生态绿化工程等,全面提升全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


乡镇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范文2

项目建设促发展

在××镇陇翔生猪养殖公司打工的路登峰逢人就说:“现在不用外出,在家门口也能找到赚钱的活路,既照料了家务,一个月也能挣个一半千的。”近年来,××镇陇翔生猪养殖公司通过多方争取和引进项目资金,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目前,该公司已为全镇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生猪存栏达1000多头,年出栏生猪2000多头。

今年,××镇按照全县“项目工作落实年”和“项目建设推进年”的活动要求,把项目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早谋划,多渠道引进、争取项目资金,并从项目立项、前期启动、质量验收等各个重点环节严格把关,明确分工,靠实责任,狠抓农业及产业项目发展,强力推进种养典型示范。今年该镇引资800万元,扶持陇翔生猪养殖企业一期工程建成,并带动全镇发展规模养殖业达120多户。该镇养牛专业户李天明,现存栏菜牛8头,年销售额超过6万元。养兔专业户任建*,目前已出栏肉兔3000只,收入达15万元。

结构调整助民富

严冬已至,寒意渐浓;但在××镇陈坪、兰沟等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广大群众忙碌修建设施蔬菜大棚的身影。兰沟村农民王勇强告诉笔者:去年建的3个蔬菜大棚,今年收入2万多元,年收入比打工好,今年还要再修3个大棚。这是该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引导广大群众做大做优特*产业——设施蔬菜大棚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镇立足镇情,着眼长远,充分发挥川区交通、水利设施优越的资源优势,把发展设施蔬菜大棚作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积极宣传引导,整合土地资源,多方争取资金,极大地激发了全镇广大群众修建蔬菜大棚的热情。今年该镇新建设施蔬菜大棚262座,已建成墙体262座;新增日光节能温室7座、7亩。目前,该镇已形成川区蔬菜发展带6个,设施蔬菜大棚累计达到465座、451亩;日光节能温室累计达到12座、12亩,培育相对集中示范点5个。

民生工程民受益

寒冬时节,走进××镇××村,但见宽阔平坦的道路、宽式新颖的农家院落和宽敞明亮的瓷砖大瓦房随处可见。村民王万虎带领笔者参观了他的新家,一幅小康生活的画卷呈现在笔者眼前:两幢6间砖混结构的平房,贴着绿白相间的瓷砖,*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电齐全。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镇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目标任务,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筹措资金,并组织动员全镇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投入新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镇筹资600多万元,新建集体农庄107户;完成投资30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12间;先后争取资金80万元,新打机井3眼,维修机井4眼,实施“母亲水窖”工程1处,配合实施了解放、东风灌区的渠道清淤工程;筹资30万元,新修一级道路四条,争取30万元,新建羊千原古城过水桥梁一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