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那个我已离去了一年的小学,不禁感受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情愫。那棵已有几百年的老榕树,还是像我刚来学校时一样,尽责尽力的屹立在那里。我看着老榕树,倾听到了曾经我们在这儿的快乐。

犹记得,那时的我们,经常在这颗老榕树下排排坐。嘻嘻哈哈的说笑、吵吵闹闹的举动、开开心心的玩笑,都成为了我们当时不可或缺的标志。

倾听你的心作文750字

听!风吹来了我们曾经的嬉笑声,是那么的无忧无虑。像是从来没经历过痛苦、挫折与悲伤的天真的笑声。

看!落叶上映出了我们曾经玩耍的片段,是那么的开心、快乐。像是从来没想过未来、考试与分离的孩子们。

念!天空中出现了我们成群结队的背影,是那么的坚强、倔强。像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认输、失败与顺从的我们。

你听到了吗?你看到了吗?那是曾经的我们啊,曾经不曾经历过分离,以为永远都会快乐的我们啊。那现在呢?我们还是以前的我们吗?

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在绝望的大叫:不要改变,我不要你们离开我。那是我的声音吗?我以为我们会就这样过一辈子,从来不曾想过,我们要进入不同的学校,去不同的班级,上初中。我不想听、也不想说:再见。因为这两个字太过残忍,太过孤零。

可是,我还是听到了啊。用心听到了啊。可是,我却并不是那么的难以接受,因为那句再见,不再是所谓的再见。而是一种祝福,一种憧憬,一种向往。

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你们的真实想法,你们是想要去追求更加快乐的幸福,所以才不得不对小学这六年说再见。我真的用心听到了,并且微笑的释然了。

毕业、分离并不是残酷的,相反,它是幸福的,因为在离别的那一瞬间,我们都已经长大,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的幸福是怎样的,所以才会微笑的念起那两个字:再见。

朋友们,请你们用心的去倾听身边的声音,每句话都有着与其本身不一样的含义,只有用心倾听,才能听懂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所以,用心的去倾听每一句话吧,别误会了那些爱你们的人。你真的会倾听吗?

    富顺二中初一:冯荟芷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作文网”第一个就是,请记住我们的地址(T262)

倾听作文750字2

晚风细入,熏香袅袅,弦弦颤动,余音凫凫。幽雅婉转的琴声在我们耳旁起舞。听,你听到了吗?

我爱倾听,听大自然的一切。春天到了,因为天使来了,朴翼天使的鸣叫总是美的,听一听鸟鸣,总有一种在天际翱翔的惬意。炎炎夏日中,听着鸟儿的鸣叫,就想和蝴蝶在一起翩翩起舞。即便是到了冬天,我也会倚在窗前,静静地等待天使的归来。

相比鸟鸣,我更爱听大自然演奏的乐曲。再也无法忘记听风的乐趣。微风的时候,似乎没什么声音,可当你用心去听时,就会感觉到风儿在用它细腻的声音和你打招呼。当劲风来临时,那一声声呼啸就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没有必要害怕,因为他永远不会伤害你。大自然对我们这些孩子很放纵的,因为她知道我们是她的孩子,我们不绘伤害她。在大自然的溺爱中,在风儿的陪伴下,我们在笑。

我也爱听雨。对于雨,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感,总是把雨叫做天空的眼泪。也许在我这样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的眼中,雨也是天真的吧!雨小的时候,就像小溪流淌过自己的身体,雨再大些,就像讲河在奔腾,在咆哮。当雨肆无忌惮的放肆时,就会有一种在海洋中无拘无束的快感。虽然豆大的雨珠砸在身上有些疼,我也会在雨中奔跑,去享受那野*的复苏。雨是我们成长的最好的伙伴。

大自然固然美丽,我更喜欢倾听最聪明的人类,尤其是人的笑声。倾听孩子的笑声,我听出了无尽的童趣;听大人的笑声,我听出了坚强;听老人的笑声,我听出了岁月遗留下来的美好。

