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X中学现有办学容量现状分析:
在校学生数:初一XXX人(8个班),初二XXX人(10个班),初三XXX人(9个班),初中小计XXXX人,高一XXX人(8个班),高二XXX人(8个班),高三XXX人(8个班),高中小计XXXX人。全校合计XXXX人。
师资情况:在编教职员工XXX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非任课行政教辅人员23人。本年度高中部:教职工97人,学生1234人,初中部:教职工XXX人,学生XXXX人。本年度:51个教学班,配备语文教师XX人、数学教师29人、英语教师28人、物理教师16人、化学教师13人、生物教师9人、*教师13人、历史教师11人、地理教师10人、体育教师7人、音乐教师3人、美术教师4人、信息技术教师4人、通用技术教师3人)。
硬件设备:学校占地面积XXXXX平方米,生均面积27.54平方米(71937÷2612);学校现有普通教室54间,每间面积63平方米以上;科技活动室2间,面积127平方米;地理教室1间,历史专用教室1间。我校现有教学楼四幢,办公楼一幢,图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艺术楼一幢,食堂二幢,教师宿舍五幢,学生公寓四幢,总建筑面积47293平方米,生均面积为18.1平方米(XXXX÷XXXX)。
理化生实验室按省高中一级达标要配备。物理实验室5间,均超过96.64平方米,其中1间与探究室合用;化学实验室5间,均为96.64平方米,其中1间与探究室合用;生物实验室4间,均为96.64平方米,其中1间与探究室合用理化生实验室。
学校现有计算机教室4间,每间XXX平方米;所有普通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班多媒体(阶梯)教室1间,面积352平方米;自2010年春季学校为每位教职工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合计240台;电子阅览室1间,面积96平方米;电教器材室1间,面积28.9平方米。通用技术实践室三间,面积均超过XX平方米,共XXX平方米。
学校现有艺术楼一幢,其中音乐专用教室2间,使用面积为XXX平方米,音乐器材室1间,使用面积27.5平方米,钢琴室4间,使用面积合计54.8平方米,舞蹈室1间,使用面积131.5平方米;美术专用教室2间,使用面积为168平方米,美术器材室1间,使用面积为21平方米。
图书馆专用书库面积547.3平方米,学生阅览室335位,面积548.4平方米,教师阅览室68位,面积146平方米,专用电子阅览室105平方米,采编室22平方米;生均藏书62册,有效藏书162146册,工具书种类:553种,报刊种类:153种。近三年生均新增图书、藏书分类比例等文献保障达15.5册/生。
学校现有学生食堂面积1980平方米,餐厅座位数842位,就餐人数1340人,生均就餐面积1.48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宿舍现有使用面积XXXX平方米,住宿生数1275人,生均住宿面积5.4平方米。学生宿舍必需的生活设施设备完善,每幢配备专职生管人员1至2人。
二、20 秋最佳办学容量分析
基于以上20秋在学生人数及师资和硬件设备数据,结合我校按计划20年推进省一级达标高中的创建工作,在不超过大班人数54人/班的红线和现有年段人数不变动(转入和转出数据均衡)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校20 年办学最佳容量是:
初一年段:8个班420人52.5人/班
初二年段:8个班421人52.6人/班
初三年段:10个班517人51.7人/班
初中小计:XXXX人
高一年段:8个班420人52.5人/班
段:8个班426人53.5人/班
高三年段:8个班402人50.3人/班
高中小计:XXXX人
全校合计:XXXX人
据此分析:20秋我校在校生人数2612人,20秋我校生人数2606人,减少6人,我校办学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省一级达标学校生均要求。教室数比较充裕,落实高中新课改课程设置。同时也保证各年段学生人数在变动过程中,如果有适量增加,也能做到不超出各项生均率和超大班的红线要求。
三、20 年初高中招生计划和政策调整建议
20 年初高中招生计划:
初一年段:8个班XXX人XX.5人/班
高一年段:8个班XXX人XX.5人/班
招生政策建议
初中招生:
① 主管部门严控异地升学关,控制优质生源的流失;
② 增加本XX各类初中的招生管理力度,增加具有全市招生初中校的招生摇号比例,促进教学公平,为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提供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
③ 控制具有全市招生初中校的招生名额,坚持有利于规模办学、资源优化的原则,同时,加强其他初中校招生服务区小学升初中办学规模的生源引导、引流工作。
高中招生:
① 坚持有利于规模办学、资源优化的原则,控制各级达标中学的招生规模;
② 依据各类督导和申报情况,加强各类中学特长生招生的政策支持。有利于高中多样化办学局面的形成。
③ 让保送生参加中考,制定保送后的招生措施,利于保送生录取学校做好教学策略的研究制定。
希望这次能一口气完成!
