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中长跑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旨在提升运动员身体各项器官与系统的功能,全面提高运动素质,并培养运动员掌握基本运动技术的能力。针对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全面素质训练应注重正确*,而非单纯追求数量。

一、一般耐力训练

精选训练计划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主要以有氧耐力为基础,着重提升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能力。一般耐力训练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设计30分钟长时间跑,帮助运动员在此过程中维持每分钟150至160次的心率,同时确保呼吸有节奏(如每一步半呼吸、一半吸气,或每两步呼吸、两步吸气)。

二、专项耐力训练

三、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是中长跑训练中的核心内容,旨在提高运动员的频率、协调*和柔韧*。训练形式包括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的快频率小步跑等,练习内容多样化,以比赛形式为主,避免枯燥,使运动员保持兴趣。每周安排3次速度训练,总距离约为0.5至0.8公里。

四、力量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侧重于力量耐久力,通常通过大量跑步训练来提升这一能力。基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训练应以轻负荷为主,避免过早过度使用杠铃等负重练习,因为这可能影响运动员的正常生长。常用的力量训练方式包括跳跃、俯撑、摆动等利用自身体重的练习。训练量不求多,但要保证动作的精确与严谨,确保力量素质的稳步提升。

五、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通常安排在每次训练的准备活动阶段。柔韧*练习每次3至5分钟;灵活*训练每周两次,每次10分钟;节奏*练习每周一次,每次10分钟,采用跑栏板等练习。为了确保运动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跑步技术,我的训练方式是坚持“基本技术天天练”,不单独安排技术课,而是在每次训练后的热身阶段安排3至5分钟的技术练习,及时纠正跑步动作、摆臂及身体姿势等,确保运动员的技术达到标准。

具体训练计划

常规准备活动(每日):

*场热身跑8圈

自主拉伸韧带2分钟

常规关节*

专门练习

原地摆臂练习:双腿前后开立,躯干自然正直,臂部屈成90度,手自然半握拳,两侧前后摆臂。

原地摆臂配合腰髋练习:原地摆臂时,配合腰髋的转动,使身体保持自然的协调动作。

小步跑练习:保持高重心,小腿自然向前下摆,脚前掌快速后扒地,重点在于臀部和髋关节的扩展。

高抬腿走练习:臀部带动大腿水平上抬,小腿自然下垂,支撑腿蹬伸充分,保持两臂和两腿的协调配合。

高抬腿跑练习:从高抬腿走过渡到跑,保持动作流畅,节奏均匀。

车轮跑练习:腿部交换蹬摆,摆动腿鞭打动作迅速,小腿由大腿带动,前脚掌积极后扒地。

后蹬跑练习:支撑腿的髋、膝、踝充分伸展,用脚趾蹬离地面,摆动腿屈膝前摆。

折叠跑练习:摆动腿大腿前摆,小腿折叠,脚跟接近臀部,上体保持正直,动作紧凑。

加速跑练习:强化步频与速度的提升,训练过程中不断加速,增强速度的持续能力。

精选训练计划2

第一学期的训练内容安排从第一周至第十六周,主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训练,但必须专注于自己的弱项以进行针对*提升,确保每次训练中各项运动量都能得以执行,并合理安排各练习项目的时间比例。

一、速度提高训练(200米)

训练方法与要求:

(男生目标30秒,女生目标34秒)

热身:如果跑步能力较弱,可选择慢跑2×200米;较好者可进行跳绳3分钟。接着进行关节运动、腹背运动和弓箭步压腿等,结合原地摆臂练习50-100次,时长约5-6分钟。

快速跑训练:50米直道快速跑3-4组,弯道跑4-6组,每组全力以赴,组间休息1分钟,训练时长10-15分钟。

素质训练:单脚交换跳,每只脚跳三次后换脚,要求跳得又高又远,30米×4-6组,组间休息2分钟,总时长8-12分钟。

二、一分钟跳绳训练

(男女生目标170次)

不擅长跳绳的同学:

空摇绳:每手一条跳绳,抖动绳子形成圆圈,感受手腕的动作,确保绳圈均匀。

双脚并跳:两脚并拢连续跳跃,脚跟始终离地,完成100次×4-6组,靠踝关节跳跃,配合手部空摇。

一分钟跳绳:逐渐加速,完成5组,每组间隔1分钟。

已掌握跳绳的同学:

