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北方清明节食俗,希望对大家有用。
1、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2、面花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日的美食。
3、“鸡蛋”和“凉馒头”
山东清明节吃什么呢?山东清明节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清明节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雹。泰安清明节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山东清明节吃什么总和一些“有趣说法”相关。
4、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5、“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面花,也叫蒸大馍。用酵糟发面,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蒸食,取意子孙多福。做面花是古时陕北女人的拿手好戏。她们凭自己灵巧的双手,用最平常不过的梳子、剪*、锥子、镊子等,就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与红豆、黑豆、花椒籽和食用*素等配合出各种栩栩如生、犹如艺术品般的“大馍”,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吃。有些地方习惯做成飞燕,用柳条穿起来挂在窑洞顶或窗框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这样风干的面花,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再续上。
6、寒食十三绝
“十三节”是清明墓祭“寒食供”的一种。第一种寒食供饭菜,摆的已逝之人生前最喜欢吃的食品,如饺子、馒头等;第二种叫蜜供,把大大小小的供桌叠成十三层,所摆蜜供五个为一堂,坨上插上“福”、“禄”、“寿”、“喜”、“财”等剪花字或插小旗,叠在一起有一房那么高;第三种是小吃,讲究用十三种,用提盒带到坟地祭奠,然后可以当“借祖游春”时家族人旅游食品。这类“寒具”有三个特点:适于冷餐、便于携带和不用作料。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在我国北方地区,清明时节很多人要吃鸡蛋,寓意圆圆满满;老*人清明时喜欢吃馓子麻花、驴打滚和面茶;而寒食节的发源地山西则有吃“寒食”的习惯,要蒸“子推馍”“子推燕”等,馍面中夹有核桃、红枣、花生,称为“子福”,寓意祖宗保佑家族香火延传,这些馍既可以自己食用,也能用来馈赠亲友。
胶东也有子推燕
在寒食节的起源地山西,很多普通百姓会在清明时节制作子推燕面,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晾晒,而春风吹起,这些形似燕子的面饼就会随风而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当然,这样的习俗并非在山西存在,在山东的胶东地区,也有不少村庄有做子推燕的习俗。
寒食挑菜今仍在
如今每到春暖花开,全国各地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一部分百姓去野外挖一些野菜,婆婆丁、荠菜、竹笋、野苦菊、蕨菜、苦菜、鱼腥草……拿回家之后,洗净晾干,可以蘸着甜面酱生吃,也可以用来包饺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挖野菜吃的这一传统,来自于生活困难时期,所以很多老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习惯。
据考证,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古人就有过寒食节挑菜的传统。所谓的挑,既有“挖取”之意,又有挑选的意思。在古代,人们挑菜之后就会将之生吃,因为寒食节的传统就是生吃菜蔬,不能开火。
清明一饭
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士闪告诉记者,在清明时节,山东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饭牛、饭马、饭驴的传统。例如在齐河、博山等地,每到清明,农夫们会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以犒劳它一年的苦劳,这就叫“饭牛”。
另外,在长岛当地,清明节这天还是“驴生日”,当地人会吃高粱米稠粥,而在饭熟之后,一定要先盛一碗喂给家里的驴。
北方清明节吃什么2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北方清明节吃什么呢?一起来和CN人才网小编看看吧。
1、清明果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2、醴酪与环饼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另外,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的食品─环饼。「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油炸至金黄*後即可食用,味道极为脆美,相当近似现在的点心。
3、面花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4、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5、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1.浙江清明吃什么食物
2.*清明节吃什么食物
3.寒食清明节吃什么
4.清明寒食节吃什么
5.清明节各地饮食吃什么
6.清明节养生吃什么
7.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8.南方清明节吃什么
9.北方清明节吃什么
10.清明节风俗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