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人一样,“爱着秋天,这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的风光;爱着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并非生在秋,与秋也并无什么渊源,对秋的喜爱,是莫名的,却也是一份特别的感情。
秋风乍起,第一片枯叶落地,我倏地发现:秋来了。于是,一夜宁静中发生了些什么。望着树头残萼,曾依附树干萌芽、成长的叶,在第一缕秋风后,蓦然而落,最后,蹍作红泥。他是舍不得树干吧,树干也同样舍不得他吧。这夜,或许是树干的记忆,一片叶,一段留恋,最后随风簇簇而落,随风一般留恋沉淀于树的灵魂。
那天,疾风掠过,玻璃响得撼人心魄,书也拿不住了。驻足门前,却也风止,银杏一地灿烂的黄,反射着傍晚微亮的霞光,黄得耀眼,撼人心魄的响动后撼人心魄的宁静,看得都呆了。兴味散了,便又捧起书。
你看,那叶舞得多美,在清冷的月光下,在灿烂的阳光下。
秋是含蓄的,你看月亮清冷的纱衣,曾为仲秋之际的月书写一纸美文佳句。在今秋,此夜抽出细细品读。古往今来,月上的居住者的故事成了永恒的回味,那样的简洁。仅一轮月、一片天,清得透彻的光,就勾勒出那样亘古不变的唯美画卷。儿时在外婆怀里,听嫦娥玉兔的故事,那样的情,那样地百转千回,在这轮宿舍窗户的月上清晰了。
宁静的秋,一切都静止般,桂花香浓而美、雅而香地弥散着。心也是宁静的,波澜不惊。时而卷起的叶在满月之下,使我静静地想那些人,曾经的陪我看过六载秋景的小学同学和领我们赏月、品月的常老师,使我产生亲密的、远离的思绪。穿透了那一段温馨的、没有灰尘的路,嬉戏的、打闹的岁月暗哑的歌。那时最爱的曲子是小学班主任常老师常给我们放的理查德的《秋日私语》。舒缓空灵的乐曲,便定格在那样的秋了。还记得我们在中秋时节的桂树下,吟着李清照、朱熹的诗,侃侃谈着自己的私语。最后是那块月饼,交换着甜蜜的感觉。似一块吻痕,烙在了那过去的秋中。时间割去了很多,冲淡了很多。可惟独那份爱,虽经历了春去秋来,秋去春至,斗转星移,任树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却永不褪*。
一片叶是一段定格的回忆。一地黄叶便是一本回忆录吧。愿在夜凉如水的子夜,品茗在小小的房间里。空蒙、宁静的秋夜里,窗台上小小的菊花,也轻轻诉说着什么,是愿将月光收进锦囊,愿在秋天孕育出的沁人的诗意中翻起那些景、那些人。
或许我不懂,秋的那些内涵,秋的那些谜,秋给哲人的深思。但我知道,当我不再为秋所忧伤,当我为一轮秋月所欣喜时,我,便长大了。
在秋的深处,我成长了。
走进春的深处七年级作文2
好亮,好暖的光,透过那嫩绿的梧桐叶,如初春带暖的细雨般,淅沥的洒下,春的味道,也就这样来了啊。
满目的绿,这春天来得这般醒目张扬;满树的花,这春天来得这般华丽美艳;满园的蝶,这春天来得这般五彩缤纷。春,伴随它的颜*,也是这般地让人喜爱呢。倘若把四季比作画展,那春就是这画展中最富有活力的画,因为渲染它的是绿。
田野里麦苗尖的嫩绿,柳梢上一抹点儿似的碧绿,荷塘里浮萍青幽幽的果绿,苔阶上湿嗒嗒的墨绿……一切的一切都被春日的绿渲染的那么得体,映入眼帘的一切,不时被这春的颜*一点点点亮,一点点晕开,春日里的人儿,怕也得醉在里面了吧……。
春日里的那些花,也是让人沉醉的。翩飞的蝶,不也是被它们吸引来的么?春日的暖阳,清香的白梨花,芳香的桃花,幽香的茉莉,就算是人,在这般仙境中,也想翩翩起舞,与蝶同飞了吧!
春日里的蝶,也是春日不可少的活力呢!花香蝶舞,这就是春的深处最美的画面了呢!怎么也忘不了从金灿灿的油菜花里翩飞的白蝶,从绿野丛中翩飞的金凤蝶,这就仿若一根根毛线针,织出美丽的春景。
春的深处,不正张扬着美,张扬着生命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