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班做了一个实验——鸡蛋沉浮的奥秘,这个实验十分有趣。

实验器材有:适量的盐、一只敞口杯、适量的水、生鸡蛋一枚、搅拌棒一根。

鸡蛋沉浮的奥秘六年级作文

开始实验了,只见老师左手端着盛有大半杯水的杯子,右手拿着一枚鸡蛋,小心翼翼地把鸡蛋移近杯口。只见鸡蛋“扑通”一声,像一个跳水运动员从水板跳下并潜入到杯底。我想鸡蛋在杯底稳稳实实的,怎么会浮起来呢?难道老师还会魔法不成?

带着我们的疑问,进入下一步实验。老师用勺子舀了半勺盐,我们紧紧盯着杯子,等着奇迹发生。老师把半勺盐缓缓倒入水中。清澈的水,立即变得浑浊了,像明亮的天空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纱。可是鸡蛋依然像一个熟睡的婴儿,一动不动。“实验失败了吗?”“怎么还没有浮起来呢?”大家在底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不会真的是败了吧?”我也担心了起来。

就在这时。老师又舀起起来一勺盐倒入水中。杯子里的水越发变得浑浊了,隐隐约约看到了鸡蛋正在水中飘飘悠悠的浮动、升腾。

老师,拿起搅拌棒迅速的搅拌起来,那鸡蛋随着搅拌棒在杯中跳起了芭蕾。“哇!浮起来啦!”就在老师搅拌的那一刻,鸡蛋像潜水员一样,猛地向上游去。我们瞪大双眼,“成功啦!成功啦!”我们欢呼着,“这也太神奇了!这盐的力量也太大了,居然让鸡蛋在水中真的浮了起来。”我不禁在心中暗暗称奇。

老师解释道:“那是因为盐放入水中搅拌,溶化后水的比重就会加大,水对鸡蛋的浮力就加大了,当水的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的时候,鸡蛋就会浮出水面了。”

原来是这样啊!这次的实验真的令我们大开眼界,生活之中,真是处处皆学问啊!

鸡蛋浮起来了小学日记2

一早,老师拿着一个透明玻璃杯和一个硕大的鸡蛋走进教室。同学们好奇地问道:“老师,您这是要做什么呀?”老师神秘地一笑,答道:“这是个秘密,等一下你们就知道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个谜题。

到了第二节课,老师说道:“我现在去取些材料,待会儿做个实验。”我们安静地等待着。不一会儿,老师回来了,手里端着一杯清水,里面漂着一颗鸡蛋,另有一盒盐、一把勺子和一双筷子。老师自信地说:“我能让这颗鸡蛋浮在水面上,你们信吗?”有的同学半信半疑,而有的同学则坚信不疑。

实验开始了。老师用勺子舀了一勺盐,倒入清水中并用筷子搅拌。然而,鸡蛋依旧沉在杯底。老师又加了一勺盐,缓缓搅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竟然浮了起来!细看之下,鸡蛋外壳上附着一层细密的微小气泡。实验成功了,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但我们更想知道,鸡蛋为何能浮起来呢?

这时,一位同学忍不住问道:“老师,鸡蛋怎么会浮起来呢?”老师解释道:“这是因为盐的密度比鸡蛋大,产生的浮力也比鸡蛋大,所以鸡蛋就能浮起来了。回家后,你们也可以试着重复这个实验。”

做实验不仅有趣,还能学到知识。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回家做起了这个实验,看看我能否复制老师的成功。

沉与浮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中的第三课。它是在研究盐的溶解特征后,进一步探究“其他的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放到水中的物体除了溶解外还有其他情况,从而引出沉与浮的内容。教材先设计了“感知浮力”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存在。接着又通过实验探究“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和拓展,让他们设法“改变鸡蛋与橡皮泥的浮沉”,由此见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入生活实际,去关注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人类对浮力的作用。

二、说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接触实验探究比较少,但对于“沉与浮”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沉与浮”现象有着似是而非的解释,从对生活中熟知的许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猜测和事实对比,到判断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和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经历一个个猜测及验证,矛盾与思考、疑问到探究、意识到自己的科学认识在不断更新和提升,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沉浮,并加以描述。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事物)现象应具备的猜想能力。

2、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我们可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

3、继续培养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提出猜想与假设。

(2)、对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提出猜想与假设。

5、教学准备

水槽泡沫板钩码 测力计橡皮泥 鸡蛋 乒乓球 水 玻璃杯及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应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同时综合运用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