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消费者协会发布了《网购诚信与消费者认知》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消费者在网络消费上的主要支出分别是服饰鞋包、食品家居和餐馆外卖。总体而言,消费者对网络消费市场的满意度为68.7%,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然而,“虚假广告宣传”成为扰乱网络消费市场秩序的最大隐患。调查显示,51.7%的网购者曾经历过“质价不符”的问题。

尽管存在问题,但消费者的网络消费意愿并未改变。调查显示,去年有70.3%的消费者将网络消费支出主要用于购买服饰鞋包,53.5%用于购买食品家居,另有39.6%尝试了餐饮外卖。对于2017年,消费者的网络消费支出意向仍然集中在服饰鞋包、食品家居和餐饮外卖。相比之下,在线订房、微商及其他类型的消费是最不受欢迎的。

网购诚信调查报告

在网上购物中,消费者常常会进行“货比三家”的比较。根据报告,40.6%的受访者在网购时首要考虑的是“网上评论”。此外,他们还会考虑朋友或熟人的推荐、定价收费、宣传信息和平台口碑形象等因素,选择率分别为17.9%、14.7%、13.4%和13.2%。

“虚假宣传”是当前网络消费市场中最大的隐患之一。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反映,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成为消费者最大的担忧。此外,受访者普遍反映存在其他问题,如三无产品或假冒伪劣、虚假好评以及质量/卫生不达标等。其中,42.5%的消费者反映存在三无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问题,32.1%的消费者反映存在虚假好评问题,24.5%的消费者反映存在质量/卫生不达标问题。

调查还发现,在价格方面,网络消费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质价不符、虚假打折以及价格欺诈或误导。51.7%、47.3%和32.3%的网友曾经遇到过这些问题。

随着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售后服务作为网购产品和服务的配套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调查显示,网络消费的售后服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泄露隐私,没有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此外,22.9%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售后人员不积极解决问题,存在拖延时间的情况,而22.2%的受访者遭遇在符合退货条件下商家只同意换货的情况。

在网购时,消费者最喜欢的标价形式是明码实价、积分兑换和折上折,支持率分别为82.7%、69.9%和66.1%。相反,最不受欢迎的是“提价打折”,支持率仅为38.5%,反对率高达47.5%。

相关阅读: 调查工作内容包括如下:

基本要求:

立场、观点要正确。调查研究必须具备正确的立场和观点,才能客观地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调查态度要端正。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必须具备充沛的热情、艰苦深入的工作作风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调查目的要明确。进行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以便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倾向,确保各项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调查方法要讲究。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调查方法至关重要。按照工作步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调查准备:思想准备充分,选定调查研究题目,制定调查提纲。

调查方法:开展会议调查、个别访谈、现场观察、蹲点调查以及阅读相关书面资料。

报告撰写: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并对其中发现的遗漏和疑问进行调查补充。同时,进行分析和思考,揭示材料的内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

网购服务调查报告2

很快,全国*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网购盛事——“双十一”狂欢节。此刻,你的购物车里是否已开始填满了心仪的宝贝呢?近年来,我国网购零售交易额不断攀升,然而与此同时,网络购物投诉案件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双十一”即将到来之际,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我省网购服务的调查报告,重点关注了安徽省网店的“七日无理由退货”等服务政策。

在调查中,研究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随机选取了200家在安徽省注册的网店,进行了218次网购与退货的实地考察。这些网店涵盖了国内知名平台如京东、家家购物、易汇商城,以及地方*平台如融易购、善融商务个人商城。

考察内容包括售前咨询服务满意度、发货及时率、附件齐备情况、商品包装以及退货服务的满意度、退款办理时效等方方面面。在218次退货实地考察中,仅有3家网店不同意执行无理由退货政策。一些问题在退货过程中频频出现,其中包括商家对消费者提出的退货表示不满,不回应,采用系统自助退货的情况;联系卖家未果,货物寄至发货地址被退回,必须通过客服投诉才能获得退款;卖家因担心退货影响信用记录,要求私下退货退款等情况。

在退货实地考察中,申请后审核同意退货的时间占比最高,达到61%。

调查分析显示,一些电商在退货、退款等环节存在较大问题,反映了一些网店和平台在“无理由退货”权益的实施上仍有不足,尤其是在确认消费者权益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个别电商竟然公然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政策,或扩大不适用商品范围。例如,Nicepeople淘宝店明确表示不接受七天无理由退货,家家购物将*丝席列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商品范围,天猫君皓服饰专营店则明示“如发现质量问题请不要直接差评,否则不予任何售后服务”。

除此之外,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僵尸”购物平台只收取消费者款项却不提供实质*服务。有些电商企业已经倒闭或停止营业,但其网页仍在运行。例如,调查人员在“安徽易汇商城”下单并付款后,却一直未收到货品,多次联系客服也未得到回应。即便申请退货,两个月过去了仍未收到购物款的退款。直到8月初,该网站才停止运行。

总体而言,这份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些电商存在的服务问题,为消费者在“双十一”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信息,也呼吁相关平台和商家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诚信调查分析报告总结3

诚信:当今社会不可或缺

诚信,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古圣先贤恪守的人生准则,也是历代传颂的民族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似乎逐渐被人们淡忘。现今社会,诚信是否依然需要?*毋庸置疑,诚信仍然是我们共同的道德基石。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诚信行为已在诸多法律条文中得到约束。但要真正构建一个诚信社会,更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律自强。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及校园诚信状况,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和学风建设,我们对全校1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生活、学术、就业、信贷及个人对诚信教育的看法。现对调查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一、诚信现状

生活诚信: 经常做到诚信者和偶尔做到者人数相当,各约40%;很少做到诚信者约20%,反映出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学术诚信: 54%的学生具有较强自觉*,始终诚实守信;仅约12%的学生受外部因素影响,学术诚信意识较差。

就业诚信: 近半学生认为找工作应以诚信为先,约39%学生态度不甚明确,认为诚信应视情况而定。

信贷诚信: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还款,仅4%的学生缺乏信用意识,有拖欠贷款甚至产生不还念头的行为。

以上分析表明,学生在信贷和学术方面的诚信度较高,就业诚信度次之,生活诚信尚需提高。

二、成因分析

信贷和学术诚信度较高: 得益于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如金融法规和版权保护。不诚信行为可能导致个人信誉受损和财产损失。

就业和生活诚信度较低: 成因复杂,包括社会不诚之风(1)、利己主义思想(2)、学校诚信教育不足(3)、约束制度不够健全(4),以及就业竞争激烈(5)。

社会不诚之风: 是最主要的因素,促成学生从众心理。其次为自私自利思想,以及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竞争压力。

三、措施建议

为培养诚信风气,我校已采取一系列举措,如诚信教育课程、诚信板报评比等。然而,调查发现诚信工作仍存在瓶颈,如流于形式、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社会负面环境影响等。

为进一步提升诚信教育成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开设诚信教育必修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深化诚信意识。

举办多样化的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知识竞赛、实事案例分享、个人诚信宣誓等,培养学生诚信习惯。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诚信档案,定期考核学生的诚信行为,量化约束力度。

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我校学生的诚信态度及现状,并针对诚信教育的不足提出了相应措施。希望这些建议能助推我校诚信建设迈上新台阶,提升校园诚信风气。

作为学生,我们应当将诚信作为人生信条,待人真诚守信,治学实事求是,工作认真负责。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