笑声会带着我们的故事在风中飞扬跋扈地放肆着,而我们的那些美丽如花的故事就这样飞走了,飞向远方,最终屈服在时间脚下,只有我们的笑声还弥留在耳际,作为永恒的纪念。

倾听是一种享受,倾听是一种乐趣,倾听是一种发泄,倾听是一种美好。倾听那晓风残月,听那对酒当歌,听那风起尘扬,听那感花悲泪,听那倾城之恋,听那天荒地老……

又是一轮春夏秋冬,又是一番风花雪月,在这个美丽的如同花儿的世界中,你还在听吗?

倾听心底的声音作文3

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费舌尖。

这是我从来没有用过,却颇为喜欢的一首定场诗(最喜欢的是《破窑赋》,可惜因为太长,没有几个听众有这个耐心)。其实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例如唱歌、表演,甚至谈话,我们想要表达的绝对不仅仅是歌词,动作和谈话的内容,而是后面蕴藏的故事和情感。然而非常可惜的是,这蕴于后面的故事和情感又是无法用任何形式表达的。能够理解这种感觉,或者是感同深受的,我们称之为“知音”。这也是为什么“知音之交”排在“八拜之交”的首位。

每个人都有一个知音,那就是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了。有人会问:“这怎么可能?难道还要自己和自己说话不成?”这也并不稀奇,不然也就没有“自省”这个词了。除此之外,还能够倾听来自你心底的声音的人就是你的知音了。反之亦然,如果你有幸能够听到对方来自心底的声音,那么你也是那个人的知音了。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种概率小的可怜,否则就不会有“知音难觅”的说法了。就像陈升在给刘若英的忠告中提到的那样,“不要轻易的把自己的CD送人,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他根本就不会去听。你用生命创作出来的东西就这样轻易送人了,不值得。”

这种感觉我是有的。因为我时不时的也喜欢讲个哏,说个笑话,来段相声。如果把这些单纯的理解为贫,不正经,爱显摆,我只能一笑了之。笑也是苦笑,因为这种理解也不是少的,我虽做不到像季老那样“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我很喜欢邰智源的“皮箱哲学”,这个世界上的正经事儿不多,该干的干好了就可以了。剩下轻轻松松,一笑而过又有何不可呢?我的相声最初是说给我的父母的。考上研究生后,就很少给父亲写信了。到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他并没有读过研,再交流起来他写的篇幅就短下来了。尤其是出国以后,如果他工作上遇到不顺心,再写给我,等我收到已经是一个星期以后的事情了。到时,该生的气都生过了,为时晚矣。老小孩,老小孩这话不假,人要是上了年纪,难免就会有小孩心*,不能光讲理,还得哄着。哄有两种方式,一是编瞎话,拍马屁;二是讥讽,诙谐的让对方意识到。想想那个时候我英语6级考了5次才过,我父亲送了我一本《儒林外史》,然后在“范进中举”上面画了一个大圈。现在我又连说3遍《破窑赋》中的“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来讥讽他中年以后,未曾提拔,颇有意思。我母亲就更好对付了,我用不同方言说上几句话,她就乐得紧啦。后来,和朋友们在一起,有时候讲个笑话,调节气氛,朋友为之一笑,我也颇感得意。只是有时候难免要“欺负”一下老实人,志广兄要海涵啊。

还有一种情况是来自你心底的声音却听不到回响。通俗点儿说是“对牛*琴”,三俗点儿说就是“好心当成驴肝肺。”有时话说一半就被打断,有时甚至话未开口就直接憋回去了。这种事情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本来是精心的为对方考量,却不被领情,或者被敷衍过去。尴尬倒是其次,伤心可就难治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有没有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呢?把别人来自心底的声音当耳旁风,或者敷衍了事呢?如果有,那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啊!

教训,从别人身上学最好,从自己身上学最深;经验,从别人身上学最快,总结自己的最好。在当今这个浮躁奢华,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我们是不是都要倾听一下来自心底的声音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