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试卷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初中政史地知识竞赛试卷

1.2010年8月26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号深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

a.蛟龙b.祥云c.和平d.*

2.2010年6月18日,我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a.上海浦东新区b.天津滨海新区c.重庆两江新区d.大连渤海新区

3.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_____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a.天河一号b.嫦娥二号c.风云三号d.北斗五号

4.2011年2月18日晚,在经历了260天的密闭飞行后,*志愿者走出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首次留下*人的足迹()

a.李贻杰b.饶宗颐c.王跃d.任咏华

5.以下行为属于不尊重公民隐私的是()...

a.银行柜台设置一米线b.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

c.进他人房间先敲门d.某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6.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经济收入才有能力孝敬父母b.孝敬父母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

c.未年老的父母不需要子女孝敬d.孝敬父母贵在把父母放在心上

7.一滴红颜料可以染红一杯清水。这说明()

①一个人做了好事可以给集体带来荣誉②一个人做了坏事会给集体抹黑

③集体荣誉需要大家自觉维护④维护集体荣誉就不能张扬个*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比尔·盖茨说:“如果你认为学校的老师很苛刻的话,那你今后面对公司老板时,你会觉得老师待你太温柔、太亲切了。”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公司老板都比老师严厉苛刻b.千万不要到老板手下当员工

c.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越严越好d.要正确对待老师的严格要求

9.“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可见()

a.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交往礼仪b.讲礼貌就是使用文明用语

c.不讲礼貌的人肯定一无是处d.不讨人嫌就要阿谀奉承

10.人生难免有挫折。当挫折来临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可取()...

a.冷静对待,谋求成功,重树信心b.控制情绪,自我疏导,合理发泄

c.不屈不挠,寻找方法,走出困境d.放弃目标,回避挫折,选择坦途

11.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a.自觉*一切诱惑b.坚决远离不良诱惑

c.侥幸尝试不良诱惑d.别人能做的我也做

12.下列同学的品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a.小文:“只要你帮我值日,我就帮你做作业。”

b.小芳:“为了维护自尊,即使错了,我也不道歉。”

c.小阳:“你有困难,请找我。帮助你,我也很开心。”

d.小丽:“我快人快语,我知道的,都会告诉你。”

13作为消费者的正确做法是()

①购买食品,要查看生产日期、主要成分、产品有效期等

②购买食品,要索取并保留*及相关有效凭证

③问题食品危害健康,坚决不去商店购买食品

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下列行为属于没有“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a.小梅午休时在宿舍里大声播放音乐b.小英督促开公司的爸爸及时缴纳税款

c.小松将零花钱捐给灾区小朋友d.七年级小强拒绝父亲对他的辍学要求

15.校园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下列行为属于正当竞争的是()

a.考试时略施小计,让同桌考试失败b.竞选班长时,无中生有攻击他人

c.篮球比赛中,故意撞伤对方主力d.长跑比赛中,扶起跌倒的对手

16.下列对公平正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②公平正义要求人与人平等相待

③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④公平正义就是消灭一切差别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变“madeinchina(*制造)”为“madebychina(*创造)”,就必须(

①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②自力更生,关起门来谋发展

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统计表,以上数据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必须降低城镇居民收入③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进入社会主义发达阶段④必须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在我国,*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代表大会制度d.*协商制度20.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圆满闭幕。本届世博会共有246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是世博会自举办以来参展方最多的一届。这体现了()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求合作、谋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④世界各国之间已没有矛盾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简答题

2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针对河南“瘦肉精”事件,农业部、*食品安全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启动了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

(1)“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维护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4分)

(2)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5分)

(3)为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请你献计献策。(3分)

22.2011年5月9日,某知名人士因醉驾与三辆等红灯的车辆相撞。5月17日,*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该知名人士拘役六个月。

(1)该知名人士的醉驾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2分)对该知名人士的处罚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

个基本特征?(2分)

(2)简要说明醉驾可能造成的危害。至少3点(9分)

三、辨析题(6分)

23.辨题:宽容就是迎合他人,宽容利人不利己。(10分)

四、实践探究题

24.今年是**建党90周年,全国各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我们参与其中。

战斗英雄导*之父援藏模范工人楷模打黑神警

杨根思钱学森孔繁森许振超任长霞

(1)上述人物充分发挥了*员模范带头作用。请问:**的*质是什么?至少3点(9分)

25.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90华诞。90年来,党带领**风雨兼程,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气风发的**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实现“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征程。

