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简单利用Word中的*尾注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按*顺序排序的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

将光标移至要*参考文献的位置,在菜单中选择“*”——“脚注和尾注”。

参考文献编辑方法

在*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将编号方式设为“自动编号”,位置建议选择“节的结尾”。

如果自动编号不是阿拉伯数字,点击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择阿拉伯数字。

确定后,在该位置*一个上标“1”,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是一个上标“1”,这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位置。

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格式改为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删除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位置会变化,编号也会改变),然后在其后输入要*的参考文献(按期刊要求逐步输入)。

双击参考文献前的“1”,光标回到文章内容中*参考文献的位置,继续编写文章。

在下一个要*参考文献的位置,再次按照以上步骤*尾注,会出现一个“2”(Word已自动为你排序),继续输入所需参考文献。

当所有文献引用完成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有一条短横线(只能在页面视图中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会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但它们是尾注的标志。在科技论文格式中一般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务必删除它们。

切换到普通视图,在菜单中选择“视图”——“脚注”,这时底部会出现尾注的编辑栏。

在尾注编辑栏右侧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会出现一条短横线,选中并删除它。

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会出现一条长横线,也将其选中并删除。

切换回页面视图,参考文献*工作完成。这样,无论文章如何修改,参考文献都会自动排序。如果删除了某条参考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调整,绝不出错。

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越明显。我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分节*参考文献的。

参考文献书写的格式2

参考文献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参考或借鉴。你对参考文献的了解如何?而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又是怎样的呢?

⑴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由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该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但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⑵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如下: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如果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在正文中使用同一序号标示。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确保与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需要准确无误。

⑶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 汇编G; 古籍O; 技术标准S;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 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 档案B; 录音带A; 图表Q; 唱片L; 产品样本X; 录相带V; 会议录C; 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 手稿H; 微缩胶卷U; 幻灯片Z; 微缩平片F; 其他E。

知识扩展: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引言

1.1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出版物中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所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

1.2 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 名词、术语

2.1 文后参考文献:撰写或编辑论著时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2.2 识别题名:*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3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5 著录总则

5.1 著录用文字

5.1.1 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

5.1.2 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上原有的形式。但对表示版次、期号、册次、页数、出版年等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版本用序数词缩写形式表示。

5.2 缩写著者、编者以及以姓名命名的出版者,其姓全部著录,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如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宜用全名。出版项中附在出版地之后的州名、省名、国名等以及作为限定语的机关团体名称可照公认的方法缩写。期刊刊名的缩写应按照本标准附录CISO4-1984《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规则》的规定执行。

经典参考文献范文3

专著: Bird, R.B., Stewart, W.E., Lightfoot, E.N. Transport Phenomena.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0. Pp. 75.

期刊: Huang, P., Li, S., Collins, J.F. Vehicle-Related Hydrocarbon Source Positions from Ambient Data: The GRACE/SAFER Method.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XX, 4(2), 90-96.

会议论文集: Ma, T., Lu, X. Puter-Aided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of 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 In: Huang, P., Wang, Y., Li, S., Qian, X. (eds.)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III. Beijing: Science Press, XX. Pp. 157-160.

学位论文: Yang, L.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 Collocation to Laminar Flow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Monolith Converters. [PhD Thesis]. Beijing: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 Yea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