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历的9月7日是白露节气。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一节气标志着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因此,白露实际上象征着天气转凉的到来。
在白露节气中,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保健至关重要。
进入白露节气,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炎夏已经逝去,暑气渐消,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尽管气温逐渐下降,但专家提醒说,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更显凉意,容易导致感冒或旧病复发。此时应注意避免鼻腔疾病、哮喘和支气管疾病的发生。因此,这一节气的养生重点在于加强身体锻炼,注重心理健康,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下面是一些白露节气的养生方法。
小心应对“秋燥”
白露时节,秋燥易伤津液,常出现口咽干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中医认为,这与肺气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有关。因此,在饮食上,应当注重滋*养肺,遵循“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
“秋冻”需适度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句话表明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会明显感受到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然而,有些地区仍然炎热,晚上仍需开空调或洗冷水澡。专家建议,到了白露,应避免赤膊露体,不要冲凉。中医有句谚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提醒人们白露节气过后不宜*上身。此外,白露后天气变化多端,特别是早晚温差较大,易诱发感冒或复发旧病。如贪食寒凉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
谨慎补*,多食粥水
在白露时节,很多人认为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秋冬已至,便大量进补。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季节*易发病,如秋季常见的过敏*鼻炎、气管炎和哮喘等。因此,在进补的同时应因人而异,尤其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人,更应慎重。体虚者最好通过食补代替*补,而食补以粥水为首选。
白露是什么意思?白露的习俗介绍2
白露,作为24节气之一,标志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和天气的转凉,清晨时分草木上已经挂满了露珠。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说明了此时正值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准备过冬所需的食物。因此,白露实际上象征着天气的凉爽。
2014年的白露时节是在9月8日01:01:25。每年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左右时,就到了交“白露”节气的时候。而“白露”节气则反映了自然界气温的变化。此时的露水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自然现象。正如《礼记》所言:“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解释,露水是由水土湿气凝结而成,而秋天属于金,金*白,因此露水也呈白*,代表着气温开始变冷。古人在《孝纬经》中也提到:“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说明*气逐渐增重,露水因此变得白而凝结。
在浙江温州等地,有着过白露节的传统习俗。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这一天采集所谓的“十样白”(也有说法是“三样白”),并用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这样可以滋补身体,预防风湿关节炎。民间认为在白露节食用番薯可以防止全年食用番薯后出现胃*问题,因此在旧时农家,白露节都有吃番薯的习俗。
在南京,人们特别喜欢在白露时节品尝“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了夏季的高温,白露时节正是茶叶生长的黄金时期。而在南京和浙江一带,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传统。这种酒是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造而成,口感略带甜味,因此被称为“白露米酒”。白露时节也是太湖地区祭禹王的日子。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气,俗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这句话提醒人们,尽管白天气温尚且温和,但早晚已经开始变凉,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在白露时节,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较高,因此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养生的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保暖,积极预防过敏*疾病。
白露早寒露迟是什么意思3
白露将至,同学们知道“白露早寒露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让我们和yjbys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时候常常听到老人们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提醒人们要注意种植麦子的时节。实际上,完整的谚语应该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强调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
“白露”是九月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气温明显下降。俗话说的“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指的就是这个时节。
气象专家指出,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向南移动,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晚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此外,“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谚语中提到“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指的是白露时节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很大。当然,关于白露的民谚还有很多,都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添衣防止感冒。
白露养生须知
按照五运六气的规律,白露处于四之气的末端,主气为太*湿土(7月23日~9月22日),客气也是太*湿土,雨水较为明显,时有大雨,雨后气温会降低。在泉之气阳明燥金逐渐增强的同时,天气变得凉爽、清洁。要注意预防感冒、发热、恶寒、咽喉干燥、黄疸、鼻塞等症状。有鼻炎的人在这个时候容易发作,有水饮宿疾的人也容易发生咳喘、支气管疾病、呕吐、消化不良、水肿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一、饮食
白露时节,气候变凉,天地清爽,人体阳气收敛,*阳失衡的人会感到皮肤干燥、咽喉不适。养生要注意收敛阳气、培养*气。在饮食方面,应减少辛辣口味,增加*味,并适当添加甜味。辛辣食物属于阳*,容易损耗*液,而*味有助于收敛,*甜可滋*,有助于滋养*液。蔬菜方面可以选择肥嫩的茎叶类,如西芹、香芹、芥蓝、大白菜、茭白、秋葵、百合、莴苣、莲藕、菠菜等。茭白质地鲜嫩,有滋润*液、使皮肤润滑细腻的效果。秋葵脆嫩多汁,清润不腻,也有良好的滋*作用,非常适合这个季节。水果建议选择葡萄、石榴、苹果、雪梨、山竹、香蕉、菠萝等,但要注意适量食用,过多会影响脾胃功能。
二、作息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大,不宜赤膊,要注意防风、避露,避免风寒侵袭,以免导致肢体关节疼痛。早睡早起,早上尽早起床锻炼身体,舒展筋骨。锻炼时不要过度出汗,稍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晚上应尽量早点就寝,最好在晚上十点左右,这样有助于收敛阳气、养护*气,对五脏健康非常有益。
三、情志
白露时节,秋意渐浓,万物萧瑟,草木凋零,容易给人带来悲秋之感。但不宜过度沉浸其中,可通过写诗、绘画、唱歌等方式适当发泄情感。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因自然物候而兴奋不已,情绪波动较大,这对养生不利。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安定,不好意思,还没完呢。接下来继续:
遇事要学会平复心情,缓和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四、导引
每天清晨五六点左右,可以采取坐姿,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盖上,缓慢地转动头颈。每边各做三到五次,然后咬紧牙齿三十六次,调整呼吸,慢慢吞咽口中产生的唾液。这是根据陈希夷的《白露八月节导引法》。这样的导引有助于疏通经络,减少风寒之邪的侵袭,避免出现身体不适,如怕冷、打哈欠、多汗、鼻塞、鼻出血、口角溃疡、颈部淋巴结肿大、喉咙疼痛、呕吐、额头黑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