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清代,刘熙载在《艺概》卷二中评价李白的诗时指出:“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 这里的“不离本位”指的是诗中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意张扬,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一首既有奔放气势,又讲究法度的优秀之作。

【年代】:唐 【作者】:李白——《玉壶吟》

【内容】: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赏析】: 清代刘熙载评价李白的诗时称:“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 这里的“不离本位”指的是诗中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意张扬,漫无边际。《玉壶吟》是一首奔放气势与讲究法度兼具的佳作。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载(744),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整篇充满了郁勃不平之气。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四句主要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开始两句刻画了诗人自我形象,挥剑击玉壶,表达了孤愤难平的情感。接着三杯浊酒,拂剑舞秋月,高咏涕泗涟,通过舞剑吟咏表达出无法压抑的悲慨之情。用“忽然”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激荡的情感。

第二段四句通过回忆过去的辉煌时刻,展现了诗人曾受宠的一面。“凤凰初下紫泥诏”写入京赐宴的荣耀,而“大隐金门是谪仙”则表达了诗人遭遇谗谤之痛苦。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得意与失落。

第三段四句写诗人自己坚贞傲岸的品格。以“西施宜笑复宜颦”表达自己从容淡定的态度,而“君王虽爱蛾眉好”则反映了朝廷内部的尔虞我诈。

整体而言,李白在《玉壶吟》中以奔放的笔调表达激荡的情感,同时通过巧妙的结构展示了得意与失落的反差,展现了诗人坚贞傲岸的品格。这种豪放而不失法度的写作风格正是刘熙载所称赞的“不离本位”。

李白《江上吟》诗歌鉴赏2

这首诗题为“江上游”,据说是李白三四十岁时游历江夏时所作。在思想和艺术上,它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的篇章之一。

唐汝询在《唐诗解》卷十三中解释说,这首诗的主题是“因为世道狭窄而放肆志趣以行乐”。尽管这种解释可能不够全面准确,但他指出诗人因为感受到“世道狭窄”的现实而吟咏这首诗,这一点确实中肯。读起《江上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楚辞》中的《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对庸俗、狭隘现实的厌弃,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的四句描绘了江上游船的情景,虽非写实,却是经过夸张和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彩和超脱尘世的气氛。“木兰之舟沙棠舟”,船材珍贵神奇;“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精美,奏出非凡乐音;“美酒尊中置千斛”,展现了丰富的酒量和豪放的饮兴;“载妓随波任去留”,写尽了游乐的奔放和恣意。总之,江上之舟如此豪放,足以满足诗酒之兴,尽情享受声*之娱,构建了一个超越世俗的自由美好世界。

中间的四句分两联,通过对比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便成仙,仍需等待黄鹤到来,显示了即使精通道法也难以逃避尘世的寂寞;“海客无心随白鸥”,诗人已舍弃了功名利禄,心随白鸥自在飞翔,比起仙人还要自由自在。这种境界下,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荣辱贫富,已经不再重要。因此,纵观宇宙,回望古今,便得出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庸俗之说相对立的观念:“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和楚王,自然而然,这两联的对比强调了忠诚与荒淫、光荣与灭亡的对立。屈原尽忠爱国,却被贬谪,最终投江自尽,他的诗赋却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他当年建造的宫殿台榭,如今早已荒废,只剩下满目苍凉的山丘。这两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进步的必然长存,而反动的终将覆灭;文学的伟大是永恒的,而权势却是短暂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全文3

访洋人言瀛洲,烟涛渺茫信难求。越中来客说天姥,明灭苍云有人搜。天姥若连天欲绝,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向东南倾。

余因越人语梦游会稽,一夜飞渡镜湖月。镜湖月照影随身,直到剡溪谢公屐。谢公宿处尚依然,渌水清波猿声悲。谢公屐上足依然,青云梯上半壁看。半壁见海日初升,天鸡鸣处响云中。危岩重叠道旋回,迷花依石觉暝晖。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惊层巅摧。

黑云压城欲雨来,澹澹烟波生复没。列缺霹雳声震地,层巅欲摧山将颓。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际,日月照耀金银台。披云衣之仙人下,虎鼓瑟鸾回车。仙人杂沓如麻稠,恍然魂惊忽腾起。觉时只有枕席存,失向来之烟霞姿。

世事如梦境难求,古来万物资东流。别诸客与君远矣,何时到此东鲁游。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天姥山:位于浙江绍兴新昌县东。传说登山者可闻仙人天姥歌声,故名。

瀛洲:古代传说东海三仙山之一(另两座为蓬莱、方丈)。烟涛:波涛浩渺,远观似烟雾笼罩。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越人:唐时越州(今会稽,即绍兴)一带之人。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以及下文的“天台”,皆为山名,今在浙江天台北部。

一万八千丈:一作“四万八千丈”。

“对此”句:对着天姥山,天台山仿佛要倾倒向它的东南。意即天台山与天姥山相比,显得低矮。

因:依据。之:指代前文越人之言。

镜湖:又名镜水湖,在绍兴北。

剡溪:水名,在嵊州南。

谢公:指南朝会稽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游山。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渌:清澈。

清:凄清之意。

谢公屐:谢灵运所穿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游山,必至幽深峻峭之处;其备有特制木屐,屐底活动齿,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木屐,以木板为底,上有带,形如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已望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古传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桃都树,枝叶蔓延三千里,树上栖息有天鸡。每当旭日初升,光照此树,天鸡鸣叫,天下鸡鸣随之。

“迷花”句:沉迷于花,倚靠着石头,不觉已至黄昏。暝:日落,天黑。

“熊咆”句: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泉水在轰鸣。“殷岩泉”即“岩泉殷”。殷,作动词,轰鸣。

“栗深林”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峦震惊。栗、惊,使动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

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列缺:指闪电。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仙府石门轰然一声自中间打开。洞天:仙人所居洞府。扉:门扇。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浩荡: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

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仙人居住之地。

云之君:云中仙人。

鸾回车:鸾鸟驾驶的车。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回:旋转,运转。

恍:恍然,猛然。

觉时:醒时。

失向来之烟霞:梦中所见的仙境幻影消失。向来:原本。烟霞:指前面描写之仙境。

东流水:像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

“且放”二句:暂且把白鹿放养在青翠山崖,俟需远行时骑它去游历名山。白鹿:传闻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须:等待。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