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时候,学完国画,爸爸妈妈就带我回到了乡下的奶奶家。我真高兴呀!
吃过晚饭,爸爸告诉我,明天要领着我去河边钓鱼。“真的吗?爸爸”!我兴奋地说。
“当然是真的了,明天我教你钓鱼,你可要好好学啊!”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天亮,我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脸都没有洗,就嚷嚷着去钓鱼。只见爸爸准备好了鱼竿、鱼篓,还有一罐蚯蚓。妈妈给我们准备了饮料、西红柿、甜甜的西瓜,这些都是奶奶自己种的,很好吃的。“穿上长袖衣服,河边蚊子多,再擦点‘蚊不叮’,免得咬一身大包。”妈妈嘱咐我。
首先,找个一个好的位置,拿起鱼竿,把蚯蚓挂好,再把鱼竿抛进水里面,手握着鱼竿,静静地等待鱼儿咬钩。“这个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不能着急,否则会把鱼儿吓跑的!等到鱼竿上面的‘浮漂’飘上来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在拉紧鱼竿,就能钓到鱼了!”爸爸耐心的告诉我。坐了一会,我看见鱼竿在水里晃动了,便迫不及待的拉近了鱼竿,一看,除了几根水草,连鱼的影子也没有,好沮丧啊。
这时候,只见爸爸大手一挥,鱼竿被拉出水面,上面挂着一条鱼大概是鲫鱼吧。我兴奋地手舞足蹈“钓到鱼了!钓到鱼了!爸爸真厉害!”“你呀,一点耐心都没有,怎么能钓到鱼呢!钓鱼就得心平气和、不骄不躁,这样才行!”听了爸爸的话,我乖了不少。
虽然我最终没钓到鱼,但是通过钓鱼,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才能做好事情。在学习上也是如此。
钓鱼的启示450字作文2
在我家的写字台上,有一张纸,纸上写着:“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做一件事,只要认真做,这件事情就会成功。而这句话,我通过了一件事,懂得了更深的体会。
那一天,我和我爷爷一起去钓鱼。只见爷爷熟练地上起鱼饵,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上起鱼饵。我把线甩到河里,耐心的等待起来,可是,爷爷一会儿就是一条。而我篓子里一条也没有。于是,我开始认为钓鱼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我就去玩手机。觉得手机没什么好玩的,很无聊,便哭了起来。爷爷走了过来,说:“怎么了?”我说:“为什么您钓了这么多!”爷爷说:“钓鱼就是要有恒心和耐心,你看看你,你刚才在干什么。”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爷爷,对不起。我已经知道错了,请您原谅我。”爷爷说:“没事了。”我点了点头,又开始钓鱼了。
在爷爷的指导下,我一下子收线,一下子上鱼饵,钓了一条又一条的鱼,我十分得意,也有着很大的成就感。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在我的脑海里仍然记忆犹新。
是啊,古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从这些事情里得到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你只要肯努力、认真,还要有耐心、恒心,那么这件事不管是大是小,只要这样做,事情成功的几率是会非常大的。”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计划3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有关名言和美国的一些生态规则。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
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
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的学习课文。如何做批注笔记呢?
生:画出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记下不懂的问题,做简单的归纳概括,在课文旁边或者页下写一两句自己的想法。
2、老师提出自学要求:
(1)再读课文,在文中空白处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交流体会。对于仍有困惑的问题小组代表记录到黑板上。
3、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自学方法。
4、小组内交流读书体会,组代表将困惑记录到黑板上。
四、交流体会,形成对话。
1、各小组代表交流组内体会,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创设对话情景,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1)师:请同学们读37页金钥匙的内容。怎样能使自己深入课文,对课文产生深刻的体会?(学生自读)
生:把课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
师:请同学们把文中的詹姆斯换成“我”,然后深入读课文2~12自然段。
(学生练读课文2~12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师:请同学们进行细致评价,如果觉得读得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不足之处说说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学生进行细致评价)
(4)再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设身处地体会,读出作者的情感。
3、展开辩论深化思想
(1)鱼到底该不该放呢?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实话实说。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该放或不该放。)
(2)根据学生观点,将全班学生(或按座次)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必须放鱼反方:不必放鱼
(3)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老师作好方向引导,如,激发学生从自己的已知经验??河水的干涸,生物的灭迹等方面来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
(4)总结辩论,升华思想。
师:“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遵守规则应成为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意识,不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根据感受写出自己喜爱的规则名言。
(学生书写名言并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张贴学生写的名言。)
五、积累拓展
1、小组内合作巩固生字生词。2、做摘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