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古老而典雅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在*民间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被誉为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

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牛郎、织女、哥哥、嫂子以及一头老牛。他们每一个都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牛郎和织女因为一段不寻常的缘分而相遇,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天上人间的跨越。

《牛郎织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在故事的开头,哥哥和嫂子对牛郎的生活起居非常关心,他们对牛郎充满了爱和责任感。牛郎则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这头老牛不仅是他的助手,还是他心灵上的伴侣。老牛用温和的眼神看待牛郎,有时候甚至会**他的手,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老牛在牛郎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

然而,故事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了。老牛引导牛郎见到了美丽的织女,这一见面让牛郎的生活焕然一新。他们之间的感情在相识后迅速升温,但是他们的爱情遭遇了王母娘娘的阻挠,使得他们不能长久地在一起。牛郎和织女最终被迫分离,只能在每年的七夕之夜才有机会相见。

当我们回顾这个故事时,我们不禁想象,如果没有命运的安排和人为的障碍,牛郎和织女会过上怎样幸福的生活?他们会在田园中耕种、编织,享受他们相濡以沫的日子。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被迫分离,只能在鹊桥相会。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爱情的伟大,还能够学习到如何面对命运的安排和不可避免的挑战。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民间传说,它更是一种对爱情、责任和承诺的深刻思考。

因此,让我们一起珍惜眼前的幸福,学会在逆境中坚守真爱,就像牛郎和织女一样。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真爱。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2

重新构思《牛郎织女》教学设计:让神话照进现实

教学目标:

1. 朗读与理解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2. 情感与价值 : 感受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文化与思考 :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并能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

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并能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流程:

一、 星光引路,邂逅神话 (导入新课)

1. 星空下的传说 : 教师播放一段星空视频,配以轻柔的音乐,营造神秘浪漫的氛围。

提问:浩瀚星空,蕴藏着无数动人的传说,你们知道哪些与星星有关的神话故事?

2. 鹊桥引情 : 聚焦到牛郎织女星,并展示图片,讲述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你对这个故事有哪些了解?

二、 走进民间,品味故事 (探究故事)

1. 民间故事的魅力 : 引导学生回顾民间故事的特点,并结合《牛郎织女》进行分析。

提问:民间故事有什么特点?《牛郎织女》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2. 命运的交织 :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脉络,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并思考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

活动:将学生分组,以时间为线索,用图画或关键词的形式,合作完成《牛郎织女》的故事地图。

3. 人物的温度 :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并进行角*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活动一:选择你最喜欢的角*,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她,并尝试用语言或动作来演绎这个角*。

活动二:如果你可以穿越到故事中,你想对牛郎/织女/老牛说什么?

4. 想象的翅膀 : 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超越现实的想象内容,并探讨其作用。

提问:故事中哪些情节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 情感的共鸣 :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表达的劳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讨论:牛郎织女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三、 星光不负,情谊绵长 (拓展延伸)

1. 古诗中的思念 : 朗读杜牧的《秋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念之情,并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比较。

2. 星空下的畅想 : 组织学生进行星空观测活动,认识牛郎星和织女星,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和对未来的期许。

活动: 以“星空下的我”为题,写一篇短文,可以写自己的梦想,也可以写对牛郎织女的祝福。

四、 作业布置:

1. 搜集并阅读其他民间故事,与同学分享交流。

2. 以“如果我能让牛郎织女重逢”为题,编写一个新的故事结局。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跳出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注重将神话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之二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词意思,并能用相关词语造句。 3、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 4、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导入: 1、询问学生是否听过其他民间故事,促进交流。(例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 2、介绍*丰富的民间故事,本次学习的课文是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生字和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出生字,确保发音准确。 2、通过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 3、试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通顺。 4、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5、提出问题并解答疑惑。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学生朗读第一段,并讨论理解内容。 2、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之处。 3、带着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讨论如何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牛郎对老牛的周到照顾,分享个人感受。 3、圈出词句,体会老牛对牛郎的亲密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领会牛郎的周到关怀和老牛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让学生朗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2、复习牛郎对老牛的照顾和老牛的理解,以及故事发展的预设。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分享阅读后的感受。 2、用情感朗读老牛的台词,想象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各自轻声朗读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分享各自的理解。 A、回答牛郎在树林遇见了谁? B、织女为何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C、其他仙女对织女留在人间有何看法? 2、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描述织女的句子。 “过了一会儿,-------------原来她是-----------” A、用“原来”造句。 B、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黄昏时湖边树林的景象。 3、指定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并讨论:为何织女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A、这段文字表达了哪些意思? B、课文哪些部分描述了牛郎“心地善良、又能吃苦”? C、从文中能感知到织女的哪些品质? 4、为何其他仙女都佩服织女的勇气? A、朗读与感受第五自然段有关的内容,理解仙女们在人间的快乐。 B、一起朗读第七自然段。 5、解答问题: (1)为何其他仙女不劝止织女?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老牛看到织女和牛郎在一起的心情如何? 2、朗读并理解。

