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这幅图,就一直不能忘记。忘不掉那老人的白发苍苍,忘不掉那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更忘不掉那老人眼中充满的渴求。你想过吗?一个满头都铺满了白发的老人,还要背着如同一棵树那样多的柴,手都无法牢牢地抓着木杆,似乎木杆随时可能从老人手中掉下去。你想想,如果木杆掉了,老人会不会跟着木杆一起摔下去呢?要知道,木杆可是老人唯一一个可以依靠的呀!然而还可以看出老人并没有吃饱饭,而且是干粗活,体能很快就没多少了。更何况她只身着深蓝*的破旧不堪的裙子,而且裙子还没到膝盖,还穿着一双已经有好几个破洞的布鞋啊!这么冷的天,一个8旬的老人怎能承受得了吃不饱又衣服不够穿的痛苦呢?而且你看她脸上的皱纹全都皱在一起,眼睛是湿润的,看起来像刚哭过,嘴上还带着苦笑,看起来十分地无可奈何。我想:她如果与城里老人比,那差距有多远?城里的老人几乎个个身强体壮、精神饱满、子孙满堂,而且还正享着清福。可她呢?却骨瘦如柴,手和脚就犹如她身上背的树枝。而且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她的双腿就只像两根木头,只剩皮包骨了。背也驼得像一只虾一样,也像一座十分老的石拱桥,桥上还要承受着好多“人”。
而且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她满头的白发。不可否认,白发对你我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有。可如果你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背一大堆的树枝,你感想如何?你会感到舒服和快乐吗?我想你不会。而且还会想上前帮助她,同她一起背树枝。古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凭直觉,我觉得老人不会做什么恶事,可为什么她要承受这份苦呢?我想问问,她的孩子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不管自己的老母亲呢?这个白发老人,也许每天要走好几百里的路,而且路还不定好走,难免会有泥坑,如果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有谁会来搀扶这可怜的老人?我想没有,而且还有人可能正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感受电视带给他们的乐趣。老人的苦又能向谁诉说?而且一天可能要走好几趟,可能就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些苦又有谁能解决?
以前,每次做公共汽车都会听到这句话: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想到这里,关爱弱者这个词在我眼前浮过。我更加注意和理解这个词了。因为我觉得这个词的意义十分复杂,因为好多人给别人的关爱都只是同情,很少有人真的付出实际行动。虽然媒体天天都在报道哪些人已经脱贫的新闻,但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弱者。所以我希望不要只是满足于个人的幸福生活,也要考虑一下多给弱者创造幸福!我也期待着在明天世界上可以减少弱者,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生活!
爸爸的白发2
爸爸总是在闲暇时让我帮他拔白头发。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所以总是很乐意地帮他做这件事。
今天晚上,爸爸又把我叫过去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有什么紧急情况呢!结果原来还是让我帮他拔白发。
以前,每次我给爸爸拔白发时,妈妈总会说:“白头发是不能拔的,拔一根白头发就会长出十根。”今天正好有机会验证一下妈妈的说法是否正确。于是,我就帮爸爸拔了十根白发,想看看明天会不会冒出更多的来。
然而,第二天到来时,爸爸头上的白发并没有显著增多,这说明妈妈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不过,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帮爸爸拔白发并没有减少他头上的白发数量。于是我问爸爸:“爸爸,您头上长了这么多白头发,您在意吗?”爸爸笑着对我说:“爸爸并不在意头上的白发,爸爸只在意你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
爸爸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的话也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了。
白发郎潜3
【成语名字】白发郎潜
【汉语拼音】báifàlángqiǎn
【近义词】:郎潜白发、怀才不遇
【反义词】:出人头地、大有作为
【成语出处】
1、西汉时颜驷历任文?景?武帝三朝,却未投君王所好。虽须发已苍白,垂垂老矣,仍屈居于郎官一类的小官。典出汉?班固?汉武故事。
2、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其子希甫留诗:“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3、宋?苏轼?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诗:“莫叹郎潜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
【成语解释】后比喻终身运气太差,难有作为。亦作“郎潜白发”。比喻终身际遇不佳,无法出人头地。
【例句】老李一生白发郎潜,际遇不佳。
【成语故事】
颜驷是汉朝江都人,从小就喜欢武艺,但却一直未得到重用。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却始终居于郎官小官之位。直到武帝听闻他的千古遗憾,才终于获得提拔。
【结果】
【成语名字】白发郎潜
【汉语拼音】báifàlángqiǎn
【近义词】:郎潜白发、怀才不遇
【反义词】:出人头地、大有作为
【成语出处】
1、西汉时颜驷历任文武帝三朝,却未投君王所好。虽白发如霜,仍在郎官之位。典出汉班固《汉武故事》。
2、宋苏轼《与希甫诗》:"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3、宋苏轼《次天字韵》:"莫叹郎潜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
【成语解释】指终身运气不佳,缺乏机遇,无法出人头地。
【例句】老李一生白发郎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
【成语故事】
颜驷是汉朝江都人,热爱武艺,却未得到重用。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却始终居于郎官小官之位。直到武帝听闻他的千古遗憾,才终于获得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