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北海一中初二4班谢东苡 记得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的阶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也是我最亲密的伙伴。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和书打交道。

当我还是一个光着上身蹦蹦跳跳而又不知羞耻的孩童时,一到夏日纳凉,我最喜欢靠在奶奶的肩膀上听她讲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讲得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我听的常常忘记肚子饥饿。小时候觉得奶奶是个故事大王,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故事。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至今还没有忘记。例如她讲的夸父逐日,传说夸父是大地之神的孙子,他为了赶上太阳,就在湖边喝水,后来还是没赶到,就在半路渴死了。又如奶奶讲到了愚公移山,说得是一位将近九十岁的老愚公要移动两座大山,乡亲们笑他愚蠢,但最终成功了。奶奶书房堆满了书,每次我缠着她给我讲故事的候,她总是一叠小本子的书来翻阅一会儿。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已懂的奶奶讲的故事一定都在这些小本子里。所以对这些小本子,我从小就生了神秘的感觉。

爱书情结初二作文(通用4篇)

最初接触的书本是在我八、九岁的时候。一本叫做《安徒生童话》的书,在《丑小鸭》中,一个经历太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的故事。一篇《皇帝的新装》,让我小小的心灵对统治阶级的愚蠢和丑恶的无情嘲弄而憎恨。在奶奶的影响下,我越来越喜欢看书、读书。我那时候最爱看童话书。

上了中学,我结识的第一位朋友是《西游记》,它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的古代文学作品。我还钟情于外国文学,如《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

记得初次读后使我流泪的书是高尔基的《童年》,写的是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真叫人潸然泪下。正如此,我更加倍感自己童年的幸福。

的确,书给我带来了苦与乐、忧与愁,在书中能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精彩的人生。对于我来说,失去书籍,人生会失去不止一种乐趣;人不读书是生命价值的折损。因此,只有认真读书,才能品味到书中流淌的知识里蕴含的哲理。书中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脍炙人口的文章,还有丰富生动的文字。因此,我们更要品味书籍。书简直可以说是至高无尚的

每到星期六或星期天,我都会抽空到图书馆去“啃”书,时常忘记吃饭。每当看到精彩部分,我都会随着主人公身临其境。我看书最夸张的是,会捧腹大笑,也会放声大哭,更会极度无奈。我是那种爱书如命的人。有一次,一只小狗叼着我心爱的小说到处乱“扔”,我立即火冒三丈,恨不得把这只动物踹到太平洋去喂鱼。

随时随地都在看书也是我的习惯,甚至有人在吵架或打麻将,我也可以看书。*不是有一句老话?“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确实给我太多、太多……


情结于书初二作文2

也许是上天刻意安排,夜总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安详,令人遐思。

静静地,约上一位高尚的人秉烛夜谈。夜深人静,心静如水地啃着一本书,是一种享受--有时哑然失笑,有时却潸然泪下。

书,带着我迈入成熟之秋,体味人生的*甜苦辣。一路同行,风花雪月,它与我一同欣赏;喜怒哀乐,它与我一起分享。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慈祥老者,与我结为忘年之交;它又像一位轻舞飞扬的妙龄少女,使我着迷,让我留恋。

童年之时,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里面,我知道了恐龙的高大可怕,人的祖先是猿猴……原来,世界是那么奇妙!我感觉读书让我变得十分高大,举目远眺,似乎就能看到雄伟的万里长城,看到北极的*川,看到月亮里的嫦娥……这时候,我懂得了童话所蕴含的道理:《丑小鸭》给了我自信与勇气,《皇帝的新装》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海的女儿》让我知道人*的善良……书,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教给我许多道理。

走进中学时代,我告别了童话。书,又带我步入了文学的殿堂:孔子教我"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岳飞让我懂得了"精忠报国"的真谛;《郁达夫传》使我认清了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多读一本书,就如同多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净化了我的灵魂。

如今,我拥有了更多的"良师益友"。每当孑然一身之时,我便远离尘嚣的喧扰,打开"一亩方塘",物我两忘,感受读书的乐趣。我深信,横贯人类历史的时空,永恒不变的真、善、美,你都可以从书中找到。


我的恋乡情结初二作文3

好久好久没回老家了,多少次你悄然入梦,多少次我对你魂牵梦萦,又有多少次情动至泪目……

呜呜……随着一阵阵轮船的汽笛声,船缓缓地靠岸了,我迫不及待地随着人流踏上回家的路。家乡的变化很大,码头附近的一景一物对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是啊,毕竟我离开老家很多年了。

昔日的小山已经被劈开,崭新的马路弯曲着一直延伸至远方,我放弃了乘车,只想沿着这似曾相识的马路寻找我的家。哦,到了,我曾经那样熟悉的家依旧在那山坡上,石头墙岿然不动,小时的我,对这石头墙总是觉得很惊奇,没有一丝水泥和石灰,净是些大小不一的石块,竟能垒得如此错落有致。