1

)列举新*成立后,党领导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至少

2

点(4分)

(2)分析党带领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2分)

(3)请你描绘“十二五”规划实现后,我们祖国的美好前景。(4分)

26.请写出我们所学过的三个国策、3个发展战略。(6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1.(1)①安全权或生命健康权②知情权③公平交易权(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

(2)①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④有

利于构建*社会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⑥是依法治国的要求⑦是维护最广大*根本利益的需要等(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①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使生产企业有法可依②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依法规范食品生产者的行为③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加强行业自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④消费者应该炼就一双“慧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⑤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及相关法律⑥选择有信誉的商家,了解辨别食品真伪的方法,了解食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⑦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⑧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⑨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⑩向*法院提起诉讼等。(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2.(1)①犯罪。(1分)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1分)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分)

如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给1分。不重复给分。

(2)①对自己的危害: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危害自己的人身自由、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经

济损失、影响个人名誉和形象、给家庭造成不利影响等。.

②对他人的危害: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危害他人身心健康、给他人带来经济损失、给他人家庭造成不利影响等。.

③对社会的危害:造成交通事故、影响交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与*、造成国家财产损失等。.

三、辨析题(6分)

23.①这种说法是错的。宽容不是迎合别人,宽容利人利己。(1分)

如答“宽容要讲原则,宽容利人利己”,也给1分。不重复给分。

②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一味迎合别人。(1分)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也要容纳别人合理的意见,和而不同。(1分)

如答“一味迎合他人”对他人、对自己的危害,观点正确,答一点给1分,答两点给2分。如答“维护个人的创造*又保持集体合作,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给2分。不重复给分。这一要点总得分不超过2分。

③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有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3分)

如答宽容有利于自己、他人、社会三方面意义的内容,三方面答全,给3分。如答不宽容对自己、他人、社会三方面危害的内容,三方面答全,也给3分。这一要点总得分不超过3分,不重复给分。本题如只判断,不分析,则不给分。如答“宽容的概念: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

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给1分。如答“我们要培养宽容精神,学会与人共处与合作”或“我们要学会宽容,努力构建*的人际关系”,给1分。本题总得分不超过6分。

四、实践探究题(12分)

24.(1)**的*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分)同时是**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

分)

如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

表最广大*的根本利益。”也给3分。如答“三个代表”,不说出“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给1分。如答**是无产阶级政党或马克思主义政党,给1分。如答**是全心全意为*服务的党,给1分。不重复给分。

25.(1)学生从新*主义*、社会主义*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等方面列举都可以。如:①

*战争、解放战争胜利②建立新*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④**回归祖国⑤成功举办*奥运会⑥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⑦*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⑧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⑨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等(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①开辟了*特*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党的正确领导③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④坚持改革开放⑤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⑥全国各族*的艰苦奋斗⑦坚持科学发展观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鸡西:①*生活更加富裕②文化更加繁荣③环境更加优美④住房条件改善⑤居民收入增加⑥社

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⑦*享有更加充分的*权利等(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试题2

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试题(附*)

已有933人查看过本文标签:知识竞赛*计划生育0%好评0人参与打分暂无评论人评论

1、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全社会____的责任。

2、国家鼓励公民____,提倡一对夫妻_______。

3、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___的责任,其___权益受法律保护。

4、遗弃、残害女婴是___行为。

5、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有_________的义务。

6、家庭中,子女对父母应尽____的义务。

7、城镇居民再婚夫妻____也未收养子女,要求生育子女的可以安排生育。

8、虐待、遗弃女婴或者非法送养婴、幼儿的,应当___生育登记,并收回_______。

9、男__周岁、女__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

10、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实行晚婚的,其婚假为__天;实行晚育的,其产假为__天,并给男方护理假__天

11、育龄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自领证之月至独生子女__周岁止,每月给予不低于__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12、人口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_。

13、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____、以_____为主的管理制度。

14、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在____期间的劳动保护、保健工作和生育待遇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5、育龄夫妻应当依照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接受______指导和服务,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______。

16、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也有_______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______________的规定。【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试题(附*)】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试题(附*)。

17、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命力在于__。

18、妇女的“五期”是指:____________。

19、“母亲节”是每年__的第__星期日。

20、公民依法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由夫妻自主选择生育时间,并应当在____或者____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登记领取______。

