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曾国藩者:一生力戒骄傲,虚心向学,每日三省,努力修身,赢得了众人的由衷爱戴,应付了许多难堪的境遇,还带出了大批后学者。对此我深感自身不足之处,顾努力发奋学习,强健自我。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吾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此句,深有感触。这一句话足以印证曾国藩一身做事的写照。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做事必须要有计划从大小两方面下手,才能做的更好,做事要有自己的底线,多方面衡量对错,建立强大的内心,把握心中的丈量标准,当自己一个人做事时,更应恪守成规,才能实现内心与行动的真正统一,才能敬人,爱人,行动服人,才能切实对部门的员工起到领导表率作用。

葛洪有书云:“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作为一名部门领导,我时刻谨记,言必行,行必果,时刻保持谦虚之心,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虚心听取他人建议,顺势合理引导,才是为大智大才。

作为采购部的经理,更是采购部的普通一员,我们时刻警醒,要做好日常每一件事,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有可能就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也经常自省,怎样优化流程把

小事做好,记得又一次内部培训中讲到一个故事:

当年麦当劳在*招人,韩定国应聘时,麦当劳训练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从洗厕所开始的,这让我们所有人深有感触,认识到只有先从卑微的工作开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为尊”的道理。韩定国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知名的企业家,无不是从开始就能从卑微的小事做起,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要轻视每一件小事,因为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构成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轻视的,甚至是不愿意花力气去做的,但是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干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做大事。

想做好大事,内心要足够强大,要沉稳,细心,胆识,大度,还要有诚信与担当。

面对事情,要敢于决断,克服犹豫不定的习*;挑战弱点,彻底改变自己的缺陷;突破困境,从失败中撮成功的资本;抓住机遇,善于选择、善于创造;发挥强项,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调整心态,不让情绪伤害自己;善于交往,巧妙的利用人力资源;摆正心态,敢于面对现实;强大自我,具备成功的条件;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先进表率作用;服从公司安排,敢打硬仗,敢打攻坚仗。

作为一名部门经理,我经常教育下属,虚心学习,强化意识,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同时,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建立学习型团队,制定每月读书计划,

每月总结思想感悟,从思想上扭转简单原始采购方式的理念,积极寻找突破现有采购模式的方法,为公司的发展壮大,不断的献计献策,保驾护航。

在此,我仅代表采购部向大家保证,一定时刻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这几句话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明处,作为采购部以后做人做事的明镜,悬挂在每个人的心间,让公司领导对我们放心,让领导对我省心,让客户对我们安心,让一个新的学习型团队展现在大家面前。

采购部

曾国藩如何读书2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每日不拘何时,*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做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在*务繁忙之际,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同治元年(1862年),他任两江总督,白天忙于*政事务,夜里仍温读诗文。他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初一起写日记,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二止从未间断,数十年如一日。

  他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深得要领,曾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其见解可谓精辟至极。曾国藩读书注重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很重视做读书笔记,除经史外,常随手摘记,使得他的读书精深有用。曾国藩曾说:“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曾国藩喜欢读史,曾写成《历代大事记》数卷,以此作为重要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曾国藩名言3

曾国藩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学习、敬业、感恩、谦虚、奋斗......。永远的榜样!

曾国藩的名言更是具有大智慧,细细品读,必有收获!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常存*渊惴惴之心

☆勿过多怜悯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禁大言以务实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勿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须先立坚卓之志

☆家和则福自生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智慧愈苦而愈明

☆治*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