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梁山,大家都会想到有108个好汉的梁山,但是今天要说的是我的老家陕西合阳县的梁山。它虽小,但是四季分明、风景优美。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迷人的梁山吧。

春天,梁山上的小草探出了头,树木也都吐出了嫩芽,从山脚往上看去,到处都绿油油的,中间点缀着五颜六*的花朵,像一片绿*的海洋中漂浮着颜*鲜艳的小帆船。这些花朵有红*的、黄*的、紫*的……他们挨挨挤挤的,一朵连着一朵随风舞动,好像是在开一场有趣的聚会;山下小溪中泉水叮咚,像是在给这场聚会伴奏!

迷人的梁山500字作文

夏天,山上苍松挺拔,青草葱翠,山间微风袭过,花香四溢,馨香扑鼻,沁人心扉。抬眼望,蓝天白云高山飞鸟,如同置身画中;山下清澈的小溪哗哗地流着,唱出欢快地歌声。远远望去,那土黄*的沙粒、清澈的小溪,给夏天戴上了美丽的帽子,到处都是生机盎然!

秋天的梁山是一座五颜六*的山,也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山,有红红的野樱桃,黄橙橙的柿子,红彤彤的大枣……看的人直流口水!在阵阵秋风的吹拂下,山上树叶飘落下来,地上好像铺上了金*的毛毯,又好像一片金*的海洋。

冬天,下过雪后,山上全白了,大树妈妈也穿上了厚厚的白*棉袄,远远望去,梁山变成了一个大雪山,看上去像是一个白*的大线团。

这就是家乡的梁山,如果我把眼前的美景当成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这迷人的梁山!

梁山的颠覆作文2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而这个寒假,我却买回一本《水浒传》好好看了一遍。

看完水浒,心中难免会因一群英雄好汉的壮举而赞叹,也会因结尾中大好梁山泊的覆灭而叹息。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起这其中的重要人物,号称“及时雨”的宋江。

还记得小时候也曾看过水浒传,只不过是删减版,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立碑处,便没了下文。当是对宋江也颇有好感,毕竟是梁山泊的老大,还是“及时雨”,一听就觉得讲义气。

后来,我看到了完整的水浒,对宋江也产生了厌恶之感,这也不是毫无根据,他为了一个世俗上的好名声,而主张招安,导致了梁山泊的覆灭,临死前还为了虚荣心,下毒*杀人灭口,杀害了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与他肝胆相照的李逵!这直接让我在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内,都痛恨着宋江。

然而,现在回过头来重新想想,如果只是一个人的一个执念,就真的能毁掉整个梁山吗?宋江哪里来的那么狠的心呢?绝对没有那样的简单。

看来看去,才终于明白了,哦,原来是万恶的封建制度,三纲五常在作怪。

且来看看宋江刚出家门,来谋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也不断地嘱咐他,要好好当官,即使官小也无所谓,要有个好名声,光宗耀祖,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再往前看看宋江的学习经历,规规矩矩,饱读经书,深受封建文化的影响,认为朝廷就是国家,天子就是上天,不可冒犯,只是后来因为一气之下杀了阎婆惜,杀人是要偿命的,所以也只好被逼上了梁山,但报效朝廷的心愿,一直都埋在心,后来的招安就给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以至于后来李逵当众撕了皇帝的诏曰,并说要杀到京都篡位,宋江的脸顿时就黑了。而后来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提倡招安的,只有宋江一人吗?非也。如果真只有他一人,也是泛不起风浪的。来看看梁山泊,本身的“底子”就不是很“干净”,一百零八个好汉,当兵的,做官的,不在少数,全都是被逼上梁山落草的,就例如宋江,卢俊义,秦明,林冲等等,一共四十名有余,差不多到了半数,这些人都是公务员,吃着朝廷的银两,说白了,就是被封建文化给洗了脑的一群人,还有一部分人,立场不明,中立的一方,如此一来,梁山泊被招安,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了。

所以说,梁山泊的悲剧,并非全是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说到这里,不禁佩服极了施耐庵先生,不愧是四大名著,不愧是大文豪,如此精妙的设局,如此精彩的故事,如此耐人寻味的言外之语,如此好书,值得我们一辈子铭记于心!

梁山行高中作文3

像一头仰天长啸的猛虎,雄踞在鲁西南大平原的东北部;似一位坚贞的母亲,哺育了一代代英雄豪爽的*。这千百年来驰名遐迩的水泊梁山,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

红艳艳的太阳告诉人们,今年的清明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我们几个同学,从梁山烈士陵园出来,就兴致勃勃地来到梁山脚下。

真不愧是历史名山,一见面就来了个“下马威”——一道数十米高的悬崖正好堵住了去路,*砍斧削般的,好不骇人!悬崖正中刻着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水泊梁山”!不愧是从出自当代着名书法家舒同之手,果是不凡。虽然笔画是凹进去的,可是每个大字都像要咆哮着跳将出来,在你面前演出叱咤风云的历史活剧。

在踌躇间,忽然发现一挂“石梯”吊在悬崖西侧。于是大家都数着台阶呼哧呼哧地爬起来。可我还没上到一半就累得乱了方寸,只好小心翼翼地重新数起,一,二,三……我终于又数着爬了上来。不多不少,整整108级,和梁山好汉的人数整好相符。踏着石级,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这些青年人不也是从这些英雄好汉们的肩膀上爬上来的吗?想到这里,身上便增添了用不完的力气。

我们没有在“断金亭”里小憩,就随即踏上了古老的“宋江马道”。想当年,“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的水泊梁山,只有这一条路连接义*的前营后寨。天天戈矛交错,日日銮铃喤喤,那该是何等雄壮,何等气派!几百年来风磨砺的碎石在脚下打滑,窸窣有声,该不是向我们诉说当年的盛况吧!

翻过一个山关,便到了赫赫有名的“黑风口”。这是当年义*的一个重要关隘,风势强劲,远近的人都知道:

黑风口,黑风口,

无风三尺浪,

有风刮掉头。

据说,当年由“黑旋风”李逵镇守此关。喏,李逵正站在山口等这我们呢。

好铁牛!好一尊英雄塑像!你看他袒胸露臂,怒目圆睁,两柄铁铧犁似的板斧端于腰间,两腿蹬成了弓形,气宇轩昂!看那英雄气概,似乎正要把北宋昏君奸臣一并踏于脚下,并虎吼一声:“招甚鸟安!”

从“黑风口”向东望去,山下便是那十里杏花开遍的“杏花村”了。此是红杏正值花期,但见山下云蒸霞蔚,绯红万顷,山风摇过,如大浪奔涌。真的,梁山上的杏花也开得浩浩荡荡,难寻半丝媚态。

穿过铁黑*的“宋江寨墙”,再往上就是虎头峰了,虎头峰挺拔险峻,“虎首”冲天。它是梁山最高峰,是当年义*的心脏地带。遥想八百年前,山顶的“聚义厅”里,该有多少英雄豪杰歃血为盟?黄杏旗下,又有多少污吏*下丧生!怀着对古代英雄们的神往,我们一口气冲上了山顶。

站在虎头峰的最高处,极目天外,任凭思想的鸟儿乘着春风飞得很远,很远……徜徉峰顶,流连忘返,心底涌起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一种梁山人的“欲挽长弓射天狼”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