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②术:方法。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行者解衣下田()(2)气竭汗雨()
(3)谓农夫曰()(4)行者服而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
1.(1)行者:过路的人。(2)竭:尽、完。
(3)谓:告诉、对说。(4)退:走了、离开。
2.(1)译文:农夫太懒惰了。或:太懒惰了,农夫。(重点是甚、惰)
(2)译文:不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错误(不对)啊!(重点是乃)
3.示例一:做事情要讲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示例三:实践胜于说教。
示例四:事非经历不知难。(言之有理即可)
梅阅读及*参考2
梅
(清)李渔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题,使后来居上!首出者不得为圣人,则辟苹昧致文明者,谁之力欤?虽然,以梅冠群芳,料舆情必协;但以樱桃冠群果,吾恐主持公道者,又不免为荔枝号屈矣。姑仍旧贯,以免抵牾。
种梅之法,亦备群书,无庸置吻,但言领略之法而已。花时苦寒,既有妻梅之心,当筹寝处之法。否则衾枕不备,露宿为难,乘兴而来者,无不尽兴而返,即求为驴背浩然,不数得也。
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其中多设炉炭,既可致温,复备暖酒之用。此一法也。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此屏不止观梅,是花皆然,可备终岁之用。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花间竖一旗帜,不论何花,概以总名曰缩地花。此一法也。若家居所植者,近在身畔,远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无俟人为蜂蝶矣。
然而爱梅之人,缺陷有二:凡到梅开之时,人之好恶不齐,天之功过亦不等,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令人开户不得,闭户不得,是可爱者风,而可憎者亦风也;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是有功者雪,有过者亦雪也。其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者惟日,既可养花,又堪曝背,是诚天之循吏也。使止有日而无风雪,则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皆可不设,岂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极乐也哉!然而为之天者,则甚难矣。
腊梅者,梅之别种,殆亦共姓而通谱者欤?然而有此令德,亦乐与联宗。吾又谓别有一花,当为腊梅之异姓兄弟,玫瑰是也。气味相孚,皆造浓艳之极致,殆不留余地待人者矣。人谓过犹不及,当务适中,然资*所在,一往而深,求为适中,不可得也。
(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妻梅:宋代钱塘高士林逋隐居西湖,不娶无子,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②驴背浩然:骑在驴背上赏花的孟浩然。③汤网:《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行仁政,德及禽兽,网去三面。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三面而虚其全虚:空出b.概以总名曰缩地花概:大概
c.无俟人为蜂蝶矣俟:等待d.然而有此令德令:美好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说明的观梅之法的一组是
①既有妻梅之心,当筹寝处之法②山游者必带帐房
③则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皆可不设④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
⑤一往而深,求为适中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梅花因为是最先盛开的花,作为群花之首理所当然;但作为群果之首的应是荔枝,而不是樱桃。
b.作者认为梅花盛开时天气苦寒,既然有以梅为妻之心,就要做好充分准备,筹划方法,否则往往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c.作者认为爱梅的人的遗憾之一就是有风,虽然风能传来花香,但是寒气也随之而来,让人开门也不好,闭门也不好。
d.作者认为攻瑰与腊梅气味相当,都达到浓艳的极致,几乎待人不留余地,应该称得上是腊梅的异姓兄弟。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岂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极乐也哉!(3分)
(2)腊梅者,梅之别种,殆亦共姓而通谱者欤?(3分)
(3)然资*所在,一往而深,求为适中,不可得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参考*:
9.(3分)b(概:一概,全都)
10.(3分)c
11.(3分)a
12.(9分)
(1)(3分)难道不是梅花的大幸,人生的极乐么?不过那做天的,也很为难了。(岂非为则)
(2)(3分)腊梅是梅的别种,大概与梅也是同姓同谱吧?(殆判断句)
(3)(3分)然而(事物)天*如此,一门心思,追求适中,是不可能的。
13.(3分)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狂夫的阅读理解及*3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①娟娟净,雨?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筱:细小的竹子。娟娟,秀美。②?:通“?拧保?倘蟆H饺剑?笳蟆?/p>
(1)“风含翠筱娟娟净”中“含”耐人寻味,历来为人所赞,请赏析它好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含”字,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2分)
(2)以乐景衬哀情(1分),此联写草堂的美景最主要是反衬狂夫恶劣的现实处境(1分),进而正面衬托狂夫贫贱不能移的形象(1分)。
(简析:《狂》诗中尾联一句“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生活态度来对待打击的生活信念。而“老更狂”更是将这种顽强表现得畅快淋漓。所以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的,自然前四句的美丽景*与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乐景衬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