每组跳绳时长为1分30秒,完成10-12组,组间休息30秒-1分钟。目标是持续跳绳,不因卡绳而停止,学习快速跨步同时启动绳子,确保每组顺利完成。

三、实心球训练

(男生目标8.60米,女生目标6.20米)

热身:慢跑2×200米,进行手腕、肩部及腰部的活动。

头顶手腕抛球:双脚站立,双手举球高于头顶,手腕后屈,用力将球抛出。开始时可进行无球模仿练习。20次。

上体后弓抛球:双脚站立,双手持球高举,身体做后弓动作,重心后移,用腰部力量将球抛出。20次。

全身协调抛球:从后脚蹬地、腰部用力、手臂挥动到手腕抖动,每个环节协调流畅,初期不必追求远度,逐渐增加力量。

四、三级蛙跳训练

(男生目标7米,女生目标6米)

热身:慢跑2×200米,进行肩关节、腰部、弓步压腿及踝关节活动。

摆臂起跳:练习原地摆臂起跳的协调*。

跳阶梯:连续跳三级,从少到多的跳,6个栏架×8-12组。

精选训练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部及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全国校园足球活动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近三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着力提升我校男女足球队的技战术水平。通过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全面开展,充分发挥足球运动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团队协作与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的独特作用,特制定暑期训练计划。

二、训练目标

通过足球技能的系统训练,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其参与足球的积极*与热情。

在实际训练中强化队员的配合意识,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借助足球运动的竞技*特点,有效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身体耐力和灵活*,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

力争在8月份市级联赛中进入决赛并争取获得前四名的优异成绩。

三、训练时间

训练时间安排为周一至周六,每日早晨6:30-8:00、9:00-11:00,下午4:30-6:30。

四、训练地点

学校足球场。

五、训练基本任务、内容、要求及手段

(一)提升队员的训练和比赛作风

训练方面:

严格执行训练纪律,确保高效有序的训练环境。

保证每次训练的质量,做到精益求精。

比赛作风方面:

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加强队员的顽强拼搏精神,培养不畏强敌的战斗力。

严格遵守比赛规则,确保比赛中的纪律*和规范*。

(二)增强队员全面的身体素质,重点提升速度、灵敏、协调*及爆发力

掌握跑步的正确技术,增强跑动效率。

提升肌肉力量,以增强速度和爆发力。

加强身体灵活*训练,提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时的协调*和精准度。

(三)全面提高基本技术,重点培养传球和接球能力,同时发展队员个人技术特长

提高控球能力,确保活动中的稳定传控。

熟练掌握传球、接球技巧,提升球感。

强化技术运用的合理*,增强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依据队员个人特点,因材施教,逐步发展技术特长。

(四)提高队员的战术素养,重点培养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能力

明确个人在攻守中的职能,并熟练掌握攻防原则。

提高队员在局部攻防中的战术意识,尤其是2对1、3对2等局部对抗。

确定基本阵容,逐步形成以3-3-1防守反击为核心的战术体系。

(五)训练手段

身体素质训练:定时定距的高抬腿跑、后蹬跑、跨步跑、加速跑等多种专项跑步训练,蛙跳和多级跳等爆发力训练。

技术训练:颠球、控球练习、传球射门练习、1对1攻防练习、2-3人配合练习、不同人数的传球抢球练习等。

战术训练:2对1、2对2、3对2、4对4的攻守对抗,半场攻守练习,以及5对5全场战术练习等。

六、校际友谊赛安排

计划在7月下旬邀请其他学校的足球队进行校际友谊赛,或联系兄弟学校球队进行“走出去”的比赛,通过比赛锻炼队员,提升球队水平。

七、后勤保障

学校将统一安排训练期间的食宿,早餐由学生自行安排,中晚餐统一在学校食堂提供。走读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回家住宿,住读生将安排在男女生宿舍的201房间。

每日训练外,提供适当的休息时间。午间12:00-14:00为午休,14:00-16:00为暑假作业时间,集中在视频教室完成。晚上7:00-9:00进行足球比赛视频观看,10:00开始就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