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定“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方案,并确保方案中的课题研究具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自身的实践情况。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注程度,以及他们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些分析将为我们制定“研究基本设想”提供实践*资料,并引发研究者的思考。
调查情况:
调查涉及了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应采取的具体行动、态度以及个人实践情况等十二组题目。调查对象被要求在每组题目中选择一个选项表达意见,共有100人参与了调查,其中61人为农村教师,39人为实验小学教师。
调查结果显示,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和教师活动组织情况的题目得到了具体数据。
调查分析:
在第一组题目中,“必须经常预习”的人数为55人,“有时可以预习”的人数为41人。
第二、五、六三组题目实质上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可以灵活调整。对这种做法持赞成态度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5%、74%和64%。
虽然第三、四两组题目反映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主动*和创造*,但对这种表现持赞成态度的人数存在一定矛盾。
第七、八、九三组题目实际上调查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时应该如何行动。对这三组题目中教师应该采取的行动,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思考。
第十一、十二两组题目也涉及到相似的内容,但对于是否需要在课堂上重点强调过程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意见,需要进一步探讨。
调查启示:
调查数据显示,部分教师在理想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说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更多地关注结论而不是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因此,需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
我们需要探讨创设问题情境的条件和原则,研究如何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进入情境,以促进有效的学习活动。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自主、主动和持续发展。
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2
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现状调查报告
问题成因
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较弱,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 家庭文化因素: 家长文化程度偏低,生活忙碌,难以抽时间培养孩子。
2. 留守儿童家庭: 父母外出务工,祖父母照料孩子,文化水平有限,无法有效指导。
3. 经济文化条件差: 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家长难以购置课外书籍,导致学生见识面窄。
问题现状
受上述因素影响,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1. 题材受限: 学生作文题材集中于“我的爸爸/妈妈/老师”,内容大同小异。
2. 内容空洞: 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多为抄袭或改编,感情漠然。
3. 语言不通顺: 作文语句不通,错别字较多,内容篇幅短。
4. 缺乏创新: 学生在写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描写陈旧、不具体。
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 培养观察力: 自三年级起,鼓励学生写日记,记录生活小事,逐步积累素材。
2. 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鼓励真实表达。
3. 营造自由表达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1. 注重说话能力: 强调说的能力,为写作打基础。
2. 重视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获取写作范例,提升语感和写作技巧。
3. 勤加练习: 养成多写多练的习惯,在实践中提高写作熟练度。
培养评价主人翁意识
对于完成的习作,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教师适时指导,促进学生达成共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茶陵农村的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格式3
一、生源降低。
例如:茶陵某所农村中学在200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只有六个班。在2004年秋季报到五个班。今秋入学减到四个班,人数上有很大下滑。不仅低年级生源滑坡,对于初二、初三学生也出现中途缀学或转学的现象。
主要原因在于:(1)计划生育政策使农村人口降低,该年龄段的学生基数低。(2)随着农村打工热的急剧加温,许多家长考虑家庭生活经济状况由子女的将来定位,早早将子女推入打工热潮或学艺行业中。(3)农村因打工经济的推动加速了发展的脚步,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带上了子女上外地求学或送孩子上教学质量高级点的学校。(4)因农村中学在近几年中考成绩不甚理想,重点中学升学率大幅降低,导致许多学生迁至交通便利的县城中学。
二、经费紧张。
茶陵某些中学比较大的开支在于学校基建、日常办公、教师奖励补贴、学生生活常备。这两年,这些学校常常资不抵债,亏空甚大。学校的基础设施停滞不前,办公费用拖欠现象严重,教师奖励迟迟不能兑现且数额偏小,学生生活条件差。
主要原因在于:(1)国家将在校学生的学杂费的标准定的很低,虽给学生家长减轻了不少负担,但对于学校来说经费上主要收入也相应减少,教师*由财政直发,使得资金没有到学校,资金流动也给学校的经营造成影响。(2)生源的降低也大大的降低了学校的收入,学校承包给私人的几家小卖部经营滑坡从而上交给学校的利润也相应降低。(3)校方的经营管理不善也是造成学校经费紧张的重要因素,据群众反映,校方的个别领导不以学校发展为大计,坐待时日流逝,错过许多发展机遇,碌碌无为、自私保守,使得学校没有往昔的生机勃勃之景象。
三、教学质量滑坡。
还是以那所学校为例,该所中学每年中考升高中率逐年下滑,03年有56%,04年只有47%,重点中学升学率人数04年度加上指标后只有6人,在每次与县城中学的教学比赛中,该中学总是略显下风。
原因分析:
(1)因学校各方面综合因素,生源质量总体下滑,据查,04年向该乡小考的前20名学生大部分去了县城的中学,优考生生源不足。
(2)师资力量整体滑坡:因学校经营不景气等学校因素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许多学校的骨干教师选择另择良巢,如今留下的老师或年高事繁或年小稚嫩,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整体看来,该所中学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与学校的低迷不同的是,打工回来的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愈加重视,舍得花钱与精力。可见,这正是该中学重振旗鼓的大好机会,我们建议:
(1)重视初一、初二年级的基础教育工作,这是全校教师的工作重点,集中集体智慧和人力物力打好初三年级中考一役,尤其是初三年级实验班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重点中学的升学人数与升学率将是决定学校是否回有转机的一个重要参数。
(2)形成对学校生活、工作各方面经费的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大计,开发宽、大、细的学校商业,自主的掌控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3)给予教师更宽和和优厚的待遇条件,招凰引凤,吸引优秀人才,加大从严的抓好教师工作评比,优奖劣批,整合师资,重振学风校风与教风。
(4)更好的定位自己,重视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发挥文化主导作用,推动当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们相信,只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开拓思维,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当地*的努力,该中学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接一个崭新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