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汉乐府: 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专指汉代乐府诗。汉惠帝设乐府令,可能此时已建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这些歌谣和其他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称为乐府诗。
田田: 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 适宜、正好。
译文
江南采莲的季节到了,莲叶浮出水面,繁茂茂密,挨挨挤挤,迎风招展。在茂密的荷叶下,活泼的鱼儿嬉戏玩耍,一会儿东游,一会儿西窜,时而南下,时而北上,让人难以捉摸。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描绘了采莲时的景象和采莲人的愉悦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别具一格。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勾勒出一幅清丽明丽的画面。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欢快戏耍的鱼儿,水上采莲的壮男俊女,加上悦耳的歌声,展现了江南秀丽的风景和宁静生动的场景。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民歌也可以解读为一首情歌,隐喻着青年男女的嬉戏和爱情追逐,就像荷叶间穿梭的鱼儿,令人联想到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这首诗,仿佛一股清新的夏日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不仅如此,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安宁恬静的情怀,自己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采莲人,但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身影,置身于荷塘之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和采莲人内心的喜悦。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直接描写采莲人的喜悦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采莲男女的欢乐之情充分展现出来,仿佛能亲耳听见和亲眼看见采莲男女的歌声笑语交融成一片,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在调情求爱。
首先,诗歌起句“江南可采莲”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莲花虽广泛分布于江南,但歌者却偏要强调“江南”,是因为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因此,此处的“采莲”也隐含着寻欢求爱的意思。
其次,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众多,姿态丰美。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这首七言七句的诗歌,明白如话,后四句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耐人寻味,却无轻佻、庸俗之弊。全诗一气呵成,但结构上可分为两部分:前三句揭示主题;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景象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的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因此,诗歌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江南古诗鉴赏2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汉乐府:原为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或早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专设官署,掌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这些采集歌谣和其他经配曲入乐的诗即为后人称之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此处意为“适宜”、“正好”。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茂密,随风飘摇。鱼儿在莲叶间嬉戏,东游西荡,南往北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采莲光景与欢愉心情的歌谣,在汉乐府诗中独具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勾勒出明丽美妙的图景。茫茫荷叶下,鱼儿自由自在地戏耍,水面上的采莲人欢声笑语,勾勒出宁静生动的江南风光。从文化学角度,这也是一首情歌,寓意着青年男女间追逐爱情的欢愉。
读完此诗,仿佛夏日清新扑面而来,令人感觉清爽宜人。诗中虽未写人,却仿佛可见其形,感受其情,领略到青春活力与欢愉甜蜜。这正是民歌永恒的魅力所在。
描写江南的诗句 古诗3
描写江南的诗句古诗,江南,在诗画中,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山水秀丽令人无限向往的美丽地方,由古诗中描写江南的诗句可见一斑。本文描写江南的诗句古诗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江南风景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试胆崖边壁与松,相拥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难悔,齐度春秋又夏冬。
万树桃花漫翠岭,霞光艳影映龙川;粉凝脂蓄三春后,红谢溪头染碧泉。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