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有机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去,激发兴趣,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充分体现语文综合*学习的自主*、实践*、探究*,注重听、说、读等能力的综合发展,突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结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的
1.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把长句子写成短句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2.积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只有正确理解才能熟记成诵的能力。
3.通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敢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4.懂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真观察的能力及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练习缩写句子的方法。
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和“知识窗”中故事的图片或挂图。
2.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示课题并板书
(播放音乐《七*光》)(下转26页)
(上接23页)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语文七*光五”。(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几轮智力闯关游戏,每过一关送一颗“智慧星”,最终获胜的同学将被评为“智慧星大王”。
二、第一关:超级练兵
(一)给多音字组词。
1.教师板演“宁、乐、圈、没”4个字。
(指名读并组词)
大家读得非常好,组词也很准确,这4个字还有另外一个音,你们知道吗?
(以小组形式研究讨论另外一个读音,同时了解它适用的语言环境,然后练习组词。)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3.拓展训练:鼓励学生说出平时积累的多音字并组词,同时师准备几个多音字供学生参考。
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学习得很好,多音字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出现,希望同学们注意辨别和运用。
(二)改写句子练习。
1.指名读第2题。
2.自由读例句,同桌交流句子的意思,然后由2名学生汇报对句子的理解。
3.师板书“()完成了()。”
4.向学生讲清第一个()应填“谁”,第二个应填“什么”,即把长句子缩成:(谁)完成了(什么)。
5.学生分小组讨论句(1)和句(2)练习缩句,同时师提示让学生明确缩写句(1)时,应写成:(什么)通过了(哪里)。缩写句(2)时,应写成:(谁)找到了(谁)。
(教师深入小组中指导学生练习缩句,引导学生应缩去句中那些表示“怎么地”“什么样的”“哪里的”的词语。)
6.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句(1)缩写为(火车)通过了(大桥)。
句(2)缩写为(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缩写句子时,一定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准确找出应缩去的词语。请同学们课后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鼓励顺利过关的同学)
三、第二关:日积月累
1.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三句名言警句。(指名读、小组读和齐读,让学生充分诵读)
2.分小组研讨交流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然后汇报。
第一句的意思是要多观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
第二句的意思是知识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靠平时多观察多掌握。
第三句的意思是只要动脑筋,勤于思考,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3.生背诵并汇报。
4.拓展训练:让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同时师准备几个名言警句同学生一起交流。
a学习好比上高山,高山顶上有平川。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四、教师总结全文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很多同学得到了“智慧星”,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比赛。
第二课时
一、导言并板书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七*光五”,同时也继续我们的闯关游戏。
二、第三关:知识窗
(一)出示挂图:乌鸦喝水
1.按顺序说说画面上都有什么。(乌鸦、瓶子、小石头)
2.乌鸦在想什么?乌鸦在干什么?乌鸦最后喝到水了吗?它喝到水的原因是什么?
(把小石头叼进瓶子里,水位逐渐升高,所以乌鸦最后喝到水了。)
3.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画面的故事内容并汇报。
乌鸦口渴想喝瓶子里的水,但它嘴伸不进去。乌鸦在困难面前动脑筋、想办法,把小石头叼进瓶子里最后喝到了水。我们要向乌鸦学习,遇见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乌鸦动脑筋利用外物喝到了水,下面再看第二幅图。
(二)出示挂图:蜜蜂引路。
1.生齐读蜜蜂引路。
2.图上有几个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蜜蜂和养蜂人有怎样的关系?
4.小组研究讨论,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办法并汇报。
5.学生叙述画面内容。
6.列宁看见许多蜜蜂向远处飞去,于是他顺着蜜蜂的飞行方向和路线找到了养蜂人。列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小故事中的主人公更值得我们学习。
(三)出示挂图:聪明的小高斯
1.学生分组合作研究交流并汇报画面的主要内容。
2.小高斯很快地说出*说明什么?老师会说什么?
