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论语》后,我知道了很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让我来告诉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它的意思是说:“学的知识要时常去复习的,不也很快乐吗?”单单这句话就不仅教会了我一个道理,还教会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呢!从前,老师教过的知识,我放学回家后从来都会自觉去复习,总以为自己脑子聪明,很轻松地在课堂上就能把这些知识全部记住。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到了即将段考的前几天,妈妈一检查我的作业和试卷,才发现我学的知识很多都没有巩固,有印象的东西并不多。在离段考的前几天里,为了能考出优秀的成绩,我被迫每天晚上“开夜车”很辛苦地补缺补漏到深夜,熬到眼睛变成“熊猫眼”。导致严重睡眠不够,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学迟到,耽误上课。即使是这样,加班加点还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记牢。后来在段考时我果然吃了大亏,虽然很努力,但是考得并不理想,语文才80分。后来读了《论语》之后,我开始学会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学会了每天晚上对老师当天教的知识进行复习,知识不知不觉记得牢固了,学习变轻松了,期考成绩竟然提高到了90几分,我别提多高兴啦!《论语》教会了我一个绝好的学习方法,使我学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说:“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记得小时候,妈妈买来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来,不让姐姐知道,想一个人独占。上学时,我经常担心:“姐姐会不会找到我藏起来的牛奶呢?妈妈会不会发现呢?”当我读完《论语》之后,我主动地把牛奶拿出来和姐姐分享。妈妈也表扬我大方。《论语》教会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从此以后我做事光明磊落,越来越有君子之风。
《论语》教会我的做学问、做人道理真的令我终身受用!这便是我读《论语》的宝贵收获。
读《论语》有感范文550字2
孔子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一本书记录了他与他弟子的言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这本书涉及*、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句子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风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了解了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学习,要随时随地注意学习……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阐述了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恕”。宽恕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恕是一种镇定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格守平静;宽恕是一缕阳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间的猜疑积雪;宽恕是一座桥梁,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宽恕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因素。如果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沉重,身后的包袱就会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把我们压垮。
《论语》中的句子不长,但是每一个句子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
《论语》的读后感范文550字3
我第一次读《论语》是在20xx,那是骄阳似火的盛夏,当时我正在国家会计学院学习新发布的《审计准则》。在近20天的时间里,白天是48项新《审计准则》的满堂灌,晚上我挑灯、赤膊、挥汗夜读《论语》,读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论语》并非孔子所著。它是2500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所成,可以说是孔子学生汇集编纂的课堂笔记。《论语》的体裁是对话形式,通过一问一答,就事论事地回答问题,很少有长篇大论。千百年来,历史沉淀,广为流传,很多对话成了脍炙人口的语录。
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我数了一下《论语》中提及的孔子学生,约32人,其中子贡、子路等均被后人封为先哲;据说《论语》中子贡的名字出现37次,居众弟子之首。
《论语》全书20篇,每篇的章数不等。自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而孔子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奠基人,《论语》中宣传的就是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容涉及*、教育、文化、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等众多方面。
我的古文基础差,读《论语》就显得吃力,一字一句的抠。好在我读完《论语》不到两月,在2006年十一黄金周里,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节目,就播出了《于丹论语心得》。我看了电视又买了书,感到得益匪浅。
《论语》读后感范文550字4
这学期,老师组织我们阅读《论语》,我每每被孔子的情怀所感动,有了很多收获。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孔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孔子之善教,在于以自身无比之精诚、无限光辉之德的人格来感召学生,引发其竭力求学明道而不肯休止。学生自觉开启自身生命真诚来契接孔子之教训,竭尽所能以奋进,使生命愈发精纯。孔门师生互以生命之真诚相感通,于此见之。
孔子不怕困难,始终坚持学习,孔子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都热心教导,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位现代教师的学习,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才能,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指点,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反省,鼓励学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还要经常向孔子,能坐下来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诱导学生立志。也就是说,我希望我们的老师除了教授我们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外,尤其要重视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孔子不但有大度的气概,而且做事从来都一丝不苟,对自身要求也非常严格,现代许多人已抛弃了这种观念。我是一名高一学生,目前虽然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我深知自己还有许多缺点,我做事缺乏耐心,我做事没有执着的追求,我做事没有坚毅的品质,我与人相处并不是很大度,我对自己还缺乏严格的约束,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的发展。读了《论语》,了解了孔子,我幡然醒悟,我的学习生涯还很长,我要好好珍惜这珍贵的学习时光,我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丰富知识,还有培养优秀的品德,我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