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记住背诵内容""明明记得很清楚,眨眼间就忘记了"...... 记忆力不佳的孩子经常面临这些问题,往往不知不觉间承受着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训斥和惩罚,难道这些都是孩子的错吗?
*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儿童神经心理学研究多年的尹文刚教授认为:"所谓记忆力不佳的孩子,是由左右脑发育不平衡造成的。"在婴儿的成长期,左右脑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原本可以通过后天的正常发育达到平衡。然而,由于当今教育有时更强调死记硬背,偏向抽象思维的左脑会过度使用,导致一些孩子因左右脑功能不平衡而出现学习障碍。
如何让悠闲的右脑动起来?
不妨采用游戏化的编程教学,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孩子们面前的不是枯燥的课本,而是*彩缤纷、可以动手*作的游戏。游戏的主题是每天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虽然是紧张的学习,但更多的是饶有兴味的玩乐。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将枯燥、单调、需要每天背诵才能记住的公式、单词等学习内容,通过*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游戏化学习方式呈现,开发右脑的记忆储备,减轻左脑抽象思维的疲劳,促进左右脑的协作。通过开发右脑的形象思维,达到提升记忆容量的目的,孩子们就可以轻松记住每天需要掌握的知识。
尹教授表示,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对*彩和声音的喜爱只是出于本能,这种喜爱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一旦转化到学习中,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动力。
有关脑力锻炼可以延缓记忆力衰退2
我们遇到熟人时,可能人在眼前,却一下子把他的名字子忘掉了。能否阻止这种正常的记忆力衰退呢?如果你在驾车行驶并看到一块路标,上面写着“绕道而行”。那么你的大脑多快能反应出你下一步将要做什么?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有人都将变得头脑迟滞,所以问题是:你可以在日常行为上做些什么以阻止其发生?为了取得能够防止正常记忆力减退的证据,研究人员在全美各种不同的社区招募了2,800个志愿者进行测试。
他们中有一半人被分在“无训练”组,另一半人被划分成三组,在这三组中,他们在短期内在记忆技能方面受到了特殊的高强度训练。例如:如何在去杂货店的时候记忆本来想买什么东西?怎样能快速记忆计算机屏幕上信息等等。这些人在5-6个星期内进行了10期的训练。结果显示,一经培训,人们的记忆状况便有了改善。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记忆方面有了提高。87%的人在受到特殊训练之后对信息处理速度有了提升。
真正有趣的是,人们在接受了训练之后能在五年之内维持这种经过改善后的记忆力。因此这就好比你事先在做着单调的工作,而你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五年之后你仍然能受益于这一工作。
那么什么训练帮助改善记忆力呢?
关于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3
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探讨的一个热门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情绪智力呢?
专家们把它定义为四个主要的成分:一是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二是运用情感进行思考的能力;三是理解和分析情感并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方面的能力;四是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其实,这个定义强调了情感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人更加聪明。那么怎么样来促进孩子情绪智力的发展呢?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时候孩子的哭泣都要想方设法立即进行解决,不能让孩子过长时间地哭泣,因此最好的状态是希望小孩子能总是保持微笑。其实,这恰恰不利于孩子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表达除了喜悦这种感情之外的其它类型的感情。
毋容置疑,在孩子不能说话之前,哭泣往往很自然地充当了语言的功能。比如孩子需要某样东西,但是他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就通过哭泣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幼儿饿了,他会哭;感觉很热,也会哭。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学会说话之后,哭泣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功能,变成了另一种表达需要的工具。比如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街上看到一个十分漂亮的玩具,嚷着要买。但是玩具的价钱贵得离谱,因此男孩的父母都不愿意给孩子买。于是,这个男孩哇哇大哭起来。这个时候,一般的父母会怎么做呢?表现得最多的行为就是安慰孩子,叫孩子别哭,哄孩子或者父母干脆狠下心来,将玩具买了,以此让孩子破涕为笑。其实,这极其不利于孩子的情感的表达和情绪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形成一个误解:那就是哭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在表达一种情感。按理说,这个时候这名男孩子应该感到一种挫折,为表达挫折这种感情而进行哭泣。所以,对待刚才男孩的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学会置之不理,态度强硬,让其尽情地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要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监视孩子的行为。直到孩子止住哭声了,才继续与孩子进行交流。通过这样,让孩子明白哭只是一中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已,而不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同时,也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是充满了喜怒哀乐的,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要教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智力很强调情绪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因而要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中,促进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孩子进行情绪调节方法的介绍上,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孩子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其中,通过举孩子身上或者身边的例子来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使用得十分广泛。比如要让孩子学会情绪调节方法中的合理情绪化法。合理化情绪法的核心观点就是个人对一个事情产生的情绪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这个人对该事情的解释引起的。如果直接给孩子这样讲,孩子肯定不会明白。那么,就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这种情绪调节方法。假设你的女儿念幼儿园的文静今天早上睡懒觉,结果上学迟到了,被老师当众批评了,觉得心里很难过,因为感觉在小伙伴前丢了面子。这个时候你怎么样去教会孩子使用合理情绪化法去调节她的情绪呢?作为父母,你就应该给她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你难过的原因是你迟到后被老师批评了。那你要想一下,这其实是告诉你一个道理:上课要守时。否则,你就会在同学们面前被老师批评。所以,不要再难过了,以后不再睡懒觉,不再上课迟到了,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通过这样来逐步引导孩子,加上你的耐心和恒心,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问题。因此,其它情绪调节的方法也可采取类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
应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
总之,提高情绪智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你能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孩子的情绪智力一定会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