从1加到100这是个很复杂的计算题,可是小高斯能动脑筋发现规律找,把复杂的加法题变成简单的乘法题,所以轻松快速准确地计算出*101(100+1、99+2、98+3……51+50)乘以50等于5050。
我们要学习小高斯想办法发现事物规律去解决困难的精神。(略)
三、第四关:智力大比拼
(一)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
(二)教师范读文字,学生观察画面,同时教师用小黑板展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1.山坡上的草是什么样子的?
2.有多少只羊,
是小学教师必备精品教学资料网站,其内容丰富,备受小学教师的青睐!
它们长得什么样?
3.小明赶羊的好办法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中巡视指导。
(四)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明确最好的办法。
(小明应抱着小羊羔往回跑,这样母羊爱护小羊羔就会紧跟小明往回跑。)
刚才同学们积极*非常高,都在动脑筋想办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老师对你们能主动学习感到很高兴。下面我们来看看,经过几轮的闯关游戏,哪些同学最终获胜了,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
四、教师总结全文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七*光五》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有机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去,激发兴趣,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充分体现语文综合*学习的自主*、实践*、探究*,注重听、说、读等能力的综合发展,突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结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的
1.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把长句子写成短句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2.积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只有正确理解才能熟记成诵的能力。
3.通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敢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4.懂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真观察的能力及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练习缩写句子的方法。
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和“知识窗”中故事的图片或挂图。
2.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示课题并板书
(播放音乐《七*光》)(下转26页)
(上接23页)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语文七*光五”。(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几轮智力闯关游戏,每过一关送一颗“智慧星”,最终获胜的同学将被评为“智慧星大王”。
二、第一关:超级练兵
(一)给多音字组词。
1.教师板演“宁、乐、圈、没”4个字。
(指名读并组词)
大家读得非常好,组词也很准确,这4个字还有另外一个音,你们知道吗?
(以小组形式研究讨论另外一个读音,同时了解它适用的语言环境,然后练习组词。)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3.拓展训练:鼓励学生说出平时积累的多音字并组词,同时师准备几个多音字供学生参考。
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学习得很好,多音字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出现,希望同学们注意辨别和运用。
(二)改写句子练习。
1.指名读第2题。
2.自由读例句,同桌交流句子的意思,然后由2名学生汇报对句子的理解。
3.师板书“()完成了()。”
4.向学生讲清第一个()应填“谁”,第二个应填“什么”,即把长句子缩成:(谁)完成了(什么)。
5.学生分小组讨论句(1)和句(2)练习缩句,同时师提示让学生明确缩写句(1)时,应写成:(什么)通过了(哪里)。缩写句(2)时,应写成:(谁)找到了(谁)。
(教师深入小组中指导学生练习缩句,引导学生应缩去句中那些表示“怎么地”“什么样的”“哪里的”的词语。)
6.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句(1)缩写为(火车)通过了(大桥)。
句(2)缩写为(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缩写句子时,一定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准确找出应缩去的词语。请同学们课后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鼓励顺利过关的同学)
三、第二关:日积月累
1.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三句名言警句。(指名读、小组读和齐读,让学生充分诵读)
2.分小组研讨交流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然后汇报。
第一句的意思是要多观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
第二句的意思是知识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靠平时多观察多掌握。
第三句的意思是只要动脑筋,勤于思考,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3.生背诵并汇报。
4.拓展训练:让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同时师准备几个名言警句同学生一起交流。
a学习好比上高山,高山顶上有平川。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四、教师总结全文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很多同学得到了“智慧星”,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比赛。
第二课时
一、导言并板书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七*光五”,同时也继续我们的闯关游戏。
二、第三关:知识窗
(一)出示挂图:乌鸦喝水
1.按顺序说说画面上都有什么。(乌鸦、瓶子、小石头)
2.乌鸦在想什么?乌鸦在干什么?乌鸦最后喝到水了吗?它喝到水的原因是什么?
