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江南的诗句苏轼,欢迎来参考!

1、碧纱窗下水沈烟。——苏轼《阮郎归·初夏》

描写江南的诗句苏轼

2、谁家水调唱歌头。——苏轼《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苏轼《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苏轼《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扩展:

望江南是一首表现诗人丰富内心表现的一首诗,主要写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

原文: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苏轼拼音:

chūnwèilǎo,fēngxìliǔxiéxié。shìshàngchāorántáishàngkàn,bànháochūnshuǐyīchénghuā。yānyǔànqiānjiā。

hánshíhòu,jiǔxǐngquèzījiē。xiūduìgùrénsīgùguó,qiějiāngxīnhuǒshìxīnchá。shījiǔchènniánhuá。

望江南苏轼翻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苏轼字词解释:

⑴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

⑵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⑶壕:护城河。

⑷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⑸咨嗟:叹息、慨叹。

⑹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苏轼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望江南苏轼赏析: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描写江南诗句2

一、「上有天堂、下在苏杭」是宋代时开始流传的俗语。

二、唐朝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在灵岩山造姑苏台,灵岩山就成了姑苏山。)

三、桃花流水鳜鱼肥(是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原作品是唐代张志和的诗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晚唐诗人陆龟蒙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何人授我黄金百,买取苏君负郭田。……。」(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

五、唐朝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六、白居易「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八、又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是描写杭州飞来峰的景致。

九、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是在赞美杭州龙井茶。产在杭州西湖西面的凤篁岭上。

十、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以及「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在描写杭州西湖的景*。

十一、杨万里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在描写西湖)

十二、南宋林升《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对当时杭州(临安)的盛况之生动绘。

十三、乾隆年间,杭州人翟灏、翟瀚兄弟合着《湖山便览》一书,记载西湖游览景点增加到1016处,为杭州最早的导游书籍。

十四、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诗:「江楼夕望招客,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杭州的夏天,欲邀友人至望海楼作客而写。

十五、苏东坡《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以及「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十六、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此词写江南春*,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十七、李煜《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煞看花人。」与「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和「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以及「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韦庄菩萨蛮词二首:「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又「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时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十九、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独无情哉?想早厉良规,自求多福。……」。

二十一、清朝黄仲则「清明步城东有怀邵二仲游」诗:「水明楼下涨纹平,柳外遥山抹黛轻;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征鸿归尽书难寄,燕子来时雨易成;寻遍舣舟亭畔路,送君行处草初生。」

二十二、清.纳兰成德梦江南词:「江南好,虎阜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描写江南的诗句 古诗3

 描写江南的诗句古诗,江南,在诗画中,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山水秀丽令人无限向往的美丽地方,由古诗中描写江南的诗句可见一斑。本文描写江南的诗句古诗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江南风景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试胆崖边壁与松,相拥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难悔,齐度春秋又夏冬。

 

万树桃花漫翠岭,霞光艳影映龙川;粉凝脂蓄三春后,红谢溪头染碧泉。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