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权是整个代理关系的基础,代理人之所以能代替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就在于代理人拥有代理权。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时,应当遵循一些基本规则:
1、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不得擅自扩大、变更代理权限。
代理人超越代理或变更代理权限所为的行为,非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2、代理行为应当合法。
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而不表示反对的,由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3、代理人应亲自行使代理权,不得转托他人代理。
无论何种*质的代理,代理人都应当亲自行使代理权,不得任意转托他人代理。
4、行使代理权须尽到职责要求。
代理人对被代理人应诚实守信,在处理代理事务时,应以善良管理人或与处理自己事务同样的注意进行。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不得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否则,将与他人一起向被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考研民法总论《意思表示的类型》复习笔记2
1、明示意思表示与默示意思表示
(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的表示行为,除常见的口头语言、文字、表情语汇外,还包括依习惯使用的特定形体语汇,如举手招呼出租汽车,即表示有租用该车之意。
A.口头形式。
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如以口头语言洽谈并订立的合同,以口头语言委托代理人,以口头立遗嘱。口头形式的优点是便捷,但也具有不易保留证据的缺点。
B.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的特点是烦难不便,但却有郑重庄严和白纸黑字,铁案如山的优点。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
a、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除法定必须公证的以外,是否办理公证,应依当事人意思决定。
b、登记则是国家主管行政机关对于民事主体资格和物权变动等事实通过实质审查,予以确认并在专门登记簿上加以登录的管理手段。设立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取得和变更不动产物权、结婚等民事法律行为,依法必须登记。凡法定登记行为,只有依法完成登记才能发生效力。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默示所包含的意思,他人不能直接把握,而要通过推理手段才能理解。因此,默示形式只有在有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允许时才被使用。按默示时的作为和不作为又可划分为:
A.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所谓可推知,是从该行为中,一般人能够容易地推知其意思的内容。例如租赁合同届满,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并为出租人接受,便可推知其表示要延展租赁期间。
B.沉默,即行为人依法或者依约以不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不作为即缄默、沉默不语。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的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合同法第47条第2款规定的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等,都属法定沉默形式。此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以沉默作为意思表示。
2、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遗嘱、抛弃)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又分为有特定相对人的(要约)和不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商业广告)
A.有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又分为对话方式和非对话的方式???对话方式一般只能撤销,不能撤回
对有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对话方式(了解主义???到达主义的变种),非对话方式(到达主义)
B.对不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采取发出主义(悬赏广告)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采取做出主义(遗嘱??由于是死因行为,因此生效适用特殊规则)
考研的复习方法3
时间不足是许多考研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高效复习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复习方法,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实用的建议,让复习更有效率、更有成效。
一、多次复习法
许多同学在考试临近时会感到紧张,常常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往往效果有限,尤其是在专业课程和*科目等内容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议采用“短期多轮”复习法。具体来说,可以将复习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轮快速过一遍教材,了解大体内容;第二轮重点关注考试重点和难点,做到精炼而深入;第三轮则是查漏补缺,强化易忽略的知识点。这样的分阶段复习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还能增强信心,确保在考试中有所依据。
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第一轮复习已足以覆盖主要知识点,而后续的复习则是为了更加深入和牢固地掌握内容。在制定新的复习日程时,可以压缩每个阶段的时间周期,以增强紧迫感和复习效率。即使实际复习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也不必过分担心,关键是保持持续*的复习节奏和逐步深入的学习态度。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多次渐进式的复习,不仅节省时间,还能有效完成复习计划。
二、知识点归纳法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尤为重要。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制作框架图或思维导图,以此来整理和梳理学习内容的结构。通过构建这些图表,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还能及时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空白和漏洞。此外,将相关的知识点框架图整合成专题,有助于快速回顾相关内容,促进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和全面理解,而非单一的知识片段。
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还能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帮助应对复杂的问题。通过系统化的整理和梳理,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整体框架,减少因紧张而导致的知识遗漏。
三、扫雷法
“扫雷”策略指的是重点处理那些曾经做错的题目或笔记中标注的难点。通过仔细分析和弄清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在类似问题再次出现时不再出错。每位学生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留下一些未解决的“雷区”,这些都需要通过专门的错题本或笔记整理来逐一解决。特别是在面对难以掌握的专业知识时,坚持不懈地攻克难点至关重要。有时候,这些看似棘手的问题恰恰是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