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低年级组的教师们决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从零开始重整我们的教学策略。我们决心在新学期里全力以赴,努力学习、深入钻研,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和教研活动任务。为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我们制定了以下教研活动计划:
本学期,我们计划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由一名教师主讲。主讲教师需提前备课,准备好教案和说课材料;听课教师需详细记录听课情况,并撰写评课材料,评课材料要及时、到位,语言要充分、体会要深刻。我们将以教办常规教学管理细则为依据,推动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每节课将采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以提高组内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围绕学校本学期的工作目标,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的研究、服务和指导功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低年级组共有10名教师,其中包括经验丰富的赵玉粉和张建霞老师,以及有一定教学经验且充满干劲的徐慧敏和刘胜楠老师。年轻教师虚心好学,积极参与教研教改,运用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创新。
三、主要目标
全员参与教研活动,确保活动有准备、有主题、有过程、有效果、有记录。
构建富有个体特*的自主有效课堂教学机制,将改革措施落实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师间互听课的方式,提升教研质量和教学效果。
加强集体备课,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主要工作
确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新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
提高教学质量,重视课前备课,备教材和学生。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课堂教学,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辅导学困生,并做好跟踪记录。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五、教研活动措施
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教研活动,转变旧的教育模式,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运用新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根据低年级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体特点,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组织组内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确立活动主题,做好准备,积极参与,合作共享资源,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记录活动过程。
每位教师上好两节教学研究汇报课,展示教学思想和风格,认真参与听课和评课,提出建议,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探索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业务能力。
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重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常规教育,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注意集中精力,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
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兴趣,开展课外探索和尝试,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
低段教研组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教研组依托学校教务处和教科研处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四特·三化”教育目标。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强化教师专业成长的优先地位,落实减负提质的教学策略,注重增强研究意识、质量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紧紧围绕教研组的实际情况,立足课堂,追求教学效果的有效*,积极探索课内外的有机衔接与学科整合,努力建设一个开放、充满活力且具有创新*的课程体系。
二、工作思路
1、以“减负提质”为工作重点,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三、重要工作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以“儿童阅读”为主题,举办“班级读书会”和“经典诵读”活动,每月向学生推荐一本儿童文学书籍,鼓励学生阅读,并在班级内建立图书角,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2、加强教研与科研一体化
3、提升教师素质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阅读一本书,并撰写读书心得,完成一篇教育论文,并积极参与经验分享交流,同时开展网络互动及“青蓝工程”培养项目,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教研活动要求
1、全员参与,按时开展教研课,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吸收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每次教研课后,教师应进行及时反馈与评价,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确保教研活动的真实有效*。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认真备课,注重资源共享,做到备课内容深入且全面。
2、提高教学艺术,追求实用*、真诚*、活泼*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3、作业设计要精细,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理念;批改作业要规范、及时,并重视纠错和反馈。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发现并鼓励学生的闪光点,提供个*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
1、组内公开课必须全员参与,边听课边思考,及时记录,鼓励同年级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2、统一评课标准,发现问题时要积极提出建设*意见,并及时整理好相关资料提交。
3、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师徒结对机制,实现共同进步。
4、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图书室、网络等),在教学间隙进行业务学习,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专业能力,倡导信息资源的共享。
5、每位组员要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结合个人课堂教学反思与听课体验,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推动教师的自我发展。
六、教研活动安排
| 周次 | 时间 | 活动内容 |
|-------|----------------|------------------------------------------|
| 1 | 9.3-9.9 | 开展始业教育 |
| 2 | 9.10-9.16 | 机动安排 |
| 3 | 9.24-9.30 | 召开教研组会议 |
| 4 | 10.1-10.7 | *放假 |
| 5 | 10.8-10.14 | 制定教研组计划 |
| 6 | 10.15-10.21 | 集体备课(一):《风娃娃》主讲:叶纯丽 |
| 7 | 10.22-10.28 | 叶纯丽上公开课《风娃娃》 |
| 8 | 10.29-11.4 | 集体备课(二):《自己去吧》主讲:张伟美 |
| 9 | 11.5-11.11 | 张伟美上公开课《自己去吧》 |
| 10 | 11.12-11.18 | 集体备课(三):《清澈的湖水》主讲:潘珠英 |
| 11 | 11.19-11.25 | 潘珠英上公开课《清澈的湖水》,胡芳上公开课《纸船和风筝》 |
| 12 | 11.26-12.2 | 集体备课(四):《菜园里》主讲:王见颖 |
| 13 | 12.3-12.9 | 《菜园里》磨课活动 |
| 14 | 12.10-12.16 | 集体备课(五):《雪地里的画家》主讲:金玉叶 |
| 15 | 12.17-12.23 | 参加教研组磨课展示活动:王见颖上公开课《菜园里》,金玉叶上公开课《雪地里的画家》 |
| 16 | 12.24-12.30 | 集体备课(六):《父亲和鸟》主讲:郑萍 |
| 17 | 12.31-1.6 | 郑萍上公开课《父亲和鸟》 |
| 18 | 1.7-1.13 | 金小华上公开课《雪孩子》 |
| 19 | 1.14-1.20 | 教师撰写并上交读后感 |
| 20 | 1.21-1.27 | 期末复习,期末教学常规检查,教科研成果考核 |
| 21 | 1.28-2.3 | 学期结束工作 |
年教研工作计划3
新学期伊始,学校在“以新课程为引领,以教育科研为指导,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指导下,为了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并不断提高生物与地理学科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研组建设
1. 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实施课改实践 :围绕七年级教材展开,深化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结合。通过强化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推动课改理念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2. 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加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以学促研,以研促教”,实现教研与教学相辅相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课堂效益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规范教学常规,确保备课、上课、评价等各环节的高效运作,突出“三关”管理:
- 备课关 :要求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备详案,鼓励其他教师也备详案,确保教案能够体现课改理念,格式规范,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并定期记录教学反思,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
- 上课关 :每节课都要认真讲授,确保教学效果。
- 评价关 :确保评价的公正*和公平*,构建学生的良好学习环境。
4.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促进团队合作 :通过集体备课与合作研究,提升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尤其要做好新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工作。
5. 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作技能,并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6. 开发校本课程和生物创新实验 :通过改进实验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7. 结合学科与环境教育 :发挥学科教学在环境教育中的潜力,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开展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8. 积极参加培训和比赛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常规教学
1. 加强教研氛围,推动教研活动 :把新教材的教学研究作为重点,兴起教研活动,深化学科研究。
3. 教研活动务实高效 :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确保活动内容和措施的实效*,落实好组内公开课教学。
4. 开展听评课活动 :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组长和新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推动听课评课文化的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5.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鼓励教师自主制作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丰富教研组的网页内容,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合作。
6. 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资源 :通过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增加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其环保意识,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参与环保主题活动。
三、教研组专题活动
四、其他工作
1. 参与区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区级教研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 组内活动消息及时上报 :确保教研组内活动的信息能够及时上报,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以上是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