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拼音写词语,并且能把字写得好看。(8分)
chúnjiédōngmiángūjìxùnsù
èlièfánnǎoxiànmùliègǒu
二、看清楚,再组词。(8分)
飘()俊()旅()震()
漂()峻()族()振()
三、我积累了好多成语。(12分)光()()目万()()新()歌()舞
花红()()山()水()意()()长
四、给下列句子里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穿:①破、透②通过③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④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上
1、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林。()
2、子*把这堵墙打穿了。()
3、妈妈用绳子把萝卜穿起来晒成干儿。()
4、这孩子家里真穷,冬天里就穿着一双草鞋。()
五、句子碰碰车(8分)
1、选择缩句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几辆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跑。()
a.载重汽车在公路上奔跑。b.汽车在奔跑。c.汽车奔跑。
2、妈妈织毛衣。(扩句)
3、凶恶的大灰狼吃了一只小兔。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5分)
1、你知道大海的奥秘吗□
2、我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店□
3、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4、同志□不许闯红灯□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下学期)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1)洪水淹没(mòméi)了稻田、村庄,乡亲们什么也没(mòméi)有了。
(2)藏(cángzàng)族小山村的小朋友们正在玩捉迷藏(cángzàng)的游戏。
(3)妈妈在家折(zhēzhé)腾了好一阵,才找到存折(zhēzhé)。
(4)渔翁把瓶子放倒(dǎodào),可是什么也没倒(dǎodào)出来。
二、汉语拼音(12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àoyàomànbùpútáoqīnlè
()()()()
dāqiáoɡōnɡyuánjǐnɡcháwánshuǎ
()()()()
二、字词(20分)
1比一比,再组词。(6分)
裁()辫()壮()
载()瓣()妆()
2、填表。(8分)
带点的字音序部首除部首
有几画字典中的解释应选
义项
新闻①听说;②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
停泊①停船靠岸;
②恬静
3、词语补充(6分)
()平()和()头()气迫()()待
眉()()舞()()不作筋疲()()
4、选词填空。(3分)
整洁整理整齐
(1)小姑娘们大多穿着()的衣裳。
(2)孩子们的头发梳()了,脸也洗得干干净净。
(3)居民们都在努力地打扫房子,()院子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6分)
??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的绸带飘向远方。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溪水是那么清澈,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小溪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八、补充名句。(8分)
1.(),种瓜点豆。
2.木落知寒近,()。
3、()曰宇,()曰宙。
九、请写出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11分)
题目
作者朝代
十、口语交际。(8分)
请按照下面提供的材料,补写方方写的话,叙述要清楚,意思要完整。
(方方和圆圆在打电话)
方方:
圆圆:方方,我是圆圆。有事吗?
方方:
圆圆:噢,怎么回事?
方方:
圆圆:我去找婷婷去,她会帮忙的。
方方:
圆圆: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十一、阅读世界。(18分)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看看那一株,又摇了*。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给本文拟定一个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东张西望:
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4分)
(1)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苏格拉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
(2)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手法,写出了弟子们___________的心情。(4分)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2分)
5.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我的小笔头。(20分)
回忆一下,在你生活中发生过哪些高兴的事,把它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要求:1、加个合适的题目;2、要写出“高兴”的味道;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下学期)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pòbújídàishùnjiānfèiténgáoxiáng
()()()()
xīnjíhuǒliǎoqiánchénghèhèyǒumíngwēnxīn
()()()()
2、加部首组字组词。(8分)
___()___()
莫??
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4分)
(1)描写注意力集中的: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
(2)含有近义词的:良师益友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嘱咐吩咐教训训斥勉强坚强
(1)蔺相如()随从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国,并()
他路上小心。
(2)小明闯了大祸,被爸爸严厉地()了一顿,并要求他吸取()。
5、积累。(10分)
(1)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以及一个陌生女孩_______的笑脸。
(2)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_________的地方,它有时在________,有时在_________,有时也在________的人群中。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_______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二、阅读35分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1、比一比组词。(6分)
璧()城()侍()
壁()诚()待(
2、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整个词语的意思。(4分)
信以为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4分)
例:蔺相如(靠着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责问秦王。
(1)孩子们(),()介绍着自己画的画。
(2)明明(),()做作业。
4、请用“——”画出蔺相如说的话(两处),并完成填空。
(1)蔺相如说的第一句话,是因为他看到秦王(),就找借口取回和氏璧,蔺相如说的第二句话可以看出他是个为了()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2)从蔺相如的言行中,我们感到他不但(),而且()。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2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lǒngzhàopǔxiěhuángkǒngyùliàobiànhuànwúcháng
()()()()()
bǎozhàngzàngbāoplièfúlǔxiōngyǒuchéngzhú
()()()()()
二、照样子,根据拼音写同音字,使之与另一个字组成词语。(4分)
liáo()阔治()zǔ()国()止
括()子唱()zhào()常笼()
三、选词填空。(6分)
镇静安静平静
1.夜深了,周围()了下来。
2.我们遇事要(),不要慌张。
3.听了妈妈的话,小红的心情()了许多。
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管……都……如果……就……
1.南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2.()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3.()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四、根据提供的情境写成语。(8分)△
1、庐山的云雾、,漫步山道,真觉得。
2、李白的诗真是、啊!