(把小石头叼进瓶子里,水位逐渐升高,所以乌鸦最后喝到水了。)
3.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画面的故事内容并汇报。
乌鸦口渴想喝瓶子里的水,但它嘴伸不进去。乌鸦在困难面前动脑筋、想办法,把小石头叼进瓶子里最后喝到了水。我们要向乌鸦学习,遇见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乌鸦动脑筋利用外物喝到了水,下面再看第二幅图。
(二)出示挂图:蜜蜂引路。
1.生齐读蜜蜂引路。
2.图上有几个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蜜蜂和养蜂人有怎样的关系?
4.小组研究讨论,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办法并汇报。
5.学生叙述画面内容。
6.列宁看见许多蜜蜂向远处飞去,于是他顺着蜜蜂的飞行方向和路线找到了养蜂人。列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小故事中的主人公更值得我们学习。
(三)出示挂图:聪明的小高斯
1.学生分组合作研究交流并汇报画面的主要内容。
2.小高斯很快地说出*说明什么?老师会说什么?
从1加到100这是个很复杂的计算题,可是小高斯能动脑筋发现规律找,把复杂的加法题变成简单的乘法题,所以轻松快速准确地计算出*101(100+1、99+2、98+3……51+50)乘以50等于5050。
我们要学习小高斯想办法发现事物规律去解决困难的精神。(略)
三、第四关:智力大比拼
(一)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
(二)教师范读文字,学生观察画面,同时教师用小黑板展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1.山坡上的草是什么样子的?
2.有多少只羊,
是小学教师必备精品教学资料网站,其内容丰富,备受小学教师的青睐!
它们长得什么样?
3.小明赶羊的好办法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中巡视指导。
(四)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明确最好的办法。
(小明应抱着小羊羔往回跑,这样母羊爱护小羊羔就会紧跟小明往回跑。)
刚才同学们积极*非常高,都在动脑筋想办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老师对你们能主动学习感到很高兴。下面我们来看看,经过几轮的闯关游戏,哪些同学最终获胜了,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
四、教师总结全文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七*光五教学设计3
课题:语文七*光五
教学目标
1.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改写成短句子。
2.积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
3.通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
4.懂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难重点:1.练习缩写句子。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知识窗中故事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流程:
1.练
1)给多音字组词。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改写句子练习。学生*完成,指名回答问提。
2.日积月累。
学生先自渎,再集体讨论。
3.知识窗。
教师总结知识窗内容。
4.想
1)看图作文,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
推选出最好的办法,并说明你是怎么想到的,教育学生懂得: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只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七*光教案4
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却能跑,只见匆匆过,不见奔回头。(时间)猜对了。时间老人又如约地来我们课堂,和小朋友一起走进《语文七*光》。
二、时光老人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看:他送给小朋友一句话: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珍贵,经常和时间赛跑的人一定会取得成功,对成功有信心吗?努力加油,不让时光老人失望,让我们一起进入七*光训练场。今天训练的第一项是
1、给多音字组词,打开书给书中的四个多音字组合适的词(注意写字姿势的三个一)。
2、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找出写错的字(检查合格的小朋友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出*地完成任务了)
3、请你大声为大家读出你组的词,如果你有更美的词直接站起来补充。
1、每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和读音,这是*文字的魅力,你能把某个多音字组成的两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吗?
