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描绘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段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的生活状况。作品中体现了高尔基对苦难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望和坚强。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一种压抑的情绪,可能是被书中的氛围所感染。阿廖沙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就离世,虽然那时他还很小,但我想阿廖沙一定心疼。失去深爱之人,躺在昏暗小房子里,穿着白衣裳、光着脚的父亲,已经无法再见到,这让童年失去了完整的父爱。
阿廖沙的母亲在得知丈夫离世时,努力在孩子面前展现坚强,但眼泪依然不争气地流淌,表露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怀念。由于父亲去世,母子俩无法在原地生存,只得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
外祖父是个脾气时好时坏的奇怪人物,阿廖沙经常受到他的毒打。然而,阿廖沙在一次毒打后发现外祖父“意外”地来看望他,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让阿廖沙对他的看法产生了变化。外祖母则经常保护着阿廖沙,使他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
在外祖父的家中,阿廖沙遇到了贪婪、残忍、愚昧、亲人间勾心斗角的情景。虽然童年充满了这些困扰,但他结识了深爱自己的伙伴“小茨冈”。每次外祖父打阿廖沙时,小茨冈总会挡住鞭子,给予阿廖沙关爱。这让阿廖沙在困境中感到幸福,尽管家庭关系复杂。
小茨冈虽然自由自在,却因家庭环境被迫谋生。他的经历让我反思自己对生活的抱怨,珍惜眼前的一切,不想留下遗憾,努力抓住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写出我心》读书笔记1000字2
随着我将公众号名称更改为《写作与跑步》并承诺坚持每日写作,我经常会产生一些忧虑:
公众号标签化: 我是否会永远被贴上"写作与跑步"的标签?
每日写作压力: 如果我无法每天产出,或者文章质量不佳,该怎么办?
过分暴露: 撰写太多个人化的内容,会不会给人留下文艺书呆子的印象?
阅读《写出我心》一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压力。这本书的观点与我曾经感悟到的不谋而合,只是作者以更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我认为,记录这些想法具有意义,因为在某一时刻,我的文字可能会与他人的不谋而合,这是一种奇妙的连接。
每个人的读书方法不同,随着年龄和关注点的变化,真正为自己所用的书籍可能并不多。但如果不通过写作进行反思,许多内容就会转瞬即逝。因此,如果我们认同某些观点,不妨试着自己写一遍,不要以为自己完全理解别人所说,但要真正在文字中表达出来却并非易事。
《写出我心》是一位美国作家于1986年出版的著作。它的风格轻松随意,口语化,这符合美国作家的写作风格。作为读书笔记,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写作的自信与觉醒: 写作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唤醒我们的精神。写作让我们得以掌控文字,在表达顺畅和专注中体验心流。
写作作为修行: 一位佛学大师曾对一位作者说:"写作与修行无异,只要钻研写作,便可随心所欲。"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洞察生活,净化心灵。
写作广泛应用: 书中提到的写作方法不仅适用于写作,还可应用于跑步、绘画或任何我们热忱并愿意投入的事物。
全面探索生命: 写作意味着最终深入探索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