21、计划生育部门为群众提供“三生”服务是指__________服务。

22、每年的5月29日被*计生协会定为:_______日。

2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___和____相结合的原则。

24、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不能随便进行_______________。

25、对已经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___避孕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请选出正确的晚婚年龄和晚育年龄。(

a:男23岁,女25岁为晚婚,26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b:男26岁,女24岁为晚婚,25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c:男25岁,女22岁为晚婚,25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d:男25岁,女23岁为晚婚,24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2、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城市居民,且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生育一个小孩后,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能否安排再生育?(

a:能;

b:不能。

3、夫妻生育了一个子女,采取下列哪个措施更好:(

a:结扎;

b:用*;

c:皮埋;

d:放环。

4、再婚夫妇一方已生育过二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能否再生育?(

a:不允许再生育;

b:允许再安排生育1个孩子;

5、哺乳期妇女能不能口服避孕*?(

a:不能;

b:能;

c:有些能有些不能。

6、实行计划生育丈夫有没有责任?(

a:有;

b:没有;

c:不确定。

7、育龄妇女的年龄是指:(

a:16-50岁;

b:15-50岁;

c:16-49岁;

d:15-49岁。

8、*13亿人口日是在什么时候?(

)

a、2004年1月6日;

b、2005年1月6日

c、2004年6月1日;

c、2005年6月1日

9、《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这句话对吗?(

a:对;

b:不对;

c:不确定。

10、个体医疗机构能不能从事计划生育手术?(

a:不能;

b:能;

c:不确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前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哪几种?(

a:避孕套;

b:口服避孕*;

c:外用避孕*;

d:避孕环。

2、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

a:*生活;

b:输血;

c:吸毒;

d:拥抱;

e:接吻。

3、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建立怎样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a:依法管理;b:村民自治;c:优质服务;

d:政策推动;e:综合治理。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a:鉴定胎儿*别;b:计划生育技术指导;c:咨询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d:人工流产、引产。

5、夫妻在人身关系方面要处理好哪几个问题?(

a:夫妻双方都不能有自己的隐私;

b:夫妻在人身关系方面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c: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d:夫妻双方都有义务计划生育。

6、作为公民如何协助**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a:、晚婚晚育;b:少生优生优育;

c:自觉落实避孕节育和补救措施;

d:接受定期的孕情检查或生殖健康服务。

7、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

a:放、取宫内节育器;b:人工终止妊娠;

c:输卵(精)管结扎术;d:妊娠与避孕检查;

e:发放国家规定的非卖品避孕*具等。

8、流动人口《婚育*》的作用是:(

a:*流动人口的身份;

b:*流动人口的婚育状况;

c:*流动人口的生育、节育状况;

d:*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奖罚状况。

9、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是由下列那些单位联合发起的?()

a:国家人口计生委;b:*人口福利基金会;

c:*计划生育协会;d:*人口报社联合发起的。

10、母乳喂养的好处有那些:(

a:是小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

b:它含有小儿4—6个月内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

c:含有抗病物质,保护小儿不受感染;d:容易消化吸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如何计算预产期?

2、怀孕期间能否滥用*?为什么?

3、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文件的怎样处罚?

4、用避孕*期间怀孕了怎么办?

试题*

1.(共同)2.(晚婚晚育,生育一个子女)3.(犯罪)4.(抚养、教育和保护)

5.(赡养扶助)6.(一方未生育)7.(注销,《生育保健服务证》)8.(二十五,二十三)9.(30,105,15)10.(16,10)11.(1000元)12.(身体素质、文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试题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13.(共同管理,现居住地管理)14.(妊娠、生育和哺乳)15.(计划生育技术,非意愿妊娠)16.(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符合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17.(活动)18.(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19.(五,二)。

20.(女方工作单位,其户籍所在地,《生育保健服务证》)

21.(生活、生育、生产)。22.(计生协会会员活动)。【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知识竞赛试题gkstk/article/zhishijingsai.htm。23.(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

24.(胎儿*别鉴定或选择*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25.(长效)

二.

1.d

2.a

3.d

4.b

5.

a

6.

a

7.d

8.b

9.a

10.a

三、1.

abcd

2.

abc

3.abcde

4.

bc

5.bcd

6.

abcd

7.

abcde

8.

abcd

9.

bcd

10.abcd

四、简答题

1.答:在未次月经后的月份上减3,日期上加7。或在月份上加1再加9。

2.答:怀孕期间不能滥用*,因为用*过多,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有些*还会导致胎儿畸形。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少量用*。

3.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不成犯罪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酌情罚款。

4.答、如果已确定是怀孕,就立即停止服*。由于避孕*影响胚胎发育,因此应该做人流或引产手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