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部分。为了便于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附带拼音注解。
1、“入学教育”共分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引导初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强调眼部卫生,并培养“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此外,也着重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学习用品的意识。
2、汉语拼音部分旨在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生能够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书写准确、整洁。
3、识字部分分为两组,每部分每课均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的编排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情景图集中识字,还能在认字和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够准确识别声母、韵母、声调,并整体认读音节,正确拼读音节,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纠正发音错误、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 2、掌握常用汉字400个,能够书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按笔顺规则书写字形,书写端正、工整。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2、能够正确、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3、学会通过图画阅读。 4、对课文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逐步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够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努力理解对方的主要内容。 3、与他人交谈时,表现得自然大方、有礼貌。 4、具备表达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措施
(一)汉语拼音 1、通过观察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图中与字母相似的部分,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字母和音节。同时,鼓励学生将带调的音节与口语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词语或句子的表达,以达到观察图画、学习拼音和口语训练的有机结合。 2、教材中的拼读音节主要以拼读结果的形式呈现。 3、在拼音教材中,安排了70个汉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书写,也没有对字形结构的详细分析。教学中应让学生整体认记,不进行字形分析。 4、在教学中,儿歌只需由教师领读,不要求学生背诵,更不应分析讲解。
(二)识字与写字 1、识字不要求学生书写,只要求能够通过阅读应用所学字词。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复习生字,使生字反复出现,帮助学生整体记忆字形,巩固识字能力。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 2、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和创造*的学习。 3、识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进行个*化设置。 4、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书写基础。
(三)阅读 1、重视指导学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注重朗读的技巧。 2、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后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激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表达能力。 4、在古诗教学中,以读背为主,适应儿童年龄特点,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 5、教材中的连环画形式课文,鼓励学生借助图画阅读,可采用猜读、跳读等方法,遇到生词可向他人求助。
(四)课后练习 鼓励学生*完成,抱歉,还没完成。继续:
有些题目需要鼓励学生合作和相互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五)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参与过的有趣游戏,不仅限于图中所示的游戏。 2、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这些措施旨在营造一个积极、有趣、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计划人教版2
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难点:
1、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前面5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在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解决问题、统计、数学广角等领域都已涉足。
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能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在教学中边教新知识,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
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寻求*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关注后30%的学生的学习,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用“学有所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3
后的文本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格率达到96%,平均成绩为85.6分,优秀率为25%。学生们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表现熟练,阅读分析能力较强,同时在写作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他们能够自觉学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重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册课本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九单元)”、“课文”、“习作”和“练习”四个部分。
全册课本共分为7个单元。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右上角标有△的课文为略读课文,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个单元均包含1篇“习作”,共7篇;以及1个“练习”,共7个。
每篇课文后的作业题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旨在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语感,积累规范化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继续练习每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书写,提供钢笔书写的样字,以夯实书写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汇积累。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旨在持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针对*地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落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习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例文一般根据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改写,与生活实际贴近。习作要点讨论内容包括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和写作要点。作业包括学生习作题目与要求,有的习作教材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个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内容包括拼音识字、词句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以及书写等,内容既相对*,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和做记号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培养*识字的能力,能准确读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际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气、语调得体。 4、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含义。 5、能够有条不紊、细致观察事物和图画,写出的文章通顺,同时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教材中安排了毛笔字的书写练习,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领会汉字的结构、笔画特点,写出端正、匀称、整洁的字形。 2、加强词语和句子的训练。词语和句子的训练贯穿于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本册课文要特别重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抱歉,还没有完成。让我继续:
2、加强词语和句子的训练。词语和句子的训练贯穿于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本册课文要特别重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
3、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加强写作指导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努力实现写作的个*化。使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经验中取题立意。
这些教学方法和措施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