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名称:

过小桥,送月饼

大班中秋节体育游戏过小桥,送月饼幼儿园方案

游戏目标:

1、发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游戏准备:

布置场地,在场地两端画起跑线,相距50米,中间摆放平衡木。小型月饼盒两个。

游戏过程:

1、谈话:中秋节到了,小朋友们要去慰问*叔叔,大家在路上要走过一座小桥才能到达目的地。你们敢过小桥吗?

教师提醒幼儿,人或月饼不能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违反规则要重新走。师幼一起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平衡木的动作要求,幼儿依次练习,教师指导。

2、游戏:过小桥,送月饼。

玩法:幼儿分*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两端的起跑线上,游戏开始,两队第一组的排头手体月饼盒,跑到小桥前,走过小桥,跑到本队另一方,将月饼盒交给第二组的排头,站到队尾。第二组排头按上述方法过小桥送月饼,依次进行。先完成任务的队为胜。

规则:一是在小桥上只能走,不许跑。如果人或月饼盒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要从掉下之处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儿不能跑出起跑线接月饼盒。

3、游戏结束。

收拾物品,归放到原来的地方。带领幼儿一起走出游戏场地。

游戏反思:

通过此游戏充分锻炼了幼儿身体机能,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体验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和满足,并能自主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尝试游戏合作的技巧,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体育游戏方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玩耍来感知胶泥的特*。

2、在游戏中掌握摔泥、团泥、捏泥和压泥等基本技巧。

3、在玩泥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若干红*胶泥,以及一处适合幼儿玩耍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体验玩泥,感受其中的乐趣。

1、教师随意取一些泥巴,放在手中,边看边揉捏,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手中的泥巴是什么感觉?捏一捏,它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玩泥,鼓励他们边玩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间游戏:摔泥巴

1、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摔泥巴,吸引幼儿的兴趣:“东洼里,西洼里,都来看我放啪哩!”然后,教师将捏好的泥巴甩出去,发出“啪”的响声。

2、师生一起玩游戏,启发幼儿掌握摔泥技巧:捏成小碗形,用力迅速地甩出。

(教师巡回指导,并在活动中渗透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泥巴发出响声?发出响声的泥巴顶部会出现一个大洞。打响的幼儿需要再次说儿歌:“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其他幼儿则从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块,捏扁后用来补洞。如果泥巴没有响声,另一位幼儿则要在对方的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

(1) 在摔之前,要检查泥巴碗底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儿应尽量使泥碗的破口变大。

(2) 要确保泥巴碗的破口得到修补。补泥的幼儿要把泥压扁压薄,尽量修补好破口即可。

三、游戏结束后整理场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