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看图揭题
(出示蝙蝠图片) 你们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比如:蝙蝠吃蚊子和飞蛾,它是哺乳动物,靠嘴和耳朵探路等等)
(出示雷达图片) 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比如: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搜索敌机,观测天气情况等等)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为什么在课题中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呢?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比如: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比如: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等,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
指导朗读。 (比如: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接下来依次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进行分组试验,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并选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最后进行屏示、齐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指名贴卡片。
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拓宽知识。 (比如: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敏锐。)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五、自学第七自然段
自读第七自然段。
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接下来进行编演童话故事的活动,学生创设情境并表演。最后进行总结,强调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第一课时
预习探究
1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2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①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③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合作交流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品读体验: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③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③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与表格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
4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巩固延伸
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
板书:蝙蝠和雷达
耳朵雷达
蝙蝠飞机
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课文层次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飞机为何能在夜间安全飞行这一问题;三次特殊的实验;受蝙蝠的启示制造出了雷达。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蝙蝠与雷达》的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要填写的内容,*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3.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4.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台介绍。
5.小结:
a)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
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些问题。
五、范写生字,练写字词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