推开生锈的铁门,我拾级而上,院子依旧很宽敞,在绿绿的树荫下洒下跳跃的光芒。那口缸,泛着亮光的缸面出现在我的视线中,缸不高,刚及我的大腿处,通体黑褐*,暗沉而不单调,缸口如一个大大的圆,上面还如记忆中的那样盖着木板……我用手轻轻摩挲着缸口,童年的往事涌上心头。

小时候的我很调皮,看到水就像看到了亲娘,会玩得忘乎所以。那口缸一直放在院子里,那是外婆盛水的容器,每当下雨,每当去半山腰取水,就会把清冽的水倒在水缸里,那些水在缸里跳跃,荡漾,在阳光下闪烁点点金光。

年幼的我常常被吸引住,于是就和弟弟在院子里围着缸玩闹,拿来水瓢,趴在缸沿,伸长手臂,满满地舀起一瓢清清的水来,就和弟弟嬉戏玩耍,我泼出水花,弟弟洒出水滴,院子里都是我们的笑声,我们还在水泥地上画画,用水作画,水泥地滋滋地响,仿佛在位我们鼓掌,八十多岁的阿太笑盈盈地站在一旁,看着我们闹,听着我们笑。

突然,只听“咣当”一声响,铅皮做的水瓢掉入缸底了,我一下子冲过去,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弯下腰,拼命想要把水瓢捞上来,整个人都狠命地了趴上去,还没等我出声,我就掉入缸底和水瓢作伴了,吓得弟弟边哭边大声喊救命救命……

童年的记忆就这样一幕一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我倚在院子的栏杆旁,环视着院子里的一切,在泪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系着小肚兜,惬意地躺在竹躺椅上,数着满天繁星,阿太在一旁悠闲地摇着蒲扇教我学说家乡话……

一切恍若就在眼前,但往事不再。虽然我在老家虾峙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年迈而和蔼的阿太已经不在了,但是对亲人浓浓的爱,对家深深的依恋,对家乡依依的情愫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中,虾峙就是我的家,永远是。

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童年那些在老家生活的美好而跌跌撞撞的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内心,慢慢沉淀、沉淀……


莫愁情结初二作文4

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在脚下延伸,一直延伸到莫愁湖畔。

湖中的水在流,亘古不变地流着,从莫愁女决然的衣袂中流过,从胜棋楼精致的棋盘中流过,从古韵悠悠的历史中流过……悠长、悠长得让人总有一种挥不去愁郁和悲怆。于是,“莫愁”和“愁莫”这两个词滋生出来的不可言说的痛楚便在这一湖碧水中漾开了。

小时候,外婆经常领我驻足在莫愁湖畔。外婆总说,湖中的莫愁女啊,善良坚强,重情重义,以后你可要向她学习啊。于是我心目中的她像一个无所不能的天使一样,需仰视方可,她可以和女伴男身叱咤战场的花木兰相比,她可以和在月亮上搭建广寒宫的嫦娥相比,她还可以和外婆的一双慈爱的眼眸、温暖的双手相比……

有了对莫愁女的想望,我的生活快乐而充实,从来没有怀着丁香一般的愁怨。

那时,多想像鱼儿一样侧畔在湖边,让莫愁元素在身体里孕育……

在一个凄婉的冬日,外婆过世了,再也没有人在我耳边诉说莫愁女的传说,再也没有人领我到莫愁湖畔静听花开花落的声音。

在这呼吸凝结成了水汽,凝固了*彩的季节里。面朝莫愁湖,想着一池娇嫩的荷花、一树明艳的海棠,一尊婉约的雕塑。人儿,仿佛浸在寒水之中。

我知道了莫愁女不是花木兰,也不是嫦娥,也不是……原来,人长大以后,路会坎坎,山布荆棘,心思也会结疤。

那年,我刚满10岁。

路还是继续要走,湖水还是兀自流着。

每天放学之后,我都会在莫愁湖边停留,仿佛莫愁女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伴侣,灵魂的栖息。

一日黄昏,我长久地伫立在莫愁湖畔,落日已经把湖水染成金*,很优雅娴静的一幅夕阳图。立在湖*的莫愁女仿佛心有灵犀一样,竟然盈盈地低眉浅笑,如同外婆的微笑一样,和蔼、慈善。我怔住了,恍如小时候,外婆温软的呢喃、暖和的体温。

我伸出手,想抚摸她的脸,可是她的白裙轻飘,离我越来越远了。此刻天际边被晚霞染成了一片片、一层层壮美的*彩,她飘到云层上面去了,像嫦娥奔月一样。

天堂抑或人间,我定睛细看,莫愁女还在那……

是不是外婆飞到了天堂,而把她的笑容和温度留给了这位善解人意的莫愁女,让她每天沏一壶茶来温热这一湖寒水。

让我品一湖茶香,让我永远莫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