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仅表现在知识和智慧上,而且最终表现在心灵的沟通上。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必须用心去与孩子沟通,努力去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和家长。
一、做有信心的师长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焦躁而又苦恼地抱怨:“我的孩子怎样怎样,我也拿他没有办法。”虽然这些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而失败的首要原因是对孩子失去了信心。
(分析本班发展状况。)
这些状况充分说明我们的孩子很有潜力。只要我们对他们的以后的教育充满信心,一定会有很满意的收获。要坚信,信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奇迹。
二、做有上进心的师长
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和密切*,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被家长的快乐情绪感染,在家长表现出烦燥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可想而知,如果家长整天喝酒、打麻将,缺少上进心,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长身边,他们身上的特长会因得不到开发而完全泯灭。同时家长不健康的观念和恶习腐蚀着孩子们,最终使孩子素质低下。这就要求家长要有上进心,事事处处为人师表。
(班级评比情况、流动红旗情况、示范心理小游戏。)
这个小游戏启发我们反思自己的工作与充电,启发孩子反省自己的学习状态。家长也应该多学习,不断丰富和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我修养,使自己成为孩子求知的良师。这不仅为孩子做出了榜样,也保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同时提高了自己。
三、做细心的师长
1、细心的老师家长善于抓住环境中的良机、生活中的良机、活动中的良机,不露痕迹地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从身边的小事中思考问题,在生活中轻轻松松的学习、观察、分析、比较、潜移默化的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例:关于作文的话题)
2、细心的家长老师善于发现孩子学习思想上的波动,及时采取教育引导措施。(例: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
3、细心的老师家长到高年级阶段对于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方向渐渐明晰。
(长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答复家长关于升学的疑惑。)
4、细心的家长会留心保留孩子成长中有意义的东西。建议建立成长档案或成长记录库,收集孩子的作品、证书、留影。这既是激励孩子上进成长的好佐证也有利于为孩子评优、升学等积累素材,更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一笔财富,。(介绍本期评优方法、六年级校长实名制推荐方法)
四、做有宽容心的家长
由于孩子认识能力、识辨能力的局限,已经犯过的错误很可能再犯。这就要求家长要有长者的风度,智者的修养,要以宽容心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因为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她可以化作一种力量,激励孩子自尊、自律、自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还要求家长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有步骤地实施家庭教育计划,千万不能*之过急。
五、做有恒心的家长
有效的家庭教育需要我们老师家长有恒心、有毅力。老师家长是否有恒心,不光对于孩子的学习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影响孩子学习品质的形成。(对比本期学习状况、孩子的典型例子)
(五点温馨提示)
孩子是家长的宝贝、祖国的花朵、未来社会的支柱。他们既是家庭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一个健康、快乐、聪明、上进的孩子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发展的可靠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我们家长付出更多努力,做得更好,让孩子们更阳光、更灿烂。
感恩之心的演讲稿范文2
朋友们:
大家好!
白云在空中轻轻飘荡,变幻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是白云感恩哺育它的蓝天;落叶从枝头簌簌坠落,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那是大树感恩滋养它的大地。
高山感恩于土壤,方能成其雄奇;大海感恩于细流,方能就其博大。羔羊尚知跪乳之恩,乌鸦还有反哺之义,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因为只有感恩,这个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只有感恩,人与人之间才会充满温情;只有感恩,我们才会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我小的时候,就曾听奶奶说过:父母对我们有三重恩德,生我之痛、养我之苦、育我之辛。从我呱呱落地到长大*,他们为我倾注了多少的心血。父母爱我,我也爱他们,我会时刻怀着感恩之心,用心报答,感谢他们赐予我生命,给了我一切。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敬爱的老师,是你们授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我要感谢老师,有了你们的教诲,我的人生道路上才会洒满阳光。
我要感谢我的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曾经一起笑过、一起哭过,一同走过,有了你们相伴,我不再感到孤独、寂寞。
感恩就是知恩图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大度,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旷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不懂得感恩,心灵就会变得空虚;一颗心没有了感动,灵魂就会趋于苍白。
然而,当今社会上有些人啊!自从来到人世,倍受父母呵护,师长关爱,他们对社会没有一丝贡献,却牢骚满怀,抱怨不已,觉亲情如淡水,视恩义如草芥,只知索取,不懂回报。这些人的内心是多么贫乏!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时时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才能对身处困境的人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分执着,脚踏感恩这片净土,带着感恩之心上路,你我必将踩出一路风光,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以爱之心,践行仁演讲稿3
什么是“仁恕教育”?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仁”即“仁爱”,取“仁者爱人”之精髓,实现真爱教育;“恕”即“宽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仁”是基础,“恕”为升华,仁恕教育要求我们具备宽厚博爱的胸怀,拥有教育良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践行仁恕,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这一切,都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居多,有的班级留守比例甚至高达70%,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乏关爱,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有人指导,而我们的身份是老师,也是父母。
这学期刚开学时,我辅导了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参加“师生共读”的演讲比赛,这是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惹人喜爱,只是身体过于单薄,显得十分瘦弱。因为不是我班学生,便让她每天下午早一点到校加以辅导。第一天,刚过十二点,她就来了,我很奇怪:怎么这么早?她告诉我:中午没有回家,自己带饭在学校吃的。我就告诉她,再带饭,到我这里热一下。第二天中午放学,她来了,手里拿着一只老式的铝制饭盒,自豪地告诉我:里面是她自己擀的面条!打开饭盒,我惊呆了,这是这样的一份午餐啊!所谓的面条其实就是一块块巴掌大的面片,每块足有1厘米厚,就像我们家里蒸的死面饼子,又几块粘到一起,熟不熟都不好说。面片旁边躺着几根手指头粗细的萝卜条,没有青菜,没有汤,没有半点油花。看着这样的一份午餐,我的心被*地揪成一团,如果不是被我偶然发现,这个孩子就靠着这样一份*凉的午餐度过一天。我也是母亲,也有孩子,此情此景,让哪一个做母亲的看了不揪心?更让我心痛的是: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午餐简陋寒*,还是那么乐观。我强忍着就要落下的泪水,背过身悄悄擦去,尽量不让她看见,因为我实在不忍心让她察觉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寒*,害怕伤害她的自尊,破坏她的快乐。我不知道怎样呵护这颗纯洁的心灵,是把她的饭倒掉吗?不,不能!我只好给她热饭,只是加入许多自己炒的菜。第三天中午,等了许久,也不见她来,也许是不愿再打扰我吧。叫了半天,她才过来,脸上挂着羞*的笑容。这次,带来的是死面卷子,依旧是厚厚的面片,夹着零星几个葱花。可见,这就是她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饭菜质量吧。我一边夸她的卷子做得好,一边把我的饭给她盛了一碗,告诉她“做多了,实在吃不下。”
晚上,我给她远在唐山的妈妈打了电话,跟她说了孩子的情况,电话那头的母亲泣不成声,我也跟着掉眼泪。后来,做母亲的重新安排了女儿的生活,事情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解决。
我时常想,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好坏,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更要以“仁恕”的思想为指导,时刻留意学生的细微变化,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关爱、理解、宽容和指导,为将来打下基础。最后,用一句歌词结束我的发言:让仁恕的思想,引领着我们在江淮大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