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第二十章最后的名将——蓝玉。主要写了朱元璋不放心北元,明洪武十三年和十四年向北元发起两次远征,都取得了胜利,但并未对北元形成致命的打击,不断骚扰明朝的边境。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又一次下令远征,蓝玉在历次正沙漠的行动中只是担任了几次配角。蓝玉是安徽远定人,是常遇春的内弟。蓝玉是一个要强的人,他从不会承认比任何人差。这次远征无疑给蓝玉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朱元璋同意了蓝玉的请求,给了他右副将*的位置,主帅自然是冯胜。蓝玉来辽东击破了庆州的重兵把守,纳哈出率二十万*队投降明*。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带兵远征北元,脱古思帖木儿丢下*队逃走,元*投降,北元灭亡。
好词:明目张胆、朝思暮想、百般无奈、无处不在、瓦解、震慑、洋洋得意、狰狞、凶神恶煞、不共戴天。
我欣赏的句子有:“其实他采取这一政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本来在大都当皇帝的父亲被逼得搬了家,亲戚都被拉去吃牢饭,此仇实在不共戴天。”“这些明*士兵用恶狼般的眼神看着他,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还大声呼喊,很快,更多的明*士兵围拢了来他们一看珍稀动物似的眼神注视着他。他很荣幸的成为第一个俘虏。”
实现理想之后的蓝玉任意妄为,让朱元璋再次挥动屠*。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500字2
导言:《朝花夕拾》作为一部“回忆录”,多角度展现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生动地描绘了他*格与志趣的成长历程。以下是本文整理的《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愿其对您有所启发。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一)
在语文课上,常常听到“鲁迅”二字,老师也常自然而然地向我们介绍鲁迅先生的著作《朝花夕拾》。久闻其名,渴望一窥此书内涵,终于如愿以偿。鲁迅先生的故事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段纯真的童年时光,我们静静地品味着,回首着属于过去的纯真。
在这本书中,最能触动我们心弦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童年经历又何尝不是独特而深刻的呢?或许我们没有见过何首乌藤和木莲藤,没有目睹斑蝥喷出的烟雾,没有尝过覆盆子的*甜滋味,没有见过那么多可爱的小动物,没有听过美女蛇的传说,没有在冬季捕过鸟……这一切,我们都未曾经历。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如何能深刻领略鲁迅先生童年时的乐趣呢?但与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相比,我们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充满了快乐。我们不必背诵那些晦*的古诗文,也不必受老师用戒尺惩罚,更不用偷偷溜出去玩耍,我们能够畅所欲言,尽情享受生活的种种美好……
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的生活都不乏乐趣,因为他与大自然同在。而如今,我们只能努力争取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记得小时候,每逢下雪,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雪花飘落,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爸爸妈妈追在后面,担心我跌倒,但他们仍给我做好了一切防护措施。在雪地中,我尽情奔跑,捧起一块雪,扔出去;滚起一个雪球,堆起一个雪人……童年的快乐就是如此纯真。虽然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相比,我们的快乐或许不那么丰富多彩,但我们仍然沉浸在这种乐趣之中。
童年已经逐渐远去,我们只能通过照片、他人的回忆来回味自己的童年。每次回首,距离愈加遥远,每次回首,眼前只剩下那份属于过去的纯真。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二)
对于阅读,我算得上是一个颇为懒散的人。曾经读过《地狱的第十九层》,那应该算是一本惊悚恐怖的小说了。读到一半时,几乎忘记了还有结局待看,才慢慢散漫地将其读完,居然用了整整三个月。
前几天,得到了一位朋友的推荐,开始阅读了亦舒的《朝花夕拾》。这位朋友对书极为热情,每次读过一段,都会津津有味地与我分享其中的情节与感受,鼓励我尽快看完。
不知不觉间,我竟然奇迹般地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看完了整部作品,感受着其中的情感起伏。
据说作者是倪匡的妹妹,所以书中带有一些科幻*彩,不时出现卫斯理、原振侠的原型,只是没有提及姓名。
书中的男主角方中信深深吸引了我,他是一个充满魅力、懂得爱的男人。
故事发生在一九八五年,那个时代被认为是相对落后、封闭的,人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受到了束缚。
男主人公在一次意外中邂逅了来自二○三五年的女主人公陆宜。他爱上了这个因时间穿越而来到一九八五年的女子,尽管他们只有短短的45天相处。
两人的感情经历并没有经历抱歉,我不小心断了。继续上文:
两人的感情经历并没有经历太大的波折,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相遇了对的人。女主人公不得不返回遥远的未来,过着平凡的家庭生活,即使对眼前的男人有着无尽的眷恋。因为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是他们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感*的男人不够理智,而理智的男人则缺乏感*。但方中信似乎是一个例外。为了不让爱人承受更多的痛苦,他选择孤独地留在了一九八五年,默默忍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然而,在爱人离去三年后,他悄然离世,留下的墓碑上那六个字,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有这样一个男人,有这样一份爱,已经足够了。
也许作者是残酷的,她不该把陆宜还给未来。如果能给予他们45天,就应该给予他们一生。也许他们本不该相遇,一切都在50年前就已经被注定。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离合,太多的遇见与错过。即使相遇是一种错误,我们仍然宁愿拥有一瞬间的温暖。所谓“此情只待成追忆”,有了回忆的人,总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