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爱千恩百苦,爱我疼我孰若父母?这是寂寞的黄昏。夕阳淡出了最后的一道余晖,秋风送走了最后一只大雁。今天的最后一趟列车带着我,疾向远方。望着父母在我眼前渐渐消失的身影,我的眼泪再次情不自禁……
慈母手中线,女儿身上衣。天,不知为何这样凉,夜已深沉,寒意袭人。难怪诗人们都说:天阶夜*凉如水。其实,何止天阶夜*凉如水?寒夜,薄衾,今夜我也同样难眠。明天,我就要告别父母,去县城读高中了,妈妈还在灯下为我穿针引线,缝补衣服的扣子。
起床,我对她说:“妈,别缝了。衣服的扣子哪会那么容易松开呢?”她却说:“你不在身边,要是扣子真的松了,有谁帮你缝呢?”看着妈妈冻得发青的手,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从脸颊上滴落下来……
临行絮絮叨,意恐迟迟归。不知何时,爸爸也起床了。看得出,他也一直没有入睡。“玲玲啊,爸爸妈妈这次不送你上学,是为了给你一次考验。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就给爷爷打电话。爷爷在你二叔那边,离你们学校很近的。要再不行,也可以多找老师和同学帮忙,千万不要逞强,什么事情都一个人硬撑着。”爸爸又一次重复着他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老话。看着他满是忧虑的眼神,我只好再一次对他说:“爸,你就别担心了,县城我又不是只去过一次。”“可这次不一样,你这是去读书,得长期呆在那儿。”“你不是说,有爷爷、老师、同学可以帮我吗?”爸爸,终于放心地笑笑说:“是啊,我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多找他们。记得要经常给家里打电话,有空就回来看看爸爸妈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句我忽然就读懂了。如今,列车不知带着我走了多远。窗外,皎洁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我的脸庞。此情此景,我怎能不想起妈妈的身影、爸爸的叨念?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对我的深爱我永远也读不完。但,我还是要深情地对你们说:“爸,妈,女儿长大了,我爱你们,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我是真的懂你满分作文2
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我心里。”
我循着梦想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正当我“迷花倚石忽已暝”时,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俊才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热爱国家和*,怀抱着壮志雄心,渴望为民做主,却遭到小人陷害,昏庸的皇帝听信谗言,贬低了李白,使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备受冷落。圣上啊!您未能分辨清白,被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判断,枉害了一代风流……
我的心中默默流淌着泪水,我能感受到李白的悲苦。我无言,只能在心中呐喊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边。他那满布皱纹的额头,微微弯曲的瘦弱身躯,满脸沉思的迷茫……我想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突然,仰天长叹:“天啊!你为何如此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能明白我的心意!”他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献身,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刻在后人心中,永远不会被遗忘……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屈原被逼无奈,愤怒至极,大声吼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了对国家和*的忠诚。
回想当年,小人谗言,君主昏庸,导致了圣贤的被疏远,亲近小人,造成了圣上的错误认知,也导致了李白、屈原等人的悲惨命运……呜啊!哀哉!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永远不会忘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叹。”唯觉时之试卷,失去了李白、屈原……梦一场……
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散文,作者以异样的情愫怀念了“诗仙李白”。开篇以“鱼和水的对话”引出对李白的回忆。叙事条理清晰,情感真挚,结尾“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叹”更是让这种感情升华。首尾呼应,余音袅袅。
高考满分作文:懂得赏识3
当提及常识时,我突然想起了赵本山的小品。每年观赏后都会快乐地笑个不停,直到最近才明白,他所描绘的都是常识。或许我们身处其中,常识却离我们太近以至无法触及,我们渴望理解却又害怕失去,于是只好以笑声来宽慰自己。海子曾言:“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常识被割裂的时代。看过《高考1977》后,我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或许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个时代显得完全没有常识,然而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常识,是否真正生活在常识之中呢?每个人是否都像《皇帝的新衣》里围观的那些人一样害怕开口说出常识?我们是否敢站在敢说常识的那个小孩身后?
我经常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十分可爱,而大鸟的举止更是令人敬佩。不知何故,每次看到这景象都会让我想起母亲站在校门口为我送东西的场景。“最近在校怎么样?”“身体如何?”她总是那样平凡而普通地问着。有时我会觉得心烦,觉得这些只是简单的问候,然后接过东西就走了,不知道她是否感受到了我的心情。然而,无论是春夏秋冬,母亲总是在那里。即将毕业了,我却越发感到,尽管我能答满试卷,懂得很多知识,但我仍未真正理解一种普通的常识,那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母亲,您给了我生命,在风霜雪雨中,在日复一日的家务里,在岁月刻下的白发中,您一直都在,带着您那不变的期待与爱。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替您扶起掉落的酱油瓶,为您准备一顿每天都享受的早餐,为您按摩劳累的双肩,清洗饭后的餐具,用上好的护肤品为您梳理,然后挽着您的手,与您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光。
父母是无私的,他们倾尽所有,将全部的爱都给了子女。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时刻怀着感恩之心,有着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它将让我们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感恩是常识,我们应该铭记于心。明代的《增广贤文》中写道:“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这意味着,乌鸦在母亲年老时会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羊在喝奶时会跪下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让人感慨万千,连禽兽都懂得礼义,懂得感恩回报,那么人类更应该保持良知吧?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常识,如果我们失去了常识,就会失去生存的根本。杰斐逊曾说:“我对人类的常识有着极大的信心”,我也相信感恩之常识就像隔着窗户的阳光一样,必将唤醒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