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一位数除法中被除数最高位商得数不足商 1 时,需要考虑被除数前两位的除法计算原理。
掌握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步骤,提升计算熟练度。
情感目标:
在合作交流中积极表达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最高位商得数不足商 1 时,需要考虑被除数前两位的除法计算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步骤,提升计算熟练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练习:激发算理探索兴趣。
竖式计算演示:展示多种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方式。
二、新授
1. 教师提问引入,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中的特殊问题。
2. 出示示例,供学生小组合作探索。
3. 学生小组交流解决步骤和结果,教师板书总结。
4. 小组练习:进一步巩固除法原理。
5.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总结,强调每次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原理。
6. 小结,归纳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三、练习
1. 基本练习:巩固多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2. 综合练习:扩展计算范围,思考商的位数与被除数、除数的关系。
三年级教案: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教科书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1
1、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①72÷3②72÷8③312÷2
问:为什么题①的商是二位数,而题②的商是一位数?
2、出示:312÷4
(1)与题③比较有什么不同?商是几位数?为什么?(被除数的百位比除数小,百位上不够商1个百。)
(2)估计商大约是多少。
(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3、反馈:
3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
31个十除以4够商几个十?商7写在被除数的什么位上?为什么?(因为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
4、验算:学生口答验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5、比较:与题③比较用竖式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
6、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7、小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到十位,首次商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就要把商写在十位上。
8、翻开书第3页,阅读并完成例题中的竖式和填空。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说说商是几位数,估计商是几十多,再计算。同时板演
(2)完成后,同桌互相批改,集体订正板演题。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每组算式的被除数相同,第1小题被除数的百位比除数大,商是三位数;第2小题的被除数的百位比除数小,商是二位数。)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桌交流,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2)*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3)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
三、课堂作业
1、想想做做第2题(任选2题)
2、想想做做第5、6题。
课后小记:
除法第2课时
青岛版三年级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情景图
预习提纲:
1.读一读:情景图中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已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
2.试一试:把上节课未有解决的问题,试着做一下。
3.把你解决的方法说给你的家长听一听。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出示情景图,检查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教师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指导点拔
1.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估计一下商
(2)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十位上除尽、个位上的0怎么办?末尾为什么要添上”0”?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方法同1
3.总结概括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计算
480÷3= 360÷3= 640÷8=
124÷6= 996÷9= 82÷4=
416÷2= 754÷5=
2.辨对错
自主练习第5题
3.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做这种除法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采访果品加工厂——商末尾有0的除法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140(瓶)
三年级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4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突显两点:一是大海的富饶,素材的选取以大海为背景,着力体现大海的富饶,物产的丰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也可勾起学生大海产生无限的向往。二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快乐。情境所呈现的都是大海边人们劳动的场景,5个信息窗的素材都呈现出劳动的欢乐、丰收的喜悦。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5个信息窗。依次是:
出海归来——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购买海产品——制作贝壳画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有三个:一是表内乘法;二是百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三是倍数概念的理解。
2、教材的地位。有四点: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学习和完成阶段;
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开始和完成阶段;
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基础;
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3、知识构成。这是一个大单元,共设有5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信息窗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信息窗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信息窗4: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信息窗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连乘、乘加及有括号的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年级数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教案5
教学内容:20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钱币的实践*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40÷8360÷3150÷536÷333÷363÷3
2、竖式计算
69÷378÷395÷572÷378÷358÷2
二、新授
1.出示例2猜想每班种多少棵树?
2.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准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第21页第4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6
教学内容:
新课标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12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
3、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估算意识的培养,注重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1:
1、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养鸡场。(出示挂图)
请把你看到的,用数学语言说一说。
(图上只能看到:整齐地排列着3排鸡笼,还有3排鸡蛋。)
问:利用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吗?
补充信息:一共有600只鸡。
现在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平均每层有多少只?)
2、你会解答吗?说给同桌听听。
交流:6003是什么意思?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到200的?
引导学生认识: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百除以一位数,这样就相当于是在算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只是在后面别忘了加两个0,这样算可以使计算更快。)
二、学习例2:
1、出示:这些鸡2天共生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2、读信息后,一起列出算式,指名说说为什么要用除法。
板书:9862
第一步:估计
现在根据这个算式,你再来估计一下600鸡平均每天下多少蛋?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略)
问:这里的被除数是三位数,你认为该怎么算?
(先算百位上的9除以2)
问:4写在哪里?为什么?
强调:9个百除以2,得到的是4个百,所以4要写在百位上。
你会接着算吗?学生自己完成在书上。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请学生说说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或是同桌的错误的地方?请大家一起说说道理。
3、验算。
请大家写出验算的竖式。
指出: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小结:观察黑板上的除法竖式,你觉得和我们上学期学的有不同的地方吗?(特别长)
问:怎么会特别长的啊?(这学期学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分三步除:百位、十位、个位。)而且在算之前,先要估计得数可能是几百多,算之后还要验算自己的得数是否正确。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计算正确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的第2页第2题。
练习前问:这4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提醒学生:这些□是提醒大家注意写数的时候要写对位置,不能不按规矩,该在什么位置就只能写在什么位置,你能做到吗?
请大家认真完成再交流。
2、讨论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读完了问:你能解答吗?试试看。
把你的想法与你座位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结论一样吗?
全班交流。(注意: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四、布置作业:
第2页第3、4题。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 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结合具体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并能进行正确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然后班上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二、根据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以上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板书
1、你平均每小时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2、你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吗?
3、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学生:*列式
三、共同探究算法
教师:764你想怎样计算?
学生:*计算。
教师:除了再算一遍这种方法以外,你还可以想出怎样的方法?
学生:194=76教师:想一想为什么用乘法可以验算除法做的对不对?
学生:小组内讨论。
教师小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教师: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学生:列式4994教师:你能使这计算一下吗?
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找一名学生板演。做完后问:他做的对吗?怎样检验?
学生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验算由于数的除法应该注意:商和乘数相乘后要加上余数。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题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764=19(只)
194=764994=124(只)3(只)
1244=496+
3=499
课后反思:
学生在本节中接触到了除法的验算,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对验算掌握的还是可以的,不过,对结果的书写有问题,需要多多强化。格式上也有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三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元旦快到了,老师决定在我们班里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想一想,筹备联欢会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进行交流]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为筹备联欢会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按顺序整理]
活动二:教学左面板块
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
(1)“60人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开放*的练习,由此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活动三:教学上面的板块
师:215名学生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多少张桌子?
你能估计一下吗?
你会准确计算吗?
设计开放*问题:如果每张桌子坐3、4、5、6、、、、、、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
活动四:教学右面板块
师:观察右面的图,你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小组内交流。
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合作探索。]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五:教学下面板块
师:你能说说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吗?混合运算时要怎样呢?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案9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练习6、7、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