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够应用于工程问题。
掌握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方法和结构特征。
学会正确解答和分析工程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解答工程问题,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抽象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准备好投影片和示例题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口答练习:通过口头回答和数学公式表达,加深对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关系的理解。
示例:
甲乙合作完成60件产品,甲每天做3件,乙每天做2件。他们需要多少天完成? *:60
3
+
2
=
12
\frac{60}{3+2} = 123+260=12天。
加工80个零件,甲用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80
4
=
20
\frac{80}{4} = 20480=20个/小时。
思考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理解为什么工作总量可以用“1”表示,以及工作效率的概念。
二、教学新课:
示例题目演示:
展示一个工程问题示例:甲队单独完成工程需要8天,乙队单独需要12天。两队合作需要多少天?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交流解题思路。
反馈解答过程,强调工作总量为“1”时,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等于两队工作效率之和。
练习与实践:
填空练习:例如,甲单独完成工作需5天,求每天的工作效率;甲乙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等。
班级讨论:例如修建公路问题,甲队10天,乙队15天,共同工作几天完成?
三、巩固练习:
变式练习:
提供复杂的工作量问题,如甲乙*三人合作的任务时间分配和效率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协作解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小结:
今天学习了如何应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解决工程问题,学生通过练习和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
根据课堂练习,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应题目,巩固和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这样重新组织的教学文章不仅包含了原文的内容,还增加了更多的练习和思考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应用题解题思路教案示例2
1。兴湖农场修一条长0。28千米的路,已修的比全长的一半少0。04千米,没修的是多少千米?
想:由已修的比全长的一半少0。04千米,你想到了什么?
2。面粉场运来小麦60吨,先用其中的12吨小麦生产面粉9840千克,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小麦可以生产面粉多少千克?
想:可以先算------------------------------;再算------------------------------
也可以先算-----------------------------;再算------------------------------。
3。某服装厂要做660套*衣服,原来每套用布2。5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节约0。3米布,原来做这些衣服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衣服?
想:先算-----------------------------;再算-------------------------------------。
4。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2。3小时后,开过甲。乙两地的中点又行4。5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有多少千米?
想:2。3小时后,开过甲。乙两地的中点又行4。5千米说明已行了-----------------------------------------------。
5。。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2。3小时后,离甲。乙两地的中点还有4。5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有多少千米?
想:2。3小时后,离甲。乙两地的中点还有4。5千米说明已行了---------------------------。
6。。两人抬东西,平均每分钟走75米,走了0。15小时,平均每人走多少米?
7。小明的爸爸买了2。5千克苹果花了5元钱,买10千克苹果多少元?40元钱能买多少千克苹果?
8。。一辆汽车0。25小时行20千米,这辆汽车1。25小时行多少千米?行100千米用多少小时?
9。10千克的大豆能榨2。5千克的油,那么100千克的大豆能榨多少千克的油?榨240千克的油需要多少千克的大豆?
10。某油厂原来有3台榨油机,每天榨油7。5吨,现在增加同样的榨油机4台,一月(按30天计算)可以榨油多少吨?
11。某油厂原来有3台榨油机,每天榨油7。5吨,现要榨油90吨,需要几天?
12。某工程队修一条4。8千米的路,计划15天完成,实际比计划少用3天,实际每天修多少千米?
想:先算---------------------------;再算----------------------------------。
13。某工程队修一条4。8千米的路,计划15天完成,实际每天修0。4千米。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修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多少千米?
14。某工程队修一条4。8千米的路,计划每天修0。12千米,实际比计划少用3天,实际几天修完?
想:先算---------------------------;再算----------------------------------。
15。两车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甲乙两人骑摩托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背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距930千米?
17。甲乙两人骑摩托车同时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距93千米?
18甲乙两人骑摩托车同时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背而行,甲车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距930千米?
19。李华和张明两人同时从相距12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向背而行,李华每分钟走60千米,张华每分钟走65米,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20和张明两人同时从相距42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向对而行,李华每分钟走60千米,张华每分钟走65米,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21。ab两车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再开,已知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2两车从相距28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开出,已知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开出3小时后两车相遇后又相距30千米,求乙车的速度?
相遇问题应用题3
课题:相遇问题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4 页例 3 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
教学要求: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向运动求路程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 分钟)
口答:
汽车时速 30 千米,5 小时到达乙地,可求什么?如何求?
甲乙两地相距 150 千米,行驶 5 小时,可求什么?如何求?
甲乙两地相距 150 千米,时速 30 千米,可求什么?如何求?
总结三道题中体现的数量关系: 速度 × 时间 = 路程
二、新授(30 分钟)
1. 导入(5 分钟)
介绍相向运动问题,强调其复杂*。
出示准备题: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各自家中向对方走去,求相距距离。
2. 教学例 5(15 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利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求解过程:
小强走的是哪一段?
小丽走的是哪一段?
到校时所走路程与两家相距有何关系?
分步解答:
计算两人到校时各走了多少米
列综合算式求总路程
启发另一种解法:计算每分钟两人靠近的距离,再乘以相遇时间。
比较两种解法。
3. 总结解题方法(5 分钟)
速度和 × 相遇时间 = 相遇路程
三、巩固练习(20 分钟)
1. 书本练习(10 分钟)
指导看书第 58、59 页。
完成“做一做”练习第 59 页。
2. 看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5 分钟)
(50 + 60)× 5,补充条件:小明每分走 50 米,小华每分走 60 米,经过 5 分钟相遇。
(20 + 25)× 3,补充问题:甲同学每小时行 20 千米,乙同学每小时行 25 千米,经过 3 小时,東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3. 课本练习(5 分钟)
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 1、2、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