五、总结课文: 1、本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2、分段总结课文内容: A、第一段(1)描述了牛郎是一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 B、第二段(2-3)描述了牛郎与老牛之间的深厚情感。 C、第三段(4)讲述了老牛要牛郎去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 D、第四段(5-7)描述了织女留在人间成为了牛郎的妻子。 E、第五段(8)描述了老牛看到牛郎和织女在一起感到高兴。

六、课外阅读《牛郎织女(二)》

附加板书: 牛郎织女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地善良、能吃苦)——留在人间——织女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之二


六年级语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苏教版)4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从叙事的角度感知文章的叙事结构,主要是高潮和伏笔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问:“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答:“喜欢”问:“为什么啊?”答:“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和好玩的。”老师:“对了!那同学们又清不清楚每个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呢?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二、人物认识:放下一张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

三、介绍文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彩。

四、感知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五、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质疑: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牛郎织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原来”造句。

4.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重点:

1、学会“原来”造句。

2、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难点:

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2、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的。板书课题:牛郎织女(一)

3、同学们看到课题,会想到这篇课文写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三、精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2、从第一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吃剩饭、穿破衣裳、天不亮就赶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体味牛郎的孤苦伶仃。

四、精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1)讨论: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2)牛郎在放牛时是怎样照顾老牛的?平时、夏天、冬天,牛郎又是怎样照顾老牛的?

(3)完成板书:

2、牛郎这么周到地照看老牛,老牛对牛郎怎么样?

(1)理解“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他的手呢”这句话的意思。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

3、指导咸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和老牛的善解人意。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书写指导:

本课生字,除了“棚”是左中右结构外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牛郎织女》公开课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布置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王母娘娘:残暴、*)

牛郎隔河相望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布置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王母娘娘:残暴、*)

牛郎隔河相望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牛郎织女》优秀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布置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王母娘娘:残暴、*)

牛郎隔河相望织女


课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9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词意思。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

4、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听过哪些民间故事?交流一下。(《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

2、我国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二、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生词,正音。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

3、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5、质疑。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讨论:从哪些语言文字中可以体会到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说说自己的感受。

3、圈划词句,体会老牛对牛郎的亲密感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六、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生词。

2、朗读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2、3自然段。

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下面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后所得。

2、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感受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各自轻声朗读5—7自然段,交流各自读后所得。

a、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

b、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c、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其他仙女有什么想法?

2、默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描写织女的句子

“过了一会儿,-------------原来她是-----------”

a、用“原来”练习造句。

b、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黄昏时湖边的树林景象。

3、指名读第6自然段,讨论: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a、这一段的三句话分别讲了哪三层意思?

b、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

c、从文中你能体会到织女的什么品格?

4、姐妹们为什么都佩服织女的勇气?

a、朗读第五自然段有关内容,体会众仙女在人间的快乐。

b、齐读第七自然段。

5、质疑。

(1)为什么众仙女不劝阻织女?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老牛看到织女跟牛郎在一起,心情怎样?

2、朗读体会。

五、总结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故事?

2、给课文划分段落。

a、第一段(1)写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

b、第二段(2-3)写牛郎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c、第三段(4)写老牛叫牛郎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

d、第四段(5-7)写织女留在人间作了牛郎的妻子。

e、第五段(8)写老牛看到牛郎与织女在一起很高兴。

3、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和各段大意复述课文。

六、课外阅读《牛郎织女(二)》

附板书:

牛郎织女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心地善良、留在人间)织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