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为什么要把儿子先出去作为祭品呢?上帝要*亚伯拉罕什么呢?
老亚伯拉罕把以撒爱得象心头的肉。这种爱只有老年得子的人才可以体会出来。
有一天,上帝想考验亚伯拉罕对自己是否忠诚。就在亚伯拉罕祈祷至深夜时呼叫他的名字:"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应声伏首在地上,用颤抖的声音回答:"主啊,您的仆人亚伯拉罕在。"
上帝命令他:"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的山上,把他献为潘祭。"
上帝那和华隐去。亚伯拉罕把神的指示默记于心。
清晨起来,亚伯拉罕只说要到摩利亚去祭神,没有告诉家里人有关神谕的事,怕他们阻拦。他吩咐人备好驴,劈好柴,然后就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踏上了去摩利亚的路。
第三日,他们来到神指示的那座山前,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了看那山,就对仆人们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少爷上山去拜拜就来。"
亚伯拉罕把播祭要用的柴放到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松明与*,二人准备一同登山。
儿子有些好奇,便问:"父亲哪!"
"我儿,我在这里。"亚伯拉罕回答。
"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播祭的羊羔在哪里呢?"孩子还蒙在鼓里。
亚伯拉罕抚摸着儿子柔软光洁的金发,无限爱惜,他怎么忍心将实情讲出来呢?"我儿,上帝必自己预备作潘祭的羊羔。"
不多久,父子俩就到了上帝指定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起坛,把柴摆好,又把儿子捆绑起来放在柴上。小儿子吓得哭了。
亚怕拉罕犹豫了一会儿,伸手拿*就要杀他的儿子。说时迟那时快,那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拿*的手在空中停住厂,他回答道:"我在这里。"
天使这才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卜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真正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的独生子留下不给我。"
亚伯拉罕的诚心上帝已经看到了,燔祭的目的无非聊以表示敬神之意而已。可是既然已经来到这里,也不能白走一趟呀。不用儿子,又用什么作燔祭呢?"咩咩!"亚伯拉罕听到几声羔羊的鸣叫,回头观看。但见一只公羊的两角被扣在稠密的小树之间,动*不得,正在挣扎。他就取了那羊,代替他儿子献为燔祭。
亚伯拉罕想,原来上帝只是考验我而已,我的主对一切都早有安排,就把那山叫"那和华以勒",意即那和华必有预备。
祭献已毕,上帝派使者第二次来到他面前,为他祝福。再一次许诺会让他的子孙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样繁多。亚伯拉罕心领神会,感谢上帝。
亚怕拉罕拉着儿子下山,与仆人会合,一块回住地去了。
《圣经》用亚伯拉罕的以子献祭的故事说明信仰和信心的力量可能胜过一切。(创22:l一22:19)
圣经故事: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2
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亚怕拉罕又向南迁,在卡代施和书珥中间的草地里搭起了帐篷。那里是基拉耳国的领土,亚伯拉罕常去拜访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和他给为友好。
亚比米勒的妻子、女仆患有不育症,听亚伯拉罕说撒拉是他的妹妹,亚比米勒便把撒拉接去纳入后宫。那和华知道此事,警告亚比米勒不可动撒拉,要把她归还给亚伯拉罕,否则将受严惩,因为撒拉是亚伯拉罕的妻子。
亚比米勒听到后,惊骇不已,他把亚伯拉罕召来,责备他说:"你怎么跟我们这么作对呢?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了你,你竟使我和我的国家险些陷进罪孽的深渊。你做的这事太不仁义了。"
亚伯拉罕听了面红耳赤,他辩解说:"我以为这地方的人不惧怕上帝,会因为我的妻子杀死我呢。她也的确是我的妹妹,只不过我们是同父异母,后来成了我的妻子。当我奉上帝的旨意,离开故乡漂泊在外时,我对她说,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都要说你是我的妹妹,若这样你就是对我做了好事了。"
亚比米勒宽恕了亚伯拉罕,准许亚伯拉罕在他的国内居住,甚至还赠给亚伯拉罕许多羊、牛和奴仆。此外,亚比米勒还给了撒拉1000两银子,作为她在基拉耳民众面前蒙受耻辱的报偿。
因为这个原因,上帝就医好了亚比米勒和他的妻子以及众女仆的病,使他们能够生育。
亚伯拉罕于是可以在基拉耳长期住下去了。但是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亚比米勒同他的*长非各对亚伯拉罕说,既然你们有上帝这个神的福佑,我们就要对上帝起誓,我们要世世代代友好,你的子孙不要欺负我的子孙,我的子孙也不欺负你的子孙。
亚比米勒的人先前霸占了亚伯拉罕的人挖的一口井,亚伯拉罕将这事告诉亚比米勒,亚比米勒原来并不知道这件事。
他马上让人归还了那口井。两位首领就在那井上盟誓。亚伯拉罕就把自己的住地取名为别是巴,含义是"盟誓的井"。(创20;21:22一21:32)
圣经故事:父与子3
圣经是一部整整跨越1600年的著作,有着四十多位的作者,分别有极大差异的背景、风俗和文化,但又是如此*、浑然一体。
撒母耳记上13
光*似箭,扫罗登基一年了,政绩并不理想。老百姓以为有了国王,可以领他们赶走国内所有的仇敌,让大家享受太平的日子。可是一年下来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不错,他们打败残酷的亚扪王拿辖和他的大*。可是扫罗只做好这一件事。非利士人仍然欺压他们,一点儿办法都没有。非利士人在以*列全国各地驻*,辖制他们,又掳走国内所有的铁匠,不允许以*列人制造任何武器,连*箭都不许制造。所以,他们没有交战的条件,这对以*列人来说是相当大的耻辱。非利士人抢去以*列人所有的*箭,掳走了所有的铁匠,只剩下国王扫罗和他的长子约拿单有武器。
不久,以*列人就尝到境内没有铁匠的苦头,他们的斧头钝了,没人能磨,他们磨什么铁器都必需去请非利士人帮忙。就连挖土的铲子、锄地的锄子都得求非利士人帮他们磨利,简直太离谱了!
