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的,也许已经不在了,怀念的,也许已经逝去了。清明,一个如此让人觉得伤感的日子,也许是为了纪念一段情,也许是为了怀念一个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细雨稠缪因清明,只因那销魂的事让人变得游离断魂,那些曾经逝去的人,在其它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霾,那已逝去的人会在遥远的天堂上注视着在下生活着的人们,嘴角微笑,眼角含伤,我们好好地活着,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许嵩以一曲《清明雨上》又让这悲伤的清明蒙上了一层缥缈的薄雾,他的歌词中暗含着悲哀与凄凉、只因怀念,只因不舍。
清明,可能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是去给已逝的人送去他们的问候,但也许某些特殊的意义,让它变得神秘与悲凉。
一阵风,一场梦,勾起了许多的思绪,回想过往,因为什么呢?变得如此多愁善感,是为了一个人,还是因一段放不下的情?
清明,可以理解为怀念伤感的日子,在这一天,所有的回忆都会浮现于脑海中,千丝万缕,最后编织成网,那网上,泪珠滑落,细雨轻飘,哀叹与忧伤融为一体。
清明如果到了,会怀念那些与已逝去的你有关的所有,所有,你在我心中也许只是一个背景、也许是一段时光、也许是一缕牵挂,也许是让我难以忘怀的人,但永远不会被抹灭,因为记得,因为怀念。
雨还在不停地下,亦如那份永不消逝情……
清明未了作文2
一直有想写悼文的冲动,起因是今年的这次清明让诺感触很多,每个人脸上除了木然就是多余的残忍笑容,你可以看见那些人穿的是那么的花枝招展,因为在那除了黑*,其他的颜*在那变的永远是那么的多余,而彼此之间的招呼是多么的快然悠闲,似乎是在度假,是在享受节日的快乐。
诺感到一阵一阵的龌龊,顿然也认为节日的意义并不只于此,活着的人在死去的人面前显摆自己的轻松,而且全然没有想念,当然,不否认,还是有人会带着一颗缅怀的心,去悼念自己的故人。
父母妻儿叔伯那上面的字是那么清晰,让人看了肃然,而诺的感觉却不只是缅怀,诺对于爷爷的印象真的不是很深,诺没有太多知觉,反倒是会在意起周边的那些碑文,年轻人旁边总是睡着老人,父母的身旁仍是躺着孩子,就在这矮矮的常青树丛和石板道的铺陈下,他们就都走到了一起。
但诺却在石板道的末路站住了,随即就是一股情难自控的愧疚,一个和我关系不大的人,也是和我或多或少能扯上关系的人,一摊泥地上,唯一的一凿石碑,和他的生前一样,孑然一身,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没带走,他从未成家,只知道做他的老好人,只知道守着自己的麦田养老,也许爸说他是个守财奴,但对哥却是慷慨的。
诺的成长中虽然没有和他有过大的交集,只知道他是奶奶的乡人,而我也只会很怯生的叫他一句;舅爹爹,而现在的诺却有着一大段的愧疚,因为在他死去时,诺毫不知情,那是在天津的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他喝了点酒,沉沉的睡去,然后就再也没有醒来,没有人追究,因为他没有儿女,没有在乎,因为他远在天津。
依然,诺没有结果的嘲笑着这个世界,继而只能在那矗立着,然后跪下,起身,走开回来,再跪下,起身再而又回来,却只是跪下,因为这个世界正以他的方式嘲笑着诺,大人们讪讪的笑,诺还是有捆于世俗,只能很勉强的借助于揉腿的姿势,深深的鞠了一躬,最后双手合十的离开,淡淡的说了声;再见,舅爹爹。没人听见。
清明杏花微雨作文3
当我阔别十余年之久,重又站在这扇斑驳破旧的大门之前,终于明白人只要活着就有放不下的回忆,在回忆面前谁也没资格苍老。
——写在前面
2014年,我又回到了那个载满童年记忆的地方,陌生,却又处处充满熟悉的味道,巷子窄窄的,墙上爬出了点点青苔,邻居还是那些可爱的老人,那个破败的公共厕所依旧以它的方式厮守着,我慢慢的走过一户又一户,来到你的门前——姥姥,您还好么?我回来了。
推开沉重的红*铁门,与地面发出阵阵“噗——噗——噗——”的声响,眼前瞬间被一层突现的灰尘遮挡,姥姥,灰尘后会有您亲切的走出么?用手扬了扬,满院的蜘蛛网又立刻弥补了视线的空缺。心颤了接着眼眶湿了,不知道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您狠心的一去不返,为什么不回来了。
姥姥,那株你为我贪嘴种下的葡萄树长得很大了,我想它一定每年都会结下甜甜的果实。一颗皮球懒散的在它旁边卧着,皱缩了很多,还有那小小的三轮车,在角落里默默的呆着蒙着厚厚的尘土。通往客厅的屋门轻掩着,好像从前一样,你怕小小的我够不到门锁。您会在里面等我么?像从前一样。
时至今日,您的音容笑貌我竟也记得模糊了,还好,您的笑容一直陪伴我的左右,真的很美很美。你是太阳我是络络不绝的阳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下一个天亮的时候,请给我拥有。
不知不觉,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春天悄悄地进入生活很久了。街道两旁的树木和花朵各*的开着,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不过很*,引得行人纷纷驻足观赏,或许十年前,若你肯多留一些日子,看到此时之景,也会不忍扬长而去吧。
亲爱的人,在天堂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