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盼望的感情变化,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2篇)

2、理解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这一想像在全诗中的线索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想像。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适当介绍戴望舒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被捕狱中)。

3、指导学生找一找诗的线索、找一找冷*调和暖*调的词语。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将这首诗分成二个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⑵两部分是如何构成鲜明的对比?

⑶如何理解诗人有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

⑷举例说明诗人在想像中充分融入多种感觉经验有什么好处?

⑸诗人用残损的手???髡夤愦蟮耐恋厥前丛跹?乃承蛘箍?模看幽男┐视锟梢钥闯隼矗?/p>

⑹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的含义。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戴望舒《狱中题壁》、闻一多《七子之歌》。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这首诗中,当诗人表达心中的爱和希望之情时往往用一些语积极的、暖*调的修饰词语,当表达内心深处的恨与愁怅时多用消极的、冷*调的修饰词语,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请你学习这种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抒写一种感情(如思念、欢喜等)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范文2

现代诗歌的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教学的盲区,多数人都认为现代诗歌只要让学生背会,体会出情感就可。往往忽视了课堂中有效地朗读,殊不知学生通过有效地朗读,可让老师轻松许多。

今天学习《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我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常用方式,1导课作者背景2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诗中意象3齐读注意意象前面所用修饰*的词语4再读诗读出诗的两层结构和写法5再读中赏析词句,如“运在”“贴在”“恋人的柔发”等6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原以为本文感情基调明显,学生们能轻松读出其一暗一明变化。可是学生读了多遍还是突不出其变化。自己只好来范读,范读的效果不错,获得了学生们热烈地掌声。可再让他们读时,效果依旧不好。原因出在哪呢?

静思片刻后,我终于明白了学生读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思考文本深处的含义,他们只是课本当作了死的文字,没有自己感悟。该怎样把书本的文字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知识呢?我让他们静下心来看思诗歌十分钟后,一个一个起来谈对诗中意象的理解,有多少谈多少。之后,再让他们朗读课文,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读出了课文前后的不同格调,就能很快读出结构层次,读出对比写法,进而根据“那里,永恒的*”读出文章的情感。

学生们只有通过自己思考感悟,才能把文本中死的文字变为自己活的语言。这样学生的朗读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感悟体验。他们就会在读中自己品味出写法,学会赏析甚至写出自己的东西。读思悟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我朗读中,读出自我体验,提升自我语文素养,这也许会是很好课堂朗读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