3、王勃从小就饱读诗书,14岁时就很有名气了,算得上。他应邀参加滕王阁宴会,只是凝望了一会江边,便、,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的秋风吹过()的田野。
2、修改病句
(1)经过几天的训练,终于学会打篮球了。
(2)我们要养成勤洗手。
3、例: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万里长城犹如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春天,绿油油的麦田好像。
4、照样子,写句子:星星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夜空中调皮地眨着眼睛。
桃花在春风中开放了。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21分)△
1、白荷花在这些冒出来。有的。有的,露出嫩黄*的。有的还是,看起来。3分
2、《绝句》这首诗中,把春天写得有声有*的句子是,
。我还知道“,。”这句诗也是写春天的美丽景*的。4分
3、半学期来,我们学过许多打比方的句子,如“每一个浪头都,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让我们领略到了南沙的迷人景*;“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把比作,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的形态美。我们还结识了的桑兰和的朱德,感受了赶海时、等趣事。6分
4、远处,,,。一只野鸭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了“,。”的名句。5分
5、我在公路上看到两辆车的车牌是粤t3567和湘f4688,你一定知道这两辆车分别是省和省的,京沪高速公路连接和。2分
6、王小明学习很不刻苦,如果请你赠送他一句名言,劝他勤奋学习,你打算赠送他什么。1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成绩),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jiàojiāo)育。她是我的老师。”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2分)
2.在文中用“”划出“这”所指的内容。(1分)
3.萧伯纳把小姑娘当作老师的原因是:
。(1分)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感想是(1分)
(二)动物的“慈母”心
你见过母鸡育雏的情景吗?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啄食,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食;小鸡“玩”累了,就让他们一个个紧贴在自己温暖的胸腹下休息。下雨了,它展开翅膀,犹如撑开的大伞,为小鸡遮风挡雨。
熊猫对子女的抚抱、依偎等动作象人类一样。当小熊猫刚降生世间,母熊猫便用嘴把它叼起来,抱在怀里,不时地亲吻,*干孩子湿漉(lù)漉的皮肤。当孩子会走后,熊猫妈妈紧跟在后,用爪子“擦掉”小仔身上的泥土。
许多在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还会来一套“调虎离山”计。比如在灌木丛中,一窝刚出壳的雏(chú)鹌鹑(ānchún)被狐狸发现了。正在屋中的母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扑”地飞了出来,同时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好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鹌鹑。狐狸以为猎物唾(tu)手可得,便舍弃巢穴中的雏鹌鹑,猛地扑向母鹌鹑。但当狐狸的爪子就要抓到时,母鹌鹑便机灵地飞向高空。有时来不及逃避,为了孩子的安全,母鹌鹑就成了狐狸的腹中之物。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5分)
躲避()放弃()依靠()
2、“犹如”还可以换成、、等词语,用“犹如”写一句话:(2.5分)
3、仿照例句填上表示声音的词语。(2分)
例: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啄食,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食。
①只听“”一声,花瓶掉在地上碎了。
②站在他面前,我的心“”直跳。
4、“调虎离山”计,在短文中具体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1分)
5、按要求改写句子:母鸡撑开大伞一样的翅膀。(2分)
(1)改成“把”字句:
(2)改成“被”字句:
6、短文介绍了、、这几种动物的母亲关爱子女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明白了(3分)
7、动物为了自己的孩子,为它遮风挡雨,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请想一想,平时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举例说说。(3分)
八、作文。(25分)
一天晚上,文具盒里发生了一次争吵……
同学们,想一想,文具盒里是谁在争吵,他们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像,以“一天晚上,文具盒里发生了一次争吵”为开头,写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要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再给自己写的故事加个好听的名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3
一、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印刷清晰,卷面整洁,内容覆盖面较广。从整体看凸显了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出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二、基础知识部分
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词语连线”“的、得、地的用法”“反问句改陈述句”“连词成句”“展示台”等。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运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三、阅读部分
这次的阅读理解内容是课外的选段《牛顿的故事》,所以相对,课内的阅读学生感觉难一些。尤其是第三个小题短文被分成三部分,第二部分写了什么,本题相当于是把短文分段,然后写出段意。这种分析短文的方法在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平时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没有涉及到。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对。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理解词意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当中应当教给学生感悟、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要多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是写春天的花,半年来我们教科书上没有涉及到本类型体裁,在平时的习作练习中练习的较少,所以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感觉比较困难,找不到入手点。习作题有很大部分同学失分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