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儒家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句话初读简单易懂,细细品味却又蕴含深意。为什么先说“心”,再说“眼”,最后说“口”呢?这句话又能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启示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对这句话的探索之旅。查阅资料、询问同学,一系列的努力之后,我开始对这句话有了初步的理解:读书要专注,要心无旁骛,才能真正将知识吸收。但这种理解似乎还浮于表面,内心始终觉得意犹未尽。
我的困惑来源于自身学习经历。我热爱阅读,家中也收藏了不少书籍。然而,我常常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浏览”完一本书,真正记住的内容却寥寥无几。我开始反思: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收获甚微?这是否意味着我对“读书三到”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直到有一天,在一本书中再次看到朱熹的这句名言时,我茅塞顿开。我开始结合自身的阅读习惯进行反思,并向父亲请教。父亲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读书要“心到”,就是要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去;“眼到”不仅是用眼睛看,更要带着思考去阅读,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口到”则是要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将自己的理解与他人分享,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心到、眼到、口到”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领悟读书的真谛,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从那以后,我把“读书三到”这句名言铭记于心,并努力践行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阅读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专注投入,带着思考去阅读;在课堂上,我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渐渐地,我发现阅读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探索未知的乐趣。我的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语文成绩更是突飞猛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句看似简单的名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引我们学习的明灯。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并付诸实践,就一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一句名言的启示2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名言有一句名言,最使我刻骨铭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的座右铭。选这个座右铭的背后还有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和一群小伙伴去登山。未出发时,我信心十足。得意洋洋地对她们说:"你们等着瞧吧,我一定是第一个登上山顶的。”开始我用最快的速度往上爬,不一会便爬上了半山腰。可我已有些体力不支了,气喘吁吁的倒在了地上。“李凡,你没事吧。”“没事。”这时我脑海里闪过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这样我尽管口干舌燥,但也强忍着。终于到达了山顶。
这句名言将永远牢记在我心中。
一句名言带给我的启示3
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也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下午我做完了英语、语文、数学作业后,闲着没事拿起笔在本上乱涂乱画,美术本上让画一个近大远小的画,而我画成了平面图。画完画,我就把它交给我妈妈看。
妈妈看完后说我画的不合格,要我重画,唉!我只好重画了。我在床上,把以前画的涂掉,静下心来继续画画!
首先我画出了画的大概,然后画商店,但这个商店有一点古老,我先一丝不苟地画着瓦片,接着店里的招牌、水果、人,都一一完工了,店里的人举起手,嘴里露出了笑容,仿佛今天她赚了许多钱似的。最后,经过了多次的改正,终于完工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摆在我的眼前。
从这件事后,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做一件事,这件事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