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知识点归纳

(2)解题步骤:

a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7)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7)行程问题:

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13)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鸡兔同笼共50个头,170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数(170-2×50)÷2=35(只)

鸡的只数50-35=15(只)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归纳2

备考阶段已经来临,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小编特别汇总整理《数学知识点复习汇总》,帮*生成功备战数学考试。

简单方程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连接起来的字母或者数字。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列方程:把两个或几个相等的代数式用等号连起来。

列方程关键问题:用两个以上的不同代数式表示同一个数。

等式*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除0),等式不变。

移项:把数或式子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移项规则:先移加减,后变乘除;先去大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小括号。

加去括号规则: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添、去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添、去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括号里面的数前没有“+”或“-”的,都按有“+”处理。

移项关键问题:运用等式的*质,移项规则,加、去括号规则。

乘法分配率:a(b+c)=ab+ac

解方程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求解;

方程组: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

解方程组的步骤:①消元;②按一元一次方程步骤。

消元的方法:①加减消元;②代入消元。

数学基础运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3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大部分金属在自然界中并非以游离态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如金和铂在自然状态下呈现游离形态。其他金属则以化合态存在,通常需要通过还原反应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2、金属冶炼的涵义:冶炼是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过程,本质上是将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这一过程的核心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的化合物转化为纯净的金属单质。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 矿石的富集 :通过去除矿石中的杂质,提升有用成分的浓度。

(2) 冶炼 :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还原剂将金属从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粗金属。

(3) 精炼 :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将粗金属进一步提纯,得到高纯度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

(1) 电解法 :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铝。

(2) 热还原法 :适用于较活泼的金属,常使用焦炭、一氧化碳或*气作为还原剂。某些金属如铝也能作为还原剂使用。

(3) 热分解法 :用于提取不活泼金属,通常通过加热分解金属化合物获得金属单质。

5、金属回收:

(1) 回收金属的意义 :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 废旧金属的回收 :回收废旧金属是最经济和环保的处理方式。

(3) 金属回收实例 :废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造铁盐;电影、照相业及医疗机构中回收的定影液可提取金属银。

---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作为化学资源宝库,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海水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镁、钙、硫、碳、*、硼、溴、锶等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此外还有许多微量元素。传统的海水制盐工业除生产食盐外,还提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的方法: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包括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蒸馏法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方法,原理是将海水加热至沸点,水蒸气与盐分分离,冷凝后得到淡水。

3、海水提溴:

浓缩海水可以得到溴单质,通过化学反应将溴提取出来。

相关反应方程式:

- ① 2NaBr + Cl2 → Br2 + 2NaCl

- ② Br2 + SO2 + 2H2O → 2HBr + H2SO4

- ③ 2HBr + Cl2 → 2HCl + Br2

4、海带提碘:

海带中含有大量碘元素,主要以I-形式存在。在提取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氧化剂将I-氧化为I2,再通过萃取将其分离。

*海带含碘的实验方法:

(1) 剪碎海带,湿润后放入坩锅中。

(2) 加热至海带完全灰化,停止加热,冷却。

(3) 将灰烬移至烧杯,加入蒸馏水,煮沸并过滤。

(4) 滴加稀硫*和过氧化*,最后加入淀粉溶液。

观察现象:滴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为蓝*,*海带中含有碘。反应式:

2I- + H2O2 + 2H+ → I2 + 2H2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