有王有什么好处?……没有!……什么好处都没有!……
以*列人要明白,他们在天上的王若不帮忙,地上的王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厌弃天上的王,把他放在一边,实在愚昧。但是上帝可不允许这样地被藐视。不管人愿意不愿意,他总是掌握着一切。
老百姓对王的期待落了空,全国上下都很失望。
听啊!吹号了。以*列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号角声是叫他们聚集,要打仗了。虽然,他们心中恐惧,但是,还是要准备上战场,没人敢留在家里。这回是跟谁打仗呢?他们没有武器,只好随手拿起叉子、打谷的器具和木棍。其实,这些东西算不上武器,不过是些家用的工具。用这些东西打仗,岂不是笑话!
这次吹角的目的何在?扫罗想跟非利士人打仗吗?有能力跟他们打吗?一定有事发生了。
扫罗手下有三千*兵,他领二千,他的儿子约拿单领一千。约拿单率领他们的士兵攻打非利士人的一小队*兵,凯旋回来。
勇敢的约拿单,你真是个英雄!王子约拿单是个敬畏耶和华的人。靠上帝的帮助,他打了胜仗。
非利士人听说这事,大怒。“等着瞧!”他们说:“我们要好好教训这些不知好歹的以*列人。”
于是,非利士人召集全部的*队。这个*队阵容不小,有六千骑兵,还有由三万人驾驶的战车,及一般的步兵。所有的士兵都有武器配备,浩浩荡荡向以*列进攻。
这是吹号角的原因。应付非利士人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合意,所以,扫罗号召全国都来打仗。扫罗没有骑兵,没有战车,也没有*箭。怪不得老百姓那么怕上战场,可是不去又不行,只得硬着头皮跟随扫罗。
看哪!以*列人排着队在大路上迈进。他们上哪儿去呢?上战场吗?为什么不是呢?他们往回走,到约旦河畔的吉甲。怎么一开始就倒退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扫罗胆怯了吗?他不是个勇士吗?……是的,他的勇气十足,可是他不能随意开战,他得先倒退。上帝藉着年老的撒母耳吩咐他们在吉甲等候七日,到时撒母耳会来献祭。
扫罗无意顺从,可是他又不敢违命,所以只好退到吉甲。扫罗啊!听从上帝的命令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统治以*列的不是你而是上帝。扫罗的*队少得可怜。王在前头,百姓跟在后面,没有武器,只有恐惧。他们抵达吉甲等候。扫罗可能希望撒母耳能早些到,可是他没有。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慢慢地过去了。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以*列人开始思想。他们体会到胜利是完全不可能的。他们绝对打不赢,说不定他们这条命也得赔上。你晓得他们怎么办吗?……
你看,有一个兵偷偷地溜走了,他舍不得妻子儿女。又溜走一个,过了一会儿,又走了一个。有的时候甚至一群人一起开溜。*队的人数一天天地减少,以*列人忘记他们的上帝是全能的。
扫罗看到这种情况,无法拦阻,只有自己生闷气。撒母耳怎么还不来呢?什么事叫他拖延到今天?扫罗一边生气,一边在自己的帐棚内走来走去。
第六天又过去了,撒母耳仍然没有出现。*队的.人数愈来愈少……扫罗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明天呢?他等不下去了,他的忍耐已到极限。撒母耳以为他是谁呀?扫罗他不是王吗?他可不许人欺骗他。对不对?扫罗愈想愈气。
第七天天亮了。扫罗还在等……等……可是没有撒母耳的影子,中午过了……黄昏到了,还是不见撒母耳的影子。
扫罗不再等下去了。他抓了一只牲畜当祭物献在坛上。
我们不知道是否扫罗自己献祭,小朋友,也许他让一位祭司献祭。总之,他没有等撒母耳来献祭。
他等不及了,他也不敢再等下去,因为兵都走得差不多了。