2、多有趣,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可以使我们度过多音字难关,有兴趣我们再做几个这样的练习,例:看:看(kān)门的叔叔喜欢看(kàn)故事会。还:小明去年借的钱还(hái)没还(huán)。大:王大(dà)宝的爸爸是医院大(dài)夫。
在时光老人的陪伴下,我们愉快地通过了第一项的考验,接着进入第二项考验:“交朋友”,你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比一比,写一写]
1、(今,令)这是两个双胞胎兄弟,请大家读出他们的名字。
2、他们有什么区别(说完整话)。
3、两兄弟都爱交朋友,今与口组成一个“含”字,今与组成琴字;“令”也不甘示弱,找来了组成冷、怜,你能为他们找到新朋友吗?(*汉字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记住这些学起来就不难了)
4、打开书,继续区分其他五组,在分别为它们找到新朋友。(汇报:说说你的发现,写字是应该注意什么?)对,写字时要细心,不要多一笔,也不要少一笔,就不会写错字了。
我们接受七*光训练场的考验已经取得了成功,时光老人微笑着祝贺你们,还为小朋友加油呢!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三、获得了知识我们就获得了力量,下面我们要进入日积月累,登上古诗岛,今天我们要积累的故事题目是《偶成》,作者是宋代诗人朱熹,“熹”字笔画很多,但却很容易记,只要在“喜”下面加就行了,读一声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读一遍,互相正音。
3、按老师给出的朗读节奏,请两名同学比一比,谁读得好。
4、小组来比一比,评一评,哪一组读得好(书读百变,其意自现)
5、男生和女生比赛读
6、全班诵读
7、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不理解地方提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诗的意思,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地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都不要轻视,春天刚刚来临,还没有发觉到春草绿了,转眼间台阶前的梧桐叶已经发黄了。)
8、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来读。
9、全班吟诵一遍。
四、1、我们又积累了一首古诗,而且还是珍惜时光的,为自己祝贺一下,今天才是攀登知识高峰中所走的一小步,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总有一天会登上顶峰的,当我们回头望望的时候,一定会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
2、小朋友,请看这些四大发明都是一些珍惜时光,敢于创新的人经过不懈努力发明创造出来的,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让我们共同走进知识窗了解他们。
9、小朋友们,你们将来也要肩负发明创造的任务,所以从小就要立大志,积极动脑、动手,大胆创新,敢于发明创造,又到了和时光老人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吧。
二年级下《语文七*光七》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字的不同读音正确组词语。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和关于刻苦努力方面的名言,并受到启迪和教育。
3.了解徐悲鸿《奔马图》的故事。
4.说说写写自己会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在生活中自觉学习各种本领。
教学重难点:
积累成语、名言,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一、第一项:练
1.此项练习共有6个多音字。学生先*完成,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每个人再写几个自己知道的多音字。
二、第二项:日积月累
1.先观察图画,再自己试着*完成,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2.学生质疑。
3.做“成语火车”的游戏。
4.熟读名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教师适当引导启发。
5.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刻苦努力”的名言、谚语等。
三、第三项:知识窗
先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理解“一洗万古凡马空”。
四、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1.引导学生读懂书上的提示。
2.组织学生说一说,再填一填。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七*光二》教案6
教学目标:
1.积累形近字和多音字能正确运用。
2.积累四字词语和俗语,了解成语“专心致志”的由来,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3.举办故事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关于“专心致志”的故事,并进行讲一讲。
教学流程:
1.练
形近字辨析填空要注意从偏旁部首上引导学生区别字意的不同。
多音字注音、组词。
2.日积月累。
(1)小组内书读。
(1)引导学生感受四字词语、俗语的大意。
(2)练习背诵
3.知识窗。
(1)自读、互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2)用专心致志写一句话。
1.大家一起来。
2.分组互评。
3.上台讲故事。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七*光》优秀教学反思7
综合*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实践*、探究*,还要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和,以及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奠定基础。
讲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上网查了有关“团结合作”方面的名言、谚语、俗语等资料,制作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并根据教学内容以申奥为主线,由浅入深设计了练习题,有机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情境中。对于区分形近字,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时,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先接触的两组形近字,“脑”和“恼”,“到”和“倒”。课堂上学生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
对于“脑”的理解:因为表示人的身体器官的字多数都带有‘月’字旁,所以‘月’字旁的“脑”可以组词大脑、头脑;而“烦恼、苦恼”多数与心情有关,所以是“忄”旁。对于“到和倒”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倒水”是人倒水喝,所以是“亻”旁;课堂上全体学生发言积极,学习兴趣高涨。
虽然课堂上学生掌握了一些知识,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总结有以下几点:
1、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外,还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哪怕活动过程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都应充分肯定。
2、课堂上要注重调控
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这堂课中主要是学生听和说的习惯不好,只注意自己要说,不注意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今后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要善于营造气氛,在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要活而不乱。
这堂课让我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组织教学时,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将为之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