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路遥的代表作之一,与《平凡的世界》相似,探讨了青年的生活、爱情、理想等主题。作为一位令人敬佩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作品深深扎根于现实,却又不受其拘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深刻地认知了社会,并且敢于面对和抗争社会的现实。他的笔下所述尽皆现实之人生。

小说以高加林为中心,讲述了许多人在人生某个阶段的命运,每个人的个人经历和选择各有不同。我更倾向于用“选择”而不是“命运”来形容这些人的故事,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他们都有权利做出选择,就像王小波在《*时期的爱情》中所说:“在任何时期,任何时代,我想唱什么都自由。”

路遥《人生》优秀读后感800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高加林”,太多的“黄亚萍”,却很少有像巧珍那样的人物。像巧珍这样的女孩或许正是路遥心中向往的典型,过去曾经有过很多。她纯真、善良、清醒,深情地爱着一个人。她从一开始就明白了高加林的处境,也了解了他和自己的不同——高加林是一个“文化人”,而她只是一个农民,他看不上她。她只能默默地注视,默默地爱着。然而也许是命运眷顾,给了她一个接触心上人的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当高加林落魄归来时,她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内心悲伤的高加林被最纯真朴实的美丽所治愈,她给予他的安慰甚至超过了他对她的爱,然而她却是幸福的。

然而,幸福往往是短暂的。王菲有一首歌叫做《宽恕》,其中有一句歌词是“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谈论的是爱情的复杂,但却忽略了爱的无私。真正无私的情感总是宽容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无论孩子犯了多少错,他们始终是父母的孩子。

当高加林为了追求自己的“远大前程”,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而选择了黄亚萍时,他并不后悔。人往高处走,他所追求的东西并不在故乡。我认为高加林最后悔的时候,可能是在被善良和宽容所击穿的那一刻。很多人能够承受生活的磨难,承受理想破灭的打击,因为这些都可以重新开始。然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苦难中的温柔。

当她已经成为人妇,而他则被恋人和理想同时抛弃时,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可能。然而,面对落魄归来的“负心汉”,她的宽容或许正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如今,像巧珍这样的女孩已经越来越少,因为最终,“高加林”总是会选择“黄亚萍”,最终他们也许会过上平淡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培养出相互依存的情感,那个曾经深爱他、思念他、为他倾心、为他梦想的女孩也将成为往事。大多数情况都是如此。

因此,我们感动却又无法决定行动。我们原本应该拥有单纯的爱情,但最终却不敢爱得太过纯粹。然而,一旦爱上了,又如何去考虑它到底是不是纯粹呢?

我只希望所有的感情都能在经历后无悔,而我们也能心怀宽恕。

路遥《人生》读后感800字2

生命的航程

在人生这趟单向航行的旅程中,我们无法回首。

——引言

路遥的小说往往透着朴实的哲理,质朴的高原气息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历久弥新。

在他的文字中,我们目睹了辛*、感动、人*的挣扎与无奈。他笔下的人物和情事,特定于时代背景,却因文字的魔力而永恒,代代相传。

高加林便是时代洪流中的一叶扁舟。他满腹才华,却无法施展。本安于平凡教师工作,却因他人关系而受挫。此情此景,令人扼腕叹息。好在,善良乖巧的巧珍将他从低谷中拉起,重塑了他的信心。我们以为他们的生活将平稳度过,却不想上天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高加林一夜间成为备受瞩目的记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前程和地位,他最终抛弃了一直深爱的巧珍,选择家世背景优渥的黄亚萍。夹杂着名利成分的感情注定无法长久。最终,高加林的关系问题暴露,不得不回到故土,而巧珍,已为人妇。

读罢全文,一种忧伤的情绪久久萦绕心头。高加林的悲剧,究其根源,是他一手酿成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这样的“高加林”,费尽心思,却以悲剧收场?

不禁想起一首诗: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系之舟”,是许多人潇洒的口头禅。然而,真正能做到“不系”的又有几人?人生的道路上布满诱惑,也许你只看到了光鲜亮丽的外表。就如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便无法停息。金钱、地位、利益,甚至生命,这些诱惑可以瞬间侵蚀一颗纯洁的心灵,使之满目疮痍。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如此,也许我们的人生不会飞黄腾达,至少可以活得洒脱,活得自在。

正如书中所说:“一切毫无办法,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路。”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要活出自己的滋味。你是雄鹰,就要展翅翱翔,搏击风浪;你是大树,就要汲取养分,奋力生长;你是嫩叶,就要燃烧生命,奉献自然。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回程,所以才更要加倍珍惜。

乘着属于自己的拼搏列车,一路欣赏沿途风景,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人生路遥读后感3

人生如同浩渺的大海,时而波涛汹涌,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时而又平静如镜,似乎连星球毁灭也无法打破它的安宁。或许,在平静的海面下隐藏着暗流涌动,而狂暴的风雨则可能预示着和平的到来。

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身份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无理地取代时,他心怀怨恨:三年前的高考落榜仿佛是一巴掌,而下岗则是一记重击。然而,即便落榜,他还能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这算是生活对他的补偿,让他的心灵不至于彻底绝望。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一边执教,一边刻苦钻研,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全村老少的爱戴,也为自己未来的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正当一切都看似顺利之时,生活却似乎在追求一种平衡,不让命运太过残酷。在村口小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深情地向他表白,为他受伤的心灵贴上了一层治愈的膏*。这膏*的功效出奇地好,足以让高加林放下曾经的理想,甘愿过着平凡的农民生活。于此同时,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平静,然而意外却接连发生。

高加林的叔叔回乡担任领导,村里的干部为了巴结他,通过后门为加林安排了城里记者的职位。曾经已经黯淡的梦想再次在他眼前闪耀!这种起起落落的生活节奏,使得高加林对生活充满了感恩与信心,他全力以赴,很快在城里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为小镇的明星人物。然而,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蒙蔽人的双眼,让他们迷失在虚幻的梦境中,忘记了自己。高加林也不例外,经历了一番挣扎,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承诺,与城里姑娘黄亚萍开始了新的恋情。一切似乎都太过完美,然而,生活从不容许任何人得到过多的幸福。一纸公文,剥夺了高加林所有的成就,将他重新带回农村。这段经历如同一场黄粱梦,虚幻而短暂,不同之处在于,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位最可爱、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就像捉弄老鼠的猫,玩弄着我们,直到厌倦为止。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在生活这场游戏中左右变局?人生是否永远只是被动承受?亦或,中庸之道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聪明的人懂得适可而止,不贪图过多,也不软弱退缩,最终赢得美好而持久的幸福生活。可惜,生活中总有些人不懂得知足,他们得到一些便贪图更多。贪婪的心,就算沉入太平洋的海水也填不满。他们总是盯着自己的缺憾,却忽略了自身的丰盈,即使富足也不会感到幸福,而且往往追求的东西得不到,已拥有的也保不住。

你曾见过能永葆美丽的昙花吗?她虽然拥有一瞬间的绚丽,却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曾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艳的花姿,却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曾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虽然忙碌不停,却怀揣着奔向大海的梦想和滚滚向前的活力!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也不应该有过多的理想和贪婪的心灵。拥有一些,必然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取舍的方式。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就是唯一值得追求的。

人生如风,能穿越荆棘。在即将毕业的关键时刻,寻找工作的挑战如汹涌的海浪,涌向我。在这个不,还差一点。在这个风雨如晦、步履维艰的人生旅途上,我翻开了路遥的《人生》。原来,我在揭开主人公人生扉页的同时,也揭开了我自己人生的另一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