学校调研报告模板范文2
我校是一所地处绵阳市城市郊区边缘的农村小学,学校由中心校和一所村小组成。共占地30余亩,学校有教职工49人,学生918人。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的深入迈进,学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又将如何健康发展?结合暑期校长集中学习和对学校现状的调查研究,现作出以下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绵阳市高新区和涪城区几合几分后,又白手起家重新建立的新皂小学。中心校的建立更是经过了艰辛的道路于1998年才又重新建立。所以学校存在问题较多。尽管从1998年至今学校回归涪城后经历了十多年的奋斗,学校已初具规模。但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新皂小学与现在的教育发展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我国目前教育已在向世界先进教育接轨,国家也十分重视教育。那么我校与现代教育相比:(一)学校硬件是否达标?(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否得到满足?(三)学校管理是否具有前瞻*?这些问题都值得一个管理者的思考和研究。经过实情调查和研究后的确发现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二、现状调查分析:
我校有中心校和一所村小两个教学点,首先从我校教学硬件来看:中心校有教学楼一幢,教室十五间,办公室七个。学生寝室住宿楼一楼一底一幢。伙食团一个,200米环形标准*场一个,七村小学教学综合楼一幢,内外*场各一个。从以上教学硬件来看,中心校有教师36人,学生726人,有教学班13个,平均每班学生人数为56人,班额人数最多的达68人。教师办公室只有5个,每个办公室平均教师人数为7人,而每个办公室只有20多平方米。教师办公室显得十分拥挤。从教学用房来看,15个教室,已有13个用于班级教学,剩下两间中一间是远程教育接收室,另一间是实验室。所以离教学硬件配套来看,以下功能用房到现目前还没有。计算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工会室、活动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少先队活动室等功能教室尚差缺。而七村小学当时在拆并建立中把所有村小合并后形成了两个教学点。*投入了100多万元,修了综合大楼,有教学用房共计12间。现在七村小学有6个教学班。教师13人,学生172人左右。按要求教学用房已满足还有余。那么造成两个教学点教学用房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心校在城区边缘,教学和学生学校环境要好些,加之公交车通村到户的便利,所以村上学生80%都希望到中心校读书。这样中心校学生按现有的教学用房已存在相当大的压力。造成中心校学生年年增长,而村小生源年年萎缩的现象。估计是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增加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等原因的影响,七村小学再经过五年学生人数将出现只有不到100人的情况。结果造成中心校功能用房越来越不能满足现状,而七村小学空教室的现象明显突出。
再是学校的教学资源量显得十分的不足和不配套。
从师资情况来看我校49名教职工中,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占39%,中年教师占26%,青年教师占35%。从教师总体健康状况来看,从每年体检结论可知有72%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其中,高血脂、声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居多,另有10%的教师因长期患病严重,胜任工作有困难。从教师教学学科上来看,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突出,如我校需要英语教师4人,结果两个教学点只有两名英语教师。给英语课的排课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没有专业计算机教师,使得计算机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现在提得很响亮的科学课由于缺乏专业人士而没办法好好进行教学。语文、数学教师也发展不平衡,存在太多问题。我校需要数学教师,而学中文专业的教师居多,结果也造成一定的工作上安排不便。我想这个问题在全区都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再是优秀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留不住也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比城区的落后。但好的是我校教师中98%是爱岗敬业的,他们的团队意识强,特别在面临不高的收入,教师的奉献精神更值得尊重。有的教师是战斗在农村教育战线上的精英,更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从我校师资情况来看,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的原因是农村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竞赛的机会多,一旦出名,城里学校千方百计挖农村优秀教师进城。二是本身有的年轻教师把农村工作作为跳板,一旦时机和关系成熟便到城区工作。所农村留住优秀教师难,留住年轻教师更难。这也许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老大难问题。关于造成学科不配套问题的原因,从我个人分析来看,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些人事配套工作没有跟上。如英语课、科学课。在农村小学是近几年才开设的课程。而农村小学在前期根本没有英语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教师。特别是现在的科学课专业教师也是空缺。这些都需上级主管部门要在人事编制配备上多作研究和统筹安排。关于教师健康问题是由于教师从事的工作*质十分特殊造成的。教师的声道疾病不说大家都清楚,本身是教师的职业病。而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由于:
1、教师工作本身压力大,特别是新课标的改革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加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很叛逆,造成教师思想情绪大的波动,这也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2、由于教师工作*质的特点,生活无规律,加之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
3、家庭压力所致。我校有43%的教师处于一人挣钱供养全家的情况,所以生活节俭,精神压力大。
4、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我校45岁以上的教师占65%,由于人随年龄增长身体抵抗能力下降,这也是造成身体素质差的原因。但是多数教师还是能克服困难,仍然坚持工作。这种精神体现了*教师的高尚与无私。
小学生调研报告3
衢江水污染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了解衢江水目前的污染程度。
二、 调查时间
2007 年 8 月 25 日至 8 月 26 日
三、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以下方法:
1. 比较法: 将衢江水与自来水进行比较,观察其颜*、透明度等指标的差异。
2. 观察法: 实地观察衢江水体状况,记录水体颜*、气味、漂浮物等情况。
3. 访问法: 访问当地居民,了解衢江水质的历史变化和居民感受。
4. 实验法: 采集衢江水样,进行过滤实验和鱼类生存实验,以验证水质状况。
四、 调查内容
1. 实地观察
8 月 25 日晚: 衢江水体浑浊,散发着轻微臭味。
8 月 26 日下午: 刚下过雨,水质较前一天有所好转,水体较为清澈,没有明显臭味。
水生植物和漂浮物: 江面可见水葫芦生长,并存在一些生活垃圾和漂浮物。
排污口: 在江边发现多处排污管道,部分垃圾疑似由附近居民随意丢弃。
2. 访问调查
访问了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捕鱼经验的渔民,他表示:衢江水质在 1975 年前非常好,但从 1980 年后开始恶化。近年来,由于上游修建了大坝,捕鱼量减少,水质有所好转,但与 90 年代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 实验结果
过滤实验: 使用相同的餐巾纸分别过滤衢江水和自来水,结果显示:过滤自来水的餐巾纸颜*无明显变化,而过滤衢江水的餐巾纸呈淡灰*,表明衢江水中存在较多杂质。
鱼类生存实验: 将两条小金鱼分别放入盛有衢江水和自来水的鱼缸中观察,几天后,衢江水中的金鱼出现呼吸困难、试图跃出水面的现象,而自来水中的金鱼则表现正常。该实验结果表明,衢江水水质较差,不利于鱼类生存。
五、 调查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衢江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了水体生态环境,也对居民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我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衢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不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理念